河南·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
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于10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展出了3800余件中原地区史前人类使用过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生活遗迹,复原了三门峡庙底沟遗址、灵宝西坡遗址等聚落场景及房屋建筑模型。
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位于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内,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博物馆建筑造型以“交融”为构思出发点,采用覆土建筑形式,建筑整体如同交握的双手,将公园绿地景观和城市广场融为一体,体现了庙底沟时代文化大融合的时代特征。
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
约3300件文物将展出,大部分为第一次对外展出
庙底沟博物馆于2020年3月开工建设,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学院设计,馆内建筑共分地下一层、地上两层,主要由展区、库房、研究室、学术报告厅、文创教室、办公室等建筑物构成。
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设置四个展览:基本陈列展“花开中国”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述庙底沟文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发展历程、文化面貌及重要影响,揭示庙底沟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主根脉地位,构建文化意义上“最早的中国”;临时展览“花之蕊”主要展示豫晋陕仰韶文化核心区近年来的重大发现和成果;数字化展览“邂逅庙底沟人”是对基本陈列的生动演绎,借助数字技术,让观众参与其中,增强体验感;专题性展览“庙底沟记忆”,主要通过大量图片、文献和实物,展示庙底沟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丰硕成果。
庙底沟博物馆展出的文物 大河报记者闾斌 摄
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展出文物约3300件,大部分文物来自距今数千年的仰韶时期,为第一次对外展出。其中包括壮观的1166件石盘状器(用厚石块打击而成,一边保留砾石面,其他各边都有交互重击的痕迹)、完整的弧线三角纹彩陶盆、瓮棺葬群等,为国内较大规模的史前博物馆。
数次挖掘及保护,背后是几代考古人的探寻
一座博物馆的拔地而起,让世人直面数千年前的历史。而这背后,正是几代考古人对史前文明的挖掘探寻、追根溯源。
位于三门峡市西南部湖滨区韩庄村的庙底沟遗址,所处位置三面环溪沟,一面临高崖,环境优越稳定,遗址地形平阔规整,四至界线分明,东至火烧羊沟,西至庙底沟,南至召公路,北至陕州大道,东西长650米,南北宽560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其绝对年代距今6000年至4000年,文化遗存厚1.5米至3.5米。
壮观的1166件石盘状器 大河报记者闾斌 摄
对庙底沟遗址的发掘发掘主要分两次。1953年秋季,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调查队首先发现,于1956年至1957年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发掘面积4480平方米,确定庙底沟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器物以彩陶为主。2002年,为配合三门峡城市建设,庙底沟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2万多平方米,出土的遗迹和文物对第一次发掘的各项成果又一次给予了佐证和扩大。
两次重大发掘之后,2003年,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庙底沟遗址保护管理办法》。2012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庙底沟遗址保护规划》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备案。之后经过8年磨砺,2020年10月,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
庙底沟遗址是“史前中国”的代名词
1921年,在河南三门峡渑池县仰韶村,瑞典人安特生有了重大考古发现——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从而确定了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说法。但仰韶文化与之后发现的龙山文化之间,遗存文物间隔断代颇多。而庙底沟遗址的出现,基本解决了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这一缺环。庙底沟遗址分为两期,下部文化层为仰韶文化遗存,命名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上部文化层属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性质的遗存,命名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它承袭仰韶文化,又发展为龙山文化,把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文化完整地承接起来,证实了中华民族的祖先从远古时代起经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直至商周,在黄河流域不断地发展并创造了高度的文明,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庙底沟时期的文化浪潮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庙底沟文化以其绚丽多姿的彩陶花纹为旗帜,尤其是有精美花纹“华夏之花”的彩陶出土,奠定了庙底沟遗址中国艺术之源的地位。
从全国先后发掘出的庙底沟类型遗址来推算,以彩陶为标识的庙底沟文化向周边扩张推进,西到甘青、东至海岱、南至长江、北抵燕山的大半个中国,这正是后来中国历史演进的核心区域。而这一时期,正是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炎、黄部落鼎盛时期,学术界将之视为“史前中国”——也就有了庙底沟遗址是“史前中国”的代名词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