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曾邀请溥仪当助手,溥仪冷冷回了5个字,让郭沫若羞愧不已

导语:由于中国朝代数量繁多、政权更替较快,历史上出现了众多末代皇帝。这些末代皇帝多下场悲惨,不得善终。但其中有一位末代皇帝的情况特殊,他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他虽然经历了“过山车”式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但仍能平安终老。看上去像是具有强烈的年代感与时间差的现代文学大师郭沫若与清废帝溥仪之间,还发生过一个这样小故事:郭沫若邀请溥仪当助手,却因溥仪五字回答尴尬离开。这是什么情况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一)溥仪的一生

爱新觉罗·溥仪出生在风雨飘摇的1906年。他因为身份高贵,年仅三岁就被选为面临严重内忧外患的清朝的懵懂皇帝。但三年后,辛亥革命爆发,溥仪逊位后得到了较为优厚的待遇,在紫禁城相对自由地度过了他的青年时期。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后来,民国政府食言,被“复辟”想法冲昏头脑的溥仪冒着风险偷渡到抚顺,归顺了日本人,在伪满洲国担任傀儡皇帝。这与时代发展方向是相背离的,虽然之后通过军事审判,认定溥仪不必承担全部卖国罪责,但他还是需要为自身错误的决定与行为付出代价。在战犯管理所接受了十年的教育与改造之后,溥仪成为首批特赦出狱的人员之一。

然而,出狱后没有一技之长的他,想要凭借自身的学识的经验去应聘导游或教师等职业,却由于特殊的身份屡屡碰壁。后来在国家的安排下,他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度过了后半生。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二)郭沫若的邀请

溥仪与郭沫若之间看似具有强烈的年代,实则郭沫若比溥仪的年龄还要大一些。郭沫若作为现代文学巨匠,对现代文学史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是不可磨灭的。郭沫若在二十世纪以后,通过对甲骨文、金石等研究,对历史的兴趣日益浓厚。解放后,他担任起历史研究所所长一职。不过,在研究清史时由于满语等阻碍,他的研究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

自从溥仪被放出来的事情被郭沫若知晓后,他想请溥仪做助手的念头就疯狂发芽。他想,再也没有比溥仪更了解清代历史与满文的人了,如果能请到溥仪这位得力助手,他的研究工作一定会事半功倍,取得飞速进展。但溥仪毕竟身份特殊,郭沫若还是犹豫了很久之后才鼓起了很大的勇气去邀请溥仪。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三)“我不懂满语”

可惜的是,理想非常美好,而现实却常常十分残酷。溥仪在得知郭沫若真实的来意时,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整个人都似乎有些不悦,他只是沉着脸道出冰冷的五个字:“我不懂满语。”这般耿直的当面拒绝让郭沫若有些抹不开面子,找个了借口略显狼狈地尴尬离开。

后来,这件事也在社会上引起的不小的反映,大家对于溥仪是否不懂满语这件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可能是溥仪真的由于自身不喜欢或者老师过于古板而荒废自己的母语,也可能是精通满语的他为拒绝郭沫若而找的托词。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结语:正如“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这句话而言,溥仪他从一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皇帝,变成需要自食其力的普通人,这么大的落差下他最终坚强接受现实也属实难得。他是“生不逢时”,也是“恰逢其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