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心放:忘年交朋友|故事

韩雪丽:挑选|故事

文/赵心放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天在家吃晚饭,爱人边吃边摆龙门阵,老肖突然把筷子一搁,当场发飙:“你要当好人就当到底,不要又把我来装扮起!”

出了啥事?弄得性格耿直的老肖如此冒火?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老肖一家迁到主城的一个小区居住。每天清晨,会看到一个中等身材、浓眉大眼的小伙子搬台缝纫机放在小区过道旁,承接各种缝补业务。如遇三伏天和雨天,就撑开一把大伞遮阳避雨。老肖两口子工作忙,女儿小,家里需要缝补什么,爱人就全交给小伙子打理。他收费合理,服务态度不错,一来二往,就熟悉了。他姓向,老家在四川广安,离邓小平故居不远,当时十分贫穷。小向读完初中进城谋生,先摆地摊卖杂货赚了一点小钱,后被人哄去搞传销把小钱花光。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小向不仅能吃苦,还十分心灵手巧,学裁缝很快就上了路。

爱人给老肖说:“他是家中老大,父母多病,弟妹还在读书。小向说找的那点钱不够用,压力很大,请你帮忙介绍搞皮衣翻新的师傅,再学门手艺。他前不久找过一个师傅,花了钱没学到真本事。现在冬天流行穿皮衣,穿了几年就需要喷色打油翻新,肯定生意好有赚头。”

爱人心慈耳软,一听到别人说有因难就想帮忙,自己能力有限,常缠着老肖想办法。这种事见多了,连读小学的女儿都笑着说:“妈妈发慈悲,爸爸就做善事。”老肖为人豪爽,结交比较广泛,帮过很多人,尤其是帮过不少进城打工的农村青年人的忙。老肖不是图回报的人,但有的不争气,人不辞而别不说,还留下不大不小后遗症,弄得自己是哑巴吃热汤元——烫着了说不出埋怨话。因此爱人一讲帮忙,就自然而然地心生反感。

爱人心知肚明老肖发火的来由,不便再开腔,尴尬地笑。

呆一会儿,老肖只好打破僵局:“你给他讲,过段时间再说好了。”

从那以后,老肖开始注意观察小向,碰面时偶尔还主动和他聊几句。有一天,老肖下班回家过路,小向立马从缝纫机后站起来,指着身旁坐着的老人说:“这是我爸爸。我接他到城里来玩玩。”小向的父亲一副病恹恹来日不多的模样,说起年纪,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老肖感到心里沉甸甸的。

两天后的晚上,老肖给爱人说:“你叫我给小向帮忙的事已过好几个月,现在是十一月份了。据我观察,这小伙子为人处事还不错,我特别欣赏他有孝心。我有个搞皮衣翻新的朋友姓张,我明天给他说说好了。”

第二天,老肖打电话给老张说了这事。老张一口答应:“马上来!按行规要交学费,你老哥帮忙常常贴米贴钱的,我不收钱算了。”老肖问多少学费,老张说没得统一标准,我算收得低的,只要八百块。老肖考虑了一会说:“还是要让他懂得有压力才行,你减半收好了。”

老肖这人,不帮就不帮,要帮就不会踩假水,第二天晚上,老肖出钱出面,找一家馆子,给小向办拜师酒。老肖敬老张三杯酒后说到:“这娃儿交给你了,如不守规矩,你把他开销后给我讲一声就着数。”老肖转身对敬陪末座的小向说:“多的不讲,文化再低,师道尊严应该懂。”

小向点点头,当即摸出400元学费,双手恭恭敬敬交给了师傅。

过了二个多月,老张给老肖打来电话:“小向这娃儿不错。几年来我先后带过十多个徒弟,算小向最懂规矩学得最快,可以自立门户了。其实这手艺关键在染料配色,那些师傅都是背着徒弟配,我是当面配,只要认真看几次,总的概念就明白了。如果要讲精,自己还要多做多总结。偶尔遇到问题拿不下火,叫他打电话找我。”

过了几天,小向来到老肖家。老肖问他:“可以自己搞了?”小向笑笑说:“我把工具和原材料都买齐了,离五一还有两个多月,可以做一些,以后就没啥生意了,要等到冬天来了才有。”

老肖又出钱出面给小向办了谢师酒。

小向把裁缝和皮衣翻新两个业务一把抓,每天人倍忙。五一节那天,小向专门到家看望老肖两口子。闲谈中,小向说到:“叔叔阿姨,你们猜这两个多月我搞皮衣翻新找了多少钱?”老肖想了想说:“新手才上路,能找到三四千块就不错了。”小向摇摇头:“除去材料费,我净找了一万五,相当于我干裁缝一年多找的钱,只不过这业务季节性强,每年只能搞几个月。我要好好感谢你们。”小向边说边掏腰包。

老肖正色地说:“如果要感谢我,从此以后我们就不必打交道了。”

爱人也给小向说:“你肖叔叔这个人,帮忙从来不愿意别人感谢。能帮成功他感到高兴就心满意足了。”

世上的确没有一路顺风的船。小向当年十一月后开始搞,就当了赔匠。他接到一件类似橄榄色的皮衣,大概看了看,就配色喷涂了。客人取货时,亮出这件衣服的原色皮块给小向看,说出现色错,要求原样退货。不收工钱和材料费是小事,那是件高档皮衣,原购价一万多元,原样退货就麻烦了。小向哭着找老肖讲了此事。老肖去和那个客人协商。介绍小向的情况,说衣服本身没坏,不叫色错,只是色差一点,作一定补偿好了。老肖好说歹说很久,那客人比较讲理,又碍于大家同住一小区的情面,最后以补偿三千元完事。小向前段时间搞皮衣翻新赚的钱一下子就丢掉了五分之一。老肖给小向说:“要吸取教训,马虎做事要吃大亏!你师傅说过干这行调配色是关键。我想,除几个拿得稳的大路色可直接干外,其它的要先要做色板比对,拿不准就找师傅看看,必要时还可以找客人来认可,当然做这种货你的价格可以提高。”小向吃一堑长一智,从此后就再没出这种纰漏了。

两年后,小向满了22岁。一天,小向给老肖说:“叔叔,我准备结婚了。”

老肖听了很不高兴:“这几年找了一点儿钱,就踩着婚姻法规定的年龄杠子上,你年龄还不大,忙啥?”

小向说:“我爸身体很不好,他说不知道还能活多少年,想早一点抱孙,我是家中老大......”

老肖叹了口气说道:“我理解!我理解!”

老肖借了两辆朋友的轿车当花车,热热闹闹的帮助小向办了婚礼。小向媳妇生儿子二个多月后。小向父亲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算是圆了当爷爷的梦。

后来搞皮衣翻新的人越来越多,这业务空气污染也比较严重,小向给老肖谈了准备转行搞餐饮的打算。老肖说:“老太爷走了,老大就是为全家老小负责的人,得过且过不对,有长远打算才行。只要不违法,干啥都可以,关键靠自己,我一定支持你。”

老肖在餐饮业有一些朋友,介绍小向先后到几家馆子学习。平时抽时间,搭乘小向买的二手摩托车到处帮他选择门面。二个多月后,小向一百多平方米的馆子开张了。

万事起头难,开头三个月都是亏,小向着急起来,找老肖拿主意。老肖说:“我可以将就做点家常菜,当厨师还不行。这样好了,我找几个搞餐饮的朋友来,你请客,他们边吃边具体提建议,你认真听,最好利用这机会直接交几个朋友,平时好请教。”小向这人除了聪明好学,还很会交际。一番现场教学收获不小,结交到两个意气相投的朋友,还酝酿创立三个特色菜品。又过三个月后,小向的馆子就开始一路飘红了。

老肖有时抽周末休息时间,到小向的馆子去转,听到食客对菜品和服务的意见,看到有些不对劲的地方,都要给小向转达,小向总是很虚心的接受和改进。

小向当上了名至实归的老板,没几年全家成了有房有车的城市人。有一天,小向专门来到老肖家里,很认真的给老肖说:没有你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的爸爸走了,我一直想认你是干爹!

老肖笑着说:“的确我帮助过你,但主要还是靠你自己努力。我是有女无儿的命哟!我们是忘年交朋友,我比你年长,你尊敬我,叫我叔叔,真的自然得多。我比你先老,我老了以后,能力越来越弱,有什么事需要你帮忙,你尽力而为就行了。”

小向想了想,庄重地点点头说:“我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你和阿姨,当肖妹妹的好哥哥。”

时光如白驹过隙,如今老肖已退休好几年。小向家族逢年过节聚会时,都要邀请老肖全家人参加。老肖年轻时干体力活落下腰肌劳损的老毛病,温差变化大时就要发痛,小向都会打电话或发短信问候。过一段时间,老肖若不到他的餐馆去吃顿饭,聊聊时政唠唠家常,他会专门打电话来请。至于叫小向出趟车帮个忙,那更是一口应允。

老肖爱人说:“小向这娃儿很有感恩之心,每逢三八节,他都要发短信来慰问我。”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0)

相关推荐

  • 辉行散记082-090

    (图片源自网络) 边走边看,边忆边记 写在前面:今天读季先生的文字,突然对十二个字产生兴趣:吃得下,拉得出,睡得着,想得开.来往诸君,记在这里,希望共勉,并真诚祝愿新年每一天大家都能健康快乐平安! - ...

  • 赵心放:相濡以沫的故事|故事

    润芳:去鹿回头遇雨|散文 文/赵心放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真格是无巧不成书,有书才有故事.小郭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考进了以前邻居吴老师任教的大学,报到后的第二天就在校门口遇到了吴老师.吴老师虽然已近 ...

  • 赵心放:失联的小老师|故事

    姜广富:闲情逸致话养鱼|散文 文/赵心放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退休以后,看书.上网漫游和写作是老张每天的必修课.他每天可至少录入三四千字,另外会干编辑排版等技术活.计算机及网络维护基本上也能自力更 ...

  • 赵心放:猪为媒的故事|散文

    姜广富:神奇冰川海螺沟 文/赵心放 覃作义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唐代崔护诗云: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吟诵着这首脍炙人口.流传千载的诗,想来有不少痴情 ...

  • 赵心放:师爷传奇|故事

    许灵溪:一张老床的奇诡故事 文/赵心放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子承父业不稀罕,三辈人都从事同种职业鲜见寡闻,第四辈人也有从事这种职业的打算就传奇了.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职业名称和范围有些变化,但顺 ...

  • 赵心放:草根盲人艺术家文春华的故事(之二)|故事

    赵心放:草根盲人艺术家文华春的故事(之一)|故事 文/赵心放 陈培德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和古往今来不少盲艺人的经历一样,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的草根盲人艺术家文华春,前些年多次到湖南.湖北.广 ...

  • 赵心放:草根盲人艺术家文华春的故事(之一)|故事

    唐晓波:改造"懒肠子" 文/ 赵心放 陈培德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1944年,文华春出生在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3岁时生病,服了医生错开的药后不幸双眼致盲.家里 ...

  • 赵心放:大禹造广阳岛|故事

    林克于:送餐小哥|小说 文/赵心放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曾从事多类工种和多种企业管理工作.近年来发表的小说.散文.诗词.儿歌散布于网络和本地的报刊.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本文由作者授 ...

  • 赵心放 :合伙租房咏叹调|故事

    文/赵心放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 城市而今流行合伙租房. 青年人初到陌生城市打拼,凡单位不能提供住宿的,或者有同居朋友的,就只好就地就近租房居住.由于薪饷不高,城市房租贵,生活开销大,单独租房往 ...

  • 赵心放:乡下老人的专用碗筷|故事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赵心放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曾从事多类工种和多种企业管理工作.近年来发表的小说.散文.诗词.儿歌散布于网络和本地的报刊.重庆市南岸区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