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理性人形象:中国人有六种心灵特征,我们都热衷于洞察人心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劝人向善难,皆因善须慧根、悟性、能力,方可于万恶横生之际,立足于人性乱流之中。
无人称恶于己,恶俗之类其心多窟类狡兔之穴:因无坚守无笃行,故贪恋生畏惧死,遂不择手段以活。苟活期间更以平庸之恶构陷于弱者,又以谄媚阿谀之态舔舐依附于权财,甘为其门下犬类爪牙。
恶之于其人,寻常事而已;而善之于其心,不过虚妄道学,于事无补,于己身无足轻重。
而如果将东西方俗世原则、思想、行为准则一一做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境界、目的竟分明如昼夜。
西方思想体系、处世哲学、人际经营逻辑,原诞生于海洋文明。其博大、宽广、理性、尊崇人性本身的自然欲望等特点鲜明。
虽则宵小之徒、诈骗犯罪、杀人放火、枪击无辜民众等人间恶行从未断绝过。但总体而言,其主流价值观中的“天赋自由”、“认可个体差异”、“博爱”、“尊重”、“平等”、“相对客观”等主张和观念,却始终如无形套索,套住并勾勒出社会众人的心理认知轮廓。
“社会理性人”形象与行为,贯穿其始终。
理性人的心理认知特点在于:1.重视事实真相,2.注重客观依据,3.较多自主意识,4.较少情绪化决策。
所以,对于成长于西方文化思想体系下的人来讲,他们的处事原则大略是:你是你,我是我,我们都是上帝子民,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民众可以评价总统行事不端,政策不良,于己不利;也会在与上司、高管相处时曲意附和,为己牟利。
诚然,这种外观和印象上的“自由”,并不能说明西方人思维和行事法则就优于东方人。但若从心理学层面去稍加剖析,我们能看见的必然是较为尊重客观事实的,简单直面欲望的“自由人性”。这种自由人性,未曾被禁锢思想五花大绑,未被固化的意识形态所束缚。
在这一较为自由宽松的人性层面上,一个自然人的真实性就会被凸显出来。人们彼此之间也将很容易就能识别出他人的目的,并根据其人目的来调整处世尺度和方式方法。
因此,很多曾经留学国外的海龟,或与之有过接触的中国人总是会做如下感叹:
1. 外国人普遍单纯、真诚,他是什么人,一两件事情之后,你就会摸得比较清;
2. 外国人普遍做人简单直接,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且遵循客观现实,不做无谓的争斗来损耗自身。

显然,在这一感性认知基础上,西方人性中的真善美假丑恶,似乎很多时候都表现得清晰可辨,也较少人性黑洞或厚黑遮掩。
以美国为例,因其财富分配模式、社会等级制度分级的稳固,民生措施较为普及和健全,民众生活普遍较为优渥、安闲。
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去,普通人在心态上是平和、自在的,不存在高强度职场焦虑,较少内卷。能够内卷或竞争激烈的地方,也不外乎新经济形态和新行业领域(互联网、电动车、航空)。
所以,整体上,普通人虽然不甚富裕,也有房贷、抚养子女、职业发展等常规性人生焦虑与踌躇。但总体而言,他们不太会关心其他人如何,国家如何,社会怎样,而只关心自己在政策体制下,在宪法保护之下,应该享有哪些权利,哪些事情没必要掺和。
西方人的这种理性,显然来自对自己,以及自己在整个社会、国家中所处位置和角色的清晰认知。
而在这种理性认知基础上,人在心理上就不怎么有超出生活实际的妄念,不会强令自己去做能力所不能及的事。诸如跨越阶层、改变身份等人生焦虑,自然也就不像东方社会,尤其是我国目前这么强烈。
以上列举,与西方社会众生相比而言,不过是浮于表面上的皮毛,当然无法概括得很全面。但管中窥豹,犹可见一斑。
也就是说,在某些较为粗颗粒的维度上,它是可以拿来与东方社会,尤其是我国社会中的某些现象、人际交往特征,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来做横向对比和参照的。
这就好比观看中美两国地图,你单独看两国地图,当然看不出个所以然;但若将两国地图搁在一起瞧,大的轮廓、山脉走向、地理地貌之间的不同之处,就会显示得清清楚楚。

所以,我们是在此维度上,来反观吾国吾民之各类特征,以及标题主旨的。吾国吾民之特征,历来多有总结。
民国著名学者、知识分子林语堂,就此写过散文集《吾国与吾民》;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论过中国的国民性,在小说《药》、《祝福》、《风波》中影影绰绰呈现过国民劣根性。
虽然描述并不全面,但也总结概括出了中国人的某些性格特点,以及这些性格特点背后,所隐含的心理状态。
譬如,林语堂就指出,中国人的德性,不外乎如此:
  • 一、 圆熟;
  • 二 、忍耐;
  • 三、无可无不可;
  • 四、狡猾俏皮;
  • 五、和平;
  • 六、知足;
  • 七、幽默;
  • 八、保守;
从心理层面上来看,林语堂又总结出中国人的心灵特征为:
  • 一、智慧
  • 二、女性型
  • 三、缺乏科学精神
  • 四、逻辑
  • 五、直觉
  • 六、拟想
除此之外,林语堂还简明扼要地指出中国人的社会性与科学精神,具有如下特征:
  • 一、缺乏公共精神
  • 二、传承家族制度
  • 三、习惯于徇私舞弊和礼俗制约
  • 四、崇尚特权、无视平等
  • 五、社会阶级(只有两种阶级,上层奴才与下层奴才,二者互有浮沉)
  • 六 阳性型的三位一体(读书人的有智与无情)
  • 七 阴性型的三位一体(面情、命运和恩典)
  • 八 乡属制度(宗族人情勾连)
  • 九 贤能政府(盲目认为政府中人皆君子)
若要阐述“洞察人性以入侵对方的心”这一前段观点,我们大可以绕开俗世圈套式理解,好好从中国人的源头属性上捋一捋:中国人如此热衷于洞察人性,其目的,就只是为能入侵对方的心?我们能不能有点别的更为实在的,譬如自然科学方向上的目标目的?
况且,“入侵别人的心”这种思维和用词,从心理层面上来讲,是否就是对林语堂所概括的国民德性、心性、社会性的一种体现?
对比西方式理性、客观、简洁,东方式人性心理洞察,总会给人以“非此即彼”、“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悲壮与促狭感,并且人人动不动就想成为这种人性的高手,动不动就要站得比别人高,占据道德制高点,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分出个三六九等高低贵贱来。
自己不累,别人看着也很累。
所以,问题来了:试问,陆地文明所能造就的,就只能是此等悍匪心态吗?比之海洋文明之下所诞生的探索、宽阔、理性,我们如斯思维是否显得狭隘而短视?
自然,我们不能说海洋文明、西方人等在心理上精神上就一定比我们东方人强。
但如果已经发现了自身的缺点和促狭,改一改,换个思路探索人性和目的,我们的人生是否会变得更有意义,更为充实?人性也因此而更丰满美好?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Thibaut, J.W. & Kelley, H.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York: Wile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