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跑马山(一)

跑马山是炉城的地标。“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一曲蜚声海风外的《康定情歌》,把跑马山推向全球。几十年来跑马山的变迁,折射出炉城的变迁。

1955年11月,我们一群在川康合省后首批调往康定的原西康省属单位的干部,登上向往已久的“跑马溜溜山上”时,见到的只是一座衰草残阳中的破庙和矗立庙旁的巨石,此情此景令久藏脑海中的几分浪漫渐消,顿生一丝苍凉。

当年对这破庙并没有在意,后来从无知到有知,方知它在康定历史上曾占有显赫地位。千百年来它的变迁折射着炉城的变迁。据方家考证,公元841年,吐蕃达磨赞普(朗达玛)灭佛,佛教徒纷纷逃离,到边远地方敬佛。公元850年,莲花生大师的弟子碧如扎拉远赴大渡河一带传经,到了今天的康定,为娜曲吉山神感召,写下《娜姆则》一书以颂山神。到北宋末年(公元十三世纪二十年代),一位叫竹庆.桑吉银清的宁玛派(红教)大喇嘛,辗转来到邓妥拉(即跑马山),这个林木葱笼,花如锦绣的美丽仙境,原是娜姆则(顶上的仙女)居住的地方,他便在这里结棚坐静,继而兴建起娜姆则寺,这当是炉城最早的喇嘛寺。元初,藏地噶举派兴起,噶玛巴然龚多吉、比如多吉两位大师从北京朝觐归来,路过娜姆则,不舍离去,在此住下宏法,娜姆则寺又改奉噶举巴(白教)。明末清初,娜姆则寺为木雅喇嘛营官昌侧集烈所在的白教寺庙饶蒂寺控制,这饶蒂寺也是木雅喇嘛营官的官寨,直至今天炉城人仍称那官寨残垣为“营官寨”。此时,因战乱娜姆则寺损毁,方由降秋冷珠等筹资,组织信徒才在与之隔河相望的地方重建娜姆则。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奉五世达赖旨意,娜姆则又改奉格鲁巴(黄教)。后因乾隆皇帝为之题匾“南无寺”,娜姆则寺便改称南无寺至今。

到了民国时期,邓妥拉(跑马山)上面的娜姆则又变成了一所汉人喇嘛聚居的跑马山寺。1937年进藏求法的汉人喇嘛刑肃芝,在他口述的《雪域求法记》中,就记述了途经康定时所见到的跑马山寺。书中写道:“康定除了西康人的喇嘛寺外,还有一所汉人喇嘛聚居的跑马山寺,坐落在跑马山麓。

(0)

相关推荐

  • 我歌单 高原红(15)《康定溜溜的城》 容中尔甲

    歌曲<康定溜溜的城> 歌手:容中尔甲 填词:容中尔甲编曲:容中尔甲歌词美丽的康定溜溜的城, 跑马山下温泉水碧波荡漾游人醉, 情意浓浓人忘归啊呀啦索啊呀啦索, 五色海水明如镜贡嘎雪山闪银辉, ...

  • 文继光•天竺少女有鱼尾眼角!诗​《康定,那座溜溜的城》外一首

    康定,那座溜溜的城 作者:一夫 我知道你,康定 跑马山上溜溜的城 一首歌,梦幻了青春之心 一片山,牵引了向往之步 十八岁,梦也会开花的年龄 一个像天竺少女样的姑娘 背着简陋的行囊 绾起如瀑的长发 迎着 ...

  • 写给康定的情书:爱上一座城 没有前因无关风月

    林徽因曾在文中写:"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 ...

  • 慢旅行|一路狂奔向康定,只为在溜溜的城过回神仙瘾

    城市里过凡人的生活 旅途中过神仙的生活 这一次 我要计划到康定过一回神仙瘾 慢慢走,慢慢品味 旅途带来的快乐 我喜欢慢旅行 去一个地方慢慢品味 它的风尘 它的成熟 它的艰辛 或者任性 01 纯净的天空 ...

  • 文天祥的亲弟弟文璧:叛国投敌,他没有兄长伟大,但也不是小人

    中国人历来讲求"气节",在尊严与信仰面前,生死不值一提.因此,人们称赞宁死不降的英雄豪杰,唾骂苟且偷生的精明汉奸.在很多人看来,英雄与奸贼都值得被铭记,只是待遇天差地别罢了. 我国 ...

  • 炉边漫话之贡嘎山上侃野人(二)

    "哪能天天都逮得到那有腿有翅膀的东西.今天弄到的是'米戈朗足',用汉话说就是'野人耳朵'!" 藏语称木耳为"米戈朗足",也就是野人耳之意. 新鲜,野人的耳朵他也 ...

  • 炉边漫话之贡嘎山上侃野人(三)

    贡嘎山西边有雅砻江,东边是大渡河,西边有西边的故事,东边有东边的传说.子梅.拉哈都在西边,说到西边,自然使我联想起了东边来. 大渡河畔的勒树山 东边的大渡河,从大小金川下来后,到了鱼通地方又叫鱼通河. ...

  • 炉边漫话之“手拿碟儿敲起来”(上)

    衰落多年的木老爷锅庄,自五十年代末做了机关宿舍之后,又兴旺起来.县上召开几百人的"四级干部会",要在这里放坝坝电影:逢年过节,文化馆的"张眼镜",总要领着弦子队 ...

  • 炉边漫话之民国21年(1932)的康定兵变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月,驻康定的川康边防军第二旅四十团士兵哗变,旅长兼团长马骕遭枪杀.哗变士兵沿街抢劫,商家.市民损失严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何激起兵变?还得从头说起.民国十七年(19 ...

  • 炉边漫话之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鱼通“铲烟事件”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康定县政府奉命派县上的"国民兵团"到鱼通地方铲除地里种植的雅片烟苗,激起民变,"国民兵团"大队长刘亲仁等多人被当地民众击杀.俗称 ...

  • 炉边漫话之我记忆中的《甘孜报》副刊

    <甘孜报>是1954年8月在民国时期<西康日报>的旧址上办起来的.初创时名<康定报>,由当时的康定地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月生兼任总编辑.内容就是刊发由电台抄收的新华社 ...

  • 炉边漫话之忆《贡嘎山》

    <贡嘎山>是甘孜州有国家正式刊号,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杂志.有汉.藏两种文字的版本,分别出版发行. <贡嘎山>的"出世",还得从1980年6月的省文代会说起.这 ...

  • 炉边漫话之进草地(一)

    那些个淘金者的故事 (一) "草地头",是旧社会"金夫子"们对原西康西藏的叫法. 在"金夫子"(淘金者)心目中,那是个到处是金子的地方. & ...

  • 炉边漫话之进草地(二)

    那些个淘金者的故事 (二) 在打箭炉(康定)地方,那"黄金梦"不仅老百姓做,朝廷和官府做得更切. 清朝末年,英人侵藏引起朝野对川边的关注,如何应对,众说纷纭,较为一致的就是:为固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