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
张桂英
山东省滕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一、教材:培智二年级校本教材
二、教学对象:培智二年级学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儿歌,简单明了、朗朗上口、有节奏有韵律、有故事情节,具有童趣,易于智障孩子理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所以选择这首儿歌,让孩子们在参与学习、表演儿歌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儿歌表达的内容,感受儿歌内在的乐趣,体验与老师、同学共同表演的乐趣。
四、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班级是培智二年级,本班学生均属于中重度智力障碍,其中有3名同学没有语言能力,2名同学伴有肢体障碍,单侧肢体无力,他们的学习能力差,理解能力有限。A类学生有:韩某彤、黄某良(伴有肢体障碍、口涎直流、不会说话),这两名同学有一定的识字量,书写和理解能力较好。B类有:王某诚(伴有语言障碍和肢体障碍),他不会说话、书写和理解能力一般。C类有:李某超、杨某帅(语言障碍)、王某通、徐某、满某山,这5名同学学习能力差,理解和书写能力也很差。
五、 教学目标:
AB类:学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儿歌;学会手势舞,锻炼手指灵活度。
C类:学说儿歌;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儿歌;跟做手势舞,锻炼手指灵活度。
六、 教学重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学说儿歌,并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儿歌。
七、教学准备:PPT《小老鼠上灯台》
八、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PPT展示老鼠图片(生:小老鼠。)
师:你们在哪里见过小老鼠?(生:...)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小老鼠的儿歌,名字叫做《小老鼠上灯台》(板书课题)
师:老鼠最害怕谁呢?(引导说:猫。)教师出示猫的图片。
师:老鼠和猫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我们来听儿歌《小老鼠上灯台》。
(二)出示儿歌全文,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演示。
1、在刚才的视频里你看到了谁?(引导说:小老鼠和猫)
想一想小老鼠干什么了?(引导说:上灯台)
小老鼠到灯台上干什么?(引导说:偷油吃)
油在哪里?(引导说:在灯台里)
2、当小老鼠正吃得高兴的时候,谁来了?(引导说:猫)
小老鼠吓得怎么样了?(叽里咕噜滚下来)谁来演示一下小老鼠怎么滚下来的?(指名在泡沫板上演示“滚”的动作,锻炼孩子的肢体力量)
“叽里咕噜”说明什么?(引导说:小老鼠滚得又快又多,说明害怕得很厉害)。
3、我们一起跟小老鼠一起玩游戏好不好?
a、引导学生把儿歌内容与动作演示相结合。
师:“小老鼠上灯台”,这里需要一个东西代替灯台,可以用什么代替呢?(自由发言后师确定用学生坐的矮凳代替灯台)
师:现在请同学们站到“灯台”上(扶助肢体障碍的孩子站到矮凳上),跟着老师念:“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师:这时候,谁来了?(生:猫)
师:小老鼠怎么下了灯台?请同学们模仿一下,从“灯台”上安全地下来(扶助肢体障碍的孩子从矮凳上下来)。
b、分发小老鼠头饰,一起用动作演示儿歌。
师: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演示,注意观察小老鼠在儿歌念到哪些词句的时候“上了”灯台?又在儿歌念到哪些词句的时候“下了”灯台?
师生一起边念儿歌边演示动作,锻炼孩子的肢体力量与平衡。
4、老师带领学生学念儿歌三遍。
老师大声念,学生小声念。
学生大声念 ,老师小声念。
师生一起边拍手边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感。
(三)拓展延伸,锻炼学生的手指灵活性。
1、老师给这首儿歌创编了一个手势舞,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让手指跳起来吧!
2.学生跟随老师随着音乐边念儿歌边表演手势舞。
(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老鼠上灯台》,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学会表演儿歌和手势舞,回家以后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参考文献:
1、吴正宪 王彦伟 韩玉娟编著:《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2、刘春玲 马红英主编:《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3、赵娟娟编著:《让学习从每一个的参与开始—分层教学在培智数学
教学中的有效性》, 《神州》,2016年15期
4、邢同渊主编:《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法》,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
教学反思
《小老鼠上灯台》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儿歌,简单明了、朗朗上口、有节奏有韵律、有故事情节,具有童趣,易于智障孩子理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教学时,我做到了:
首先,在理解儿歌内容时, 我引导孩子理解儿歌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把生活中常见的“老鼠爱偷吃”、“猫捉老鼠”的现象和语言文字联系了起来,使孩子对儿歌的语言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次,智障孩子不仅有智力障碍,通常还伴有肢体障碍,所以我还设计了孩子肢体康复的环节。比如班里的黄某良和王某诚同学均有下肢无力的症状。在《小老鼠上灯台》教学时,我就着重强调让孩子领会小老鼠在儿歌念到哪一句时“上了灯台”、在儿歌念到哪一句时“下了灯台”?并让孩子以矮板凳代替灯台,边念儿歌边做小老鼠“上灯台”和“下灯台”的动作,在体会理解儿歌语言的同时,下肢的大肌肉群也得到了锻炼。刚开始的时候,黄某良同学总是站在凳子前面往后抬脚上,这样更增加了他摔倒的风险。在老师的矫正和师生扶助下,他学会了正确的“上灯台”的方法,下肢平衡和大肌肉力量均得到了锻炼。
在理解小老鼠“叽里咕噜滚下来”这句话时,我在教室里铺上了厚厚的泡沫板,让孩子在上面演示“滚”的动作,有的同学左右打滚,有的同学还做了运动保健课上学的前滚翻。在这种玩乐中,孩子们既愉快地理解了“滚”的含义,又锻炼了肢体肌肉的力量。
最后,手指谣和手指操是智障孩子康复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无论是网络上还是书店里,我搜集到的内容都很匮乏,而且单纯的手指谣和手指操枯燥乏味,练习久了,孩子们就毫无兴趣。于是,我发挥自己从事十几年听障教育的优势特长,为孩子们喜欢的儿歌创编手势舞。一个无意的尝试,没想到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孩子们一听到音乐,就情绪高涨,一边跟唱儿歌,一边跟着我做手势舞,连那些平时上课从不配合、从不发声的同学和肢体最不协调的孩子也都笨拙地跟着我一起做手势舞。
总之,这节课孩子们的课堂学习积极性高涨,不再是我一个人唱“独角戏”的课堂。孩子们的语言、肢体、音乐等多种智能均得到了康复锻炼。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探索,使孩子们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