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不迷茫1——改变
小米在桌前安静地复习,先生也在做他的学习笔记,勤劳的我继续开始更新今天的内容。其实人是很奇怪的,真正的坚持,不是靠毅力在支撑,是靠目标在诱惑。我给自己定个目标是——我要坚持记录,直到到她走过青春期,进入大学为止。这个目标看起来很宏伟,几乎觉得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许下的承诺不敢轻易放弃。
今天要整理的话题是“改变”。
2020年10月22日星期四,十几年不写日记的我写了一篇很长的日记。在这之前,我们三个人陷入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境况——连续两个多星期作业写到晚上11点。小米的学习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每天晚上不断地改错,白天再产生新的错误,周而复始,我们都快崩溃掉了。一边心疼她没有时间休息,一边埋怨她没有掌握好学习内容,生气、指责、批评、懊恼、愧疚,巨大的焦虑同时笼罩着我们三个人。
恰好那段时间,又是我们工作最忙的时候,每天回家也非常的累,除了督促她快点完成作业外,几乎没有心思、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思考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状况发生。
在家庭中,爸爸是比较理性的人,我们深聊了一次,觉得任由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孩子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都将承受不了。于是,我用了一整天来思考,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每个人思考的方式不一样,发泄情绪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我来说,文字能给与我最清晰的思维。等冷静下来,我开始反思——我们的焦虑它到底来自于哪里?
那些天,我开始尝试走路上班,通过APP搜索我能够找到的关于家庭教育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与书籍。我深深地感受到内在的虚空,因为内在不足,所以要不断地向外索取换取内心的安宁。我们一边在管教孩子,一边在恐慌她们会在管教中失控,直到越来越力不从心。孩子一直在成长,而我们却仍然保持一层不变。小的时候,我们可以推着她们走,按照我们的思路和想法,一步一个脚印。那时候,她们还只是蹒跚学步,对我们有极大的依赖;慢慢地,她们变成了自行车,我们推起来依然很轻松,再大一点,她们变成了汽车,我们就渐渐力不从心了;等到再长大,她们变成了火车……总有一天,我们是推不动的。
我在走路上班的40多分钟里,开始养成听书的习惯,并且开始反思与学习。接下来,我花了大半天来分析小姑娘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及根源。周末的时候,我打印了2份带回家,我们平静地沟通完,开始一起分析。我让她一条一条朗读,同时一条一条讨论。如果她认同的,我们就予以保留,不认同的我们就再讨论修改,直到所有的问题都被认领。其实我知道,在我们迷茫的同时,她比我们更加迷茫。也就是,我们急,她比我们更急,没有人愿意变得糟糕,每个人都期待被认同。
很快,经过一个晚上的讨论,她的思路也变得清晰起来。她说:“我感觉,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被老师拖着走,旧的知识没有掌握,新的知识又来不及消化,所以每天都在积累错误,每天都花了大量时间在改错上。结果玩也没有玩好,学也没有学好,休息也没有休息好。”我很庆幸在这个时间节点我们能够停下前进的脚步,反思我们前面走过的路,也帮她找到修正的方向。
小姑娘问我:“妈妈,我还来得及吗?我已经五年级了。”我笑说:“还来得及啊,人生的路还长着呢,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目的地一样,坐奔驰车、骑自行车和走路的人都可以到达终点,只是每个人需要的时间不一样啊。”
她好像更加释然了,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在前面的学习中挖了很多小窟窿,我一个窟窿还没有补好,就往前跑,又挖了更多的小窟窿,所以最后形成了一个大窟窿。如果我不填好这些小窟窿,以后我更没有办法去修补这个大窟窿了。妈妈,我是不是可以写一本书,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100个小窟窿和1个大窟窿》。”讲完她自己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放下,所以我们之前的紧张全然不知所踪。
这一天的讨论,是我们改变的开始。我们提前约定,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反复,同时也有可能因为爸爸妈妈的放手,会出现更多的错误与挫折,以后需要拜托你自己去面对和承受了。她欣然接受。
至此,作为家长,我和先生作了她入学来最重大的几个决定:
一是,在兴趣课上做减法。关于兴趣班,她一直坚持下来的是每周2节课的舞蹈、每周五晚上的英语、周六上午的书法、周六中午的钢琴。之前,因为她字写的不好,我们给她报了书法班。想法是好的,也征求了她的同意。但是学习大半年的时间,感觉效果并不是特别的理想,她的书写习惯并没有因此而纠正。最重要的是,周六8点她要赶去上书法课和钢琴、周日上午9点要去上舞蹈,剩下的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半天和晚上来完成学校作业,这就导致她几乎没有时间好好休息,更不用说睡个懒觉了。其实,书法学校是一所教学资质优秀的机构,和她一同学习的同学书法进步都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对于她来说可能反倒成了一种负担吧。这种没有动力的学习,让她学得非常吃力。于是,经过思考,决定停掉她的书法课,让她周六上午能够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我给老师发了一条很长的消息,解释我们退学的原因,虽然很愧疚,但好在得到了老师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更换钢琴老师。这一步,走得非常艰难。对于一个学琴4年的孩子,在中途换老师换学校是非常冒险的,这在学琴的孩子中间比例并不高。小米的钢琴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她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并且在我们学习的四年里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基于这一点,我们作出这个决定时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愧疚,犹豫了很久不知道如何开口,仿佛自己成了一个背叛者。对于小米学习钢琴,最初是她自己选择的,我们其实没有抱有任何目的性和功利心,无非只是想培养她一点音乐素养,锻炼她坚持的毅力,考级什么的完全没有要求。学习钢琴的启蒙阶段她的兴趣异常浓厚,但是3个月后她的老师离职了,被迫在这个阶段调整了教学老师。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我们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她跟不上了。她的性格内敛,也不敢对老师提,也没有回来对我们反馈,也许那时候她正处于状态中,还没感受到这种状态给自己带来的压力。于是之后的3年多时间,她一直处于被老师拖着走的状态。
直到有一天她死活不学了,为此大哭大闹了一场,那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情绪失控。后来,我和老师深入沟通了一次,决定停下来,把前面所学的内容再重复一遍,这个过程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10月底的一天,她对我说:“妈妈,你觉得学习钢琴有意义吗?”我很好奇她为什么这么问,她接着说:“其实这么多年,每次上新课我一直都有很大的压力。虽然我知道你们对我没什么要求,我平时也练习不够用功,每次上课好像真的只是在完成任务。” 我们这才知道,原来这3年里,她每次上新课都紧张到冒汗,因为准备不足而害怕上课,以至于越来越不自信,这不是老师的问题,是孩子自己的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向老师提出了我的想法,我们从教了我们4年的老师手中毕业,更换了另外一家培训机构,换了另外一个钢琴老师。为此,我一直对老师深感愧疚。但是我相信,作为老师同样作为妈妈,她也总有一天能够理解我的选择。
10月底我们开始新的钢琴之旅,这中间,小姑娘像是换了一个人。从以前被逼着练琴到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练习25分钟钢琴,这个规律从未间断。她开始饶有兴趣地在网上搜寻她感兴趣的乐谱和视频,自己主动练习,开始想要创作,偶尔即兴演奏并陶醉于此。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一种久违的快乐,她开始享受音乐,不再把练习当成任务,不再成为负担。这一点,让我感触良多。确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频率,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老师。
关于兴趣课,这些年来我们也有很深的体会。对于很多新事物,孩子一开始总是饱含热情,充满兴致,但是坚持下来很难,最好的兴趣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小米从5岁开始学习舞蹈,她几乎是整个班上进步最慢的那个孩子。但是每次上舞蹈课,她都特别兴奋,刮风下雨,哪怕是下雪也不愿意耽搁一节课的内容。她与她的舞蹈老师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信任,这份信任来源于老师对于她的接纳和肯定。这些年来,别人学习一个动作可能3个月就能达到熟练,而她却要花上半年甚至一年的努力。而可贵的是,无论她怎么后进,她的老师都会在后面给予她支持和肯定的力量,耐心地等待她的进步,直到3年后,她已经非常优秀能够赶上大多数孩子的进度。真正伟大的教育,是做到有教无类。
曾经有一次,我和她开玩笑说:“以后功课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舞蹈课没有时间上就要停掉了。”她显得特别着急,说:“妈妈,我不想停。哪怕我吃苦我也愿意,哪怕我熬夜写作业我也愿意,不管练习多么辛苦,基本功练习多疼我都没有掉过一滴泪,因为我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们可能觉得这是兴趣课,但对我来说这就是在休息,我很享受。”我非常的诧异,蓦然醒悟,原来真正的学习动力,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谈到这里,不知不觉夜已深。改变有时候挺难的,但一旦抛开我们的自负感,其实也没那么困难。都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庆幸我们能够放下自负,做觉醒的父母。
今天就这样结束吧,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