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和空虚的区别是什么?同样是“虚”,厚此则薄彼

眼界、格局

当你从一次谈话、一篇文章或者别管什么渠道中明显感受到了对方的眼界、格局以及远见明显高于自己的时候,你的心当时那一下是怎样的?

我目前观察到了两种:

1、眉眼舒展带笑,心一下子又打开了一些;

2、眉头一锁,面部一下紧绷起来。

前者的感受是眼界的开阔带来的愉悦,又了解到或者深入了解某些东西,对自己是一种提升;

而后者则有一种自己被对方在整体上吞噬的压迫感,觉得自己可能逃不出对方的手心,说什么做什么就像是个透明人一样。

内心翻江倒海

这两种感觉完全是无意识的,人绝对操纵不了当时的那一下。

我最早认为,这种差异化的感觉应该是天生的。但是,从最近明显可以感受到一些之前完全可以惹毛或者说影响我的问题逐渐无法撼动内心的平静来看,是可以通过磨炼来进阶的。

当然,有可能你已经磨出来而只是觉得自己“皮”了,但实际在客观上你在按照进阶的次第上行,这叫“百姓日用而不知”;又或者是“内著空相”的断念。

当然前者才是正确的,所谓“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善恶、美丑、高下、长短等名相待而立,则念念相续,无有尽头,为流念所使,则焦虑、失眠等疾便乘虚而入,周而复始并甚嚣尘上,于是抑郁只是时间问题,而“内著空相”的断念却是自我阉割“能觉”,虽说感受不到痛苦,却也感受不到快乐,成了枯木一样的无情之人。

如果平时自己很忙,流念即能暂且截断,而一旦闲了下来大概就一会也坐不住了。所谓“人非有品不能闲”,有能闲下来的本事可算得上是福气了,岂不闻“小人闲居为不善”?

心乱如麻

当闲能闲之时,如果觉得自己心情舒展,那是因为内心的物欲是空的,所以,任何义理进来都能装得下;

而一旦感觉压抑不安,心中似揣了兔子一般毛糙,那是内心被物欲填满,暗流涌动,便也会把义理看作是“没用”的东西,即不能带来物质利益。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落魄的时候于曹操处种菜,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言道:“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

刘备一听便愣了一下,这说明曹操说中了,如果曹操说错了,刘备的内心就不会触动,云淡风轻一句哪有的事便是,曹操就是看他的反应,而不是听他说什么;

在《军师联盟》里,曹操听闻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司马懿离开大殿时曹操那一声喊之机,司马懿不经意露出来的也是。

鹰视狼顾之相

虚心者喜欢听“点醒他”的话,也就是帮助他把自己从一些疑惑中抽离,就能给其人一个角度以此来审视自己;

空虚者会经常说别人的判断错误,一切落在物欲之上,自然和义理之虚不对路。

全然掠虚不行,会变得虚无缥缈;全然务实也不行,会变得爱欲横流,故而二者之间尚需一中转处。

而这个中转处也并非刻意为之而有,它是内心本来光明的存养,哪怕是些许微弱荧光,也要善加护持,道家谓之“结圣胎”,值此荧光成皓月之明之际,便是“圣胎”长大成人之时,至此,转机成,转的是识——经历,成的是智——洒脱,“转机”即成则诗心成。

中转

这就是很多豪杰同时也是诗人的原因,两宋就有两大极致——苏轼和辛弃疾。

苏轼的极致是临终前的一句“着力即差”,所谓“道法自然”,一切只能“契入”,“着力”便是人之私意,六祖所谓“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钱世雄提醒老师“勿忘西方极乐”,这显然是没有通透的“动念即乖”;

而辛弃疾虽然临终大喊杀贼,却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句子,虽有不甘心,却看不到一点牢骚。

牢骚有个特点,就是把话说得很清楚,潜台词是“我想要什么”,无论是名还是利,都是很具体的东西,反过来看,些许恩惠就能使其臣服。

菜根谭

《菜根谭》所谓“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性命的我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义理”和“物欲”之间就是此消彼长,切莫以“奋斗”二字粉饰名利之心。

毕竟以积财货之心积学问,以求名利之心求道德,一念之差,天壤之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