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还是要顺应潮流的好
在当下,只要一提“书法”,大家肯定会想起来 若干的大师来,他们要么端居庙堂,操弄奏章,要么流浪江湖,杂耍游戏。还有的毕生追求,在于挤进协会,冒充名流,然后逢人便发个名片,印上一个“家”字,好像一下子就变成了文化人一样。
写的字是不是应该称之为书法,姑且不论,为今之计,还要正本清源,先理解一下“书法”一词的本来意思。
其实,书法这个词最初的意思并不是现在的意思,甚至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从字面来理解,是“写文章的方法技巧”。主要是指古代的史官他们在对历史事件所采取的记录办法。或平铺直叙,或发表观点,或批评褒扬,不管用什么办法,都根据史官应有的职业操守和原则办事,而不能想当然。否则是要被追究责任的,严重者可能因此丢掉性命。“古之良史,书法不隐。”就是说,真正优秀的史官,是要实事求是的。孔子就是这样的人,他记录历史的典籍《春秋》一书就是这么编写的。要不然我们现在也不会说“春秋”一词作为“史册”的代称。“一腔热血写春秋”,实际上就是说实事求是的把感人故事写进历史里。这是“书法”的最初意思。
因为最初的时候,是没有现在的纸张的,写字工具很简单,连毛笔都没有,更不用说钢笔、铅笔和圆珠笔了。写的文章、文件只能写在容易保存的龟甲、兽骨、竹片上。这些东西都比较坚硬,必须用刀子刻在上边。所以,严格来讲,这应该叫做刻字,而不是写字。既然是刻上去的,那也就无所谓藏锋、偏锋、中锋的讲究,也没有一波三折的技巧,更不会去考虑什么飞白,什么外拓内收之类。所以说书法一词真正的出现还是在笔墨纸张的发明之后,这样看来时间最早不会早于西汉。我们说“西汉之前无书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书法演变成现在的笔墨艺术后,立即活跃起来,什么真草隶篆都大行其道起来,这本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可是我们现在的书法家似乎不懂这个,放着好好的世界潮流不去顺应,偏偏去到甲骨文、石鼓、魏碑中去找什么书法本源,美其名曰“创新”,岂不可笑的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