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建国:大地上的一盏灯—读《大地上的亲人》有感

【建国评书】

【核心提示】黄灯说:“每一段经历,都可以成为新的起点;每一次出发,都是向上的攀登。”十年磨一剑,十年成一书,在黄灯的非虚构作品里,相信有人会点亮心的火把,燃烧,温暖,找到救赎心灵的钥匙,立起介入现实的志言与行动发端……

断断续续,用了三周早起的时间,认真地把女作家黄灯所著《我的二本学生》《大地上的亲人》两书读完。

本来应该按出版顺序先读后本的,因为前面的一本寄来得早些,我又急于了解黄灯之作,于是饥不择食地把两书阅读的顺序颠倒了,可知我当时是多么激动与迫切。

《大地上的亲人》虽然是黄灯的第一本非虚构作品集,在当下众多的文学作品集中,此书可谓一战成名。

想起黄灯和她的非虚构创作,我就不由想到唐朝一诗千古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以月为主体、以春江为背景,描写了游子的哀伤、人生的波转,是一种自然面前的生命慨叹。

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虽然没有大的背景和悠远思考,但她历时十三年的观察、思考、辑录、洗炼为文,用横跨湖北、湖南的丰三村、凤形村、隘口村,通过杨姓、黄姓、鲁姓四代人的沉浮变迁,揭示了近百年间、特別是改革开放前后带给农民的喜怒哀愁。

黄灯的此书,一沿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之实证法,它让人跳出生活的浮象知道真实的二十世纪未和新世纪初的中国乡土本色,诚恳与仁爱,构成了全书的立笔基础,在泥沙俱下的文潮诗海中,人们看到了亮亮闪光的一粒金子,它直指读者的内心:

当下城市对乡村的碾压,是不是城市化进程的必走路径?我们的乡村改造,是否兼顾了物质与文化?如何通过村务转型,让不得不继续寄住乡村的人,也获得与城市一起提升的改善妙药?种种思考与发问,出自这个湖湘女子笔下,见证了“湘辣子”的直爽利笔与侠豪,为此书的扉页写有“为了人与书的相遇”八字,实在合适呢。

黄灯的第二本书《我的二本学生》时间跨度为2005年到2020年,以她的教师、导师视角,揭示了十几年间广东地区80后、90后二本学生的群体形象,波及了高考恢复后农村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和二十一世纪初教育市场化对底层群体子女的剧烈冲击。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黄灯写作的目的是为了看见与审视,这和很多玩弄文字的作品相比,真是捧心之作和污水淹目之巨别。

黄灯说:“每一段经历,都可以成为新的起点;每一次出发,都是向上的攀登。”十年磨一剑,十年成一书,在黄灯的非虚构作品里,相信有人会点亮心的火把,燃烧,温暖,找到救赎心灵的钥匙,立起介入现实的志言与行动发端。

让阅读与升华生命关联,黄灯之灯,一盏变万盏,初心当不变,湖湘花木兰。

(作者,颜建国,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宋元文化研究专家,系中国散文学家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数家报刊专栏作家,著有《元朝东平学派》《苏轼与东平文士考析》《文宗义脉》《春风有约》《家乡的石板坡》等专著。本文由作者独家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