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与肾病为何爱搞“三结合”?

提示

据统计,大约40%的高血压病人数年后会患上糖尿病,而糖尿病病人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也要比非糖尿病病人高出2倍。有1/4的糖尿病病人会出现糖尿病肾病,此时病人如并发高血压,就形成了“三结合”而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糖尿病、肾病三者犹如盘根错节的藤蔓,恰似“藤缠树与树缠藤”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先后出现对于病人来说是一重又一重的打击和压力。那么,何为高血压肾病和肾性高血压呢?大家在日常生活要如何预防?

0 1

高血压引起肾病

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压力过大)、生活习惯(食过咸)等密不可分。血压长期处于过高状态容易导致血管壁压力增高,小动脉内膜增厚引起管腔狭窄,久而久之会造成对器官的供血不足。

肾脏就是其中的靶器官之一。长期高血压会造成肾脏小动脉硬化,肾小球处于缺血状态,随之影响到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造成肾损伤。最终肾小球硬化,发展成为尿毒症。

0 2

肾脏病引起高血压

原来,肾脏发生炎症时并不是一般的感染性炎症,而是免疫反应介导的炎症。一旦发生就会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高血压发生的病理机制之一),引起血管的强烈收缩,并刺激醛固酮释放增加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导致肾性高血压的发生。

一般慢性肾脏病发展5~7年后会出现血压进行性升高,进而出现肾脏缩小,肌酐升高,最终发展成为尿毒症。

在我国,很多尿毒症病人都还十分年轻。我国50%的尿毒症是由慢性肾炎引起的,从青年患病最终发展成为尿毒症一般需要20年,因此我国尿毒症发病高峰年龄在40~50岁。

而欧美国家尿毒症的发病大多是由于高血压和糖尿病引起的,而这类疾病的发病高峰一般在60岁左右。

0 3

诊断有别与治疗有异

高血压肾病和肾性高血压虽然在临床上均表现为肾脏病合并高血压,但其诊断和治疗却各有侧重。

病史:

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在前,肾病在后。高血压病史7~8年后,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肾损害表现。

肾性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发展5~7年后出现血压进行性升高,临床表现为血尿、泡沫尿、浮肿。

蛋白尿:

高血压肾病蛋白尿<1.5克/天。肾性高血压蛋白尿>1.5克/天。

肾脏功能:

高血压肾病是肾小管功能最早受损。肾性高血压是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先后受损。

眼底血管:

高血压肾病是眼底血管动脉变硬变细。肾性高血压致眼底血管变化,则是尿毒症阶段,血管变化多样,除变硬变细外,还可见渗出及出血等改变。

如遇病人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并发,病史顺序不清者,可进行肾活检,做出病理诊断。

在治疗方面,高血压肾病病人只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并注意不使用易对肾脏产生不良作用的药物,即可有效改善病情。

在肾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方面,ACEI(即普利类)/ARB(沙坦类)类药物,在没有禁忌证的时候仍是治疗的首选。

预防高血糖饮食结构调整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限制钠盐,3~5克/日,不吃或少吃加工食品,如咸肉、火腿、咸菜、腐乳等。不过,补充钾盐可使升高的血压显著下降,同时观察到体重也会下降。因此,建议多食含钾的蔬菜(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等)和果仁。

第二高纤维素饮食可以促进血压及血糖的下降。建议常吃绿叶菜、胡萝卜、洋葱、西红柿、白菜、山药、南瓜、竹笋、芹菜、蘑菇、木耳、香菇。

第三补充优质蛋白质。常食富含优质蛋白的鱼类(如青鱼、鳊鱼、黑鱼等河鱼)、鸡蛋白及脱脂或低脂牛奶等。

第四油脂应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纤维素的葵花油、橄榄油、山茶油、玉米油、麻油等为主。

第五钙摄入量越低,血压越高。因此,适当多食含钙量较多的牛奶、海带等食品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