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深圳神奇红树林
红树林,不是长着红叶子,或者开着红花的树林,也不是一种树木,而是指一个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潮滩湿地之间的特殊生物群落,它们以常绿灌木和乔木为主体,加上少量草本和藤本,和树上鸟类、树底鱼蟹贝类、微生物组成一个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体系。在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岭南和闽台海边,最北在浙中南偶有所见。
◎秋茄树
Kandelia candel
红树科Rhizophoraceae >> 秋茄树属 Kandelia
台湾又称为水笔仔、茄行树
红树林是一类非常神奇的植物。它们生活在松软的滩涂上,时常浸泡在咸涩的海水里,还要经受不间断的海浪冲刷,甚至台风摧残,但他们依然牢牢挺立在滩涂之中,并且不断繁衍生息,最终成为一道绿色的海岸生态屏障,保护着海岸和海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它们何以能够如此?它们究竟有什么神奇的本领?这是非常有趣也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地点,这是我国唯一位于市区、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只有368公顷,被国外生态专家称为“袖珍型的保护区”。该保护区主要保护红树林生态,其中,红树林是生态圈主要生产者,花果枝叶等凋落物在泥水之中被微生物分解,为鱼蟹贝类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而种类丰富的微生物和鱼虾贝类,又吸引众多的鸟类在树上筑巢做窝或者停留,鸟粪则可以为红树林提供肥料,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每年有超过10万只南迁国际候鸟在此歇脚或者过冬,深圳红树林由此而成为观鸟客们的天堂。
◎木榄
Bruguiera gymnorrhiza
红树科Rhizophoraceae >> 木榄属 Bruguiera
别称大头榄、鸡爪榄等。
四月份去深圳出差,特地见缝插针去红树林一探究竟。但由于功课没做足,在深圳湾公园逛了两个小时,也没看到几种红树林植物。这次做足了功课,找准了方位,起了一个大早,直奔海边那一排长长的海上绿色长城,细细观察了这片充满智慧的特色植物群落。此行不虚,八种典型红树林树种之中,共拍到四种:秋茄树、木榄、桐花树(蜡烛果)、海桑,还有一种半红树植物:桐棉。其中,量最大的是秋茄树,其他几种树夹杂其间。观察这几种典型的红树林植物,可以大致了解红树林挺立潮头的秘诀。
◎蜡烛果
Aegiceras corniculatum
紫金牛科Myrsinaceae >> 蜡烛果属 Aegiceras
别称桐花树等。
第一个秘诀是根系独特。红树树根底部要么长成板根模样,要么分成很多条腿。以秋茄树为例,它们的根就像八爪鱼一样,许多条腿牢牢扎入泥土之中,腿与腿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方便潮水流过,减轻潮水对树木的冲击,而且树根很粗糙,有蛇状或笋状呼吸根,在潮水浸泡之时,或者退潮之后,都可以方便地呼吸。
第二个秘诀是叶片对盐分的适应性。红树植物对盐土的适应能力比任何陆生植物都强,它们的细胞内渗透压很高,有利于从海水中吸收水分。有些如桐花树(蜡烛果)等长着薄叶片的树木,叶肉之中有泌盐细胞,能将叶内盐水排出叶面,干燥后叶面出现白色盐晶体。而那些生长于深潮位的红树,则有肉质厚叶片,可以适应高含量的盐水。红树植物叶子往往革质,有利于反射阳光,降低自身在盐碱地的温度。
红树林最奇特的现象是“胎萌”,除了不能哺乳,和哺乳动物倒是有点像。它们的种子成熟以后可留在母体,会萌芽长出20-30厘米左右的胚根,然后脱离母体,扎入淤泥之中,几个小时之内迅速生根成长,成为新的植株。不少红树植物,如秋茄树、木榄、蜡烛果的果实,都长成茄子的模样,且外面包有厚厚角质,便于扎进泥里,哪怕碰到潮水,它们也可以在水里漂好几个月,甚至在几千里远的海岸扎根生长。
因着这些特性,红树林在艰苦的滩涂盐碱之地顽强生存了下来,不但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体系,而且还保护着沿岸人类的安全。在1986年广西合浦特大风暴潮、2004年印度洋海啸等自然灾害之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有红树林的地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都得到很好的保护,反之则伤亡掺重。可见,红树林消浪带是构筑海岸防护林体系的首选防线。
◎海桑
Sonneratia caseolaris
海桑科Sonneratiaceae >> 海桑属 Sonneratia
遗憾的是,由于围海造地、养殖、砍伐等原因,我国的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人类的急功近利和短视行为,尤其让人揪心。一片红树林的形成,需要多少岁月的造化之功,一棵秋茄树,15年才能长3.5米高。但是毁灭起来,却在一念之间。希望国民能够提高对红树林珍惜性重要性的认识,一起投身国家红树林保护区建设,能够真正将这些珍宝保护好。
◎桐棉
Thespesia populnea
锦葵科 Malvaceae>> 桐棉属 Thespesia
别称杨叶肖槿
跟着草木 走过四季
关爱自然 敬畏生命
江南四季花历/甬城草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