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傅申先生学鉴赏(上)
昨天我们援引傅申先生书中的内容聊了聊《富春山居图》的一些细节内容,其实作为鉴定家,傅申先生书中关于书画鉴定本身的一些理解看法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本文的内容是小编在读完书中《书画鉴定通则散论并举例》后对文中观点的整理其中也包括部分自己的理解。
傅申先生也着实是个风趣的人,且善于举例,他在讲座的开始便以自己几个时期的照片说事,将听众引入人的外貌可能会有变化,但究竟是否为本人则需要鉴定。
这点其实很好理解,哪怕你是再厉害的书画家,你也不可能在王羲之之前创造出“王羲之风格”,若是你做了这是那自然也就没有他王羲之什么事了。
你的书法有王羲之的风格,不可能在王羲之之前,如果在王羲之之前就有这个风格,就不能称为“王羲之风格”了,王羲之也就没有那么伟大了,同样颜真卿、赵孟頫的书法也是一样。每一个时代都有大家,所以我们一看,一件作品有赵孟頫的影响,那上限一定是赵孟頫,是赵孟頫以后才有的。
丧乱帖,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事物是变化的,人也如此,一个画家的一生会有各种境遇,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绘画有着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画家画风的变化。
黄庭坚这两件也不一样,很不一样。左边那一件是上海博物馆的《华严疏卷》,是比较早年的。……这一件,尤其是第三行“时间”的“时”,这个字有比较多的颜真卿的影响,是他早年的风格。
华严疏卷,上海博物馆
……这一件《明瓒诗后跋卷》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是国家博物馆的藏品。这个笔画很粗壮、圆厚,初看好像不是很好,但是越看越好。
明瓒诗后跋卷,国家博物馆
在这部分的例证中傅申先生从王羲之到黄庭坚又提及赵孟頫和齐白石等,从古到今已是非常透彻,小编在这里也做个举一反三,说说在西方绘画中同样出现的画家个人风格演变的情况。
毕加索在各个时期的作品
要说明这点,最简单的是看毕加索,他的一生已被研究者划分了个透彻,从早期到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立体派时期到晚期,每个时期的特点鲜明。
画家艺术表现的明显区别是画家自身对艺术理解的不断变化的外表现,我们不能说两幅作品在我们眼中不像一个人画的,比如一幅作品怎么看着都显得幼稚就说这是赝品,毕竟谁都有个年轻的时候,可能你看到的作品只是艺术家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还没到这一程度,他本就在成长,你又怎么说这种历练是不真实的艺术呢?
这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就是说一个画家或书法家未必就只作一件同主题的作品,可能你看到两件形式的作品不是临摹出来的,是这个艺术家本来就弄了两个长的很像的同胞兄弟作品出来。
这两个同样是翁同龢写的上联,一个墨浓一点,一个墨淡一点,但是两件都是真迹……他装裱的时候,因为是夹宣,下层松开了。平常我们时常听到裱画店偷下层的东西在做假,可是我们没有看到过样品。这张书法时间久了以后,那个胶松幵了,松开之后,在干的时候要把它复合起来还容易,可是装裱一定要上糨糊啊,湿了以后,要这样重合起来,不走样,那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他索性把下层分开来。……大字饱墨又力透纸背,墨透到下层,所以一次写两张,就是这样产生的。
翁同龢真迹,对联
两张蒙娜丽莎
同样举个西方绘画中出现这种同胞作品倒不是因为在创作过程中画家直接“复制”了一份,一般是画家觉得前一幅作品自己不够满意或只是在单纯磨炼技艺,这里能举的例子有达芬奇的两幅《蒙娜丽莎》和蒙克的几幅《呐喊》,这几件作品经鉴定都是真品,只是画家创作在不同时期,可能形态上也稍有变化,但确实均为真迹,这样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前一点中提到画家多个艺术创作时期对艺术理解的加深。
今天暂且说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聊更多的从傅申先生书中读到的书画鉴赏知识。
《世界艺术鉴赏库》一个满足互联网+时代全方位艺术鉴赏需求的产品,定位于为艺术教育提供资源、素材及方法的深度学习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