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嫠簋铭文,31,册
《师嫠簋》铭文的第31个字是册,书册的册。
册字在铭文的第三列倒数第三个
册的演变
甲骨文的册,字形像是用穿绳串连起来的大量竹片或木片。本义:用竹片或木片串成的书简。金文、篆文、隶书延续了甲骨文的字形。
《说文解字》:“册,符命也。诸侯进受於王也。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这是册字的引申义,非本义。
另外有个字,上面是册,下面是一双手,象双手捧册的样子,这个就是典字,比如典籍、典礼,都是表示比较正式的场合,比较正式的文献。
西周初年,周王室把殷商的遗民安置在今天安阳这个地方,不久这些人起来反抗,周公带着军队把这次反抗镇压下去,然后把剩下的商族人迁移到今天商丘这个地方,原来安阳那个地方就没人了,以后成为殷墟,上世纪初,甲骨文就是在殷墟发现的。
周公对那些对迁移到商丘的商族遗民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意思是说你们殷商的先祖,留下了大量的文献,就是册和典,你们自己去看,你们的祖先是怎么对待俘虏的?都是杀了做殉葬做祭祀,要不就是做奴隶,我们周人这么对待你们,你们有什么理由造反呢?在商丘的商族移民建立的诸侯国是宋国,之后再也没有造反。
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装订成册的竹简、木简,是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的简,后面是云梦秦简和里耶秦简,汉简发现得比较多,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献。
把竹子、木头劈成狭长的小片,再将表面刮削平滑,这种用作写字的狭长的竹片或木条叫做竹简或木简,较宽的竹片或木板叫做竹牍或木牍。
简的长度不一样,有的三尺长,有的只有五寸。经书和法律,一般写在二尺四寸长的简上。写信的简长一尺,所以古人把信称为“尺牍”。每根简上写的字也不一样多,有的写三四十个字,有的只写几个字。较长的文章或书所用的竹简较多,须按顺序编号、排齐,然后用绳子、丝线或牛皮条编串起来,叫做册。
用于简牍的书写工具有:笔、墨、刀。简牍上的文字用笔墨书写,刀的主要用途是修改错误的文字,并非用于刻字。
先秦简牍,多用古文、篆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行隶书,字体变圆为方,于是公文、信函多用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