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副传世书法赏析《二》峄山刻石
2018-05-26 19:39:48
《秦峄山碑》,后世称为《峄山刻石》,是现存最早的秦篆刻石,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时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峄山又名东山,与泰山南北对峙,孟子所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东山即指峄山。
原刻石早已经焚毁,后来刻石有多种版本,现存中被多方称道的是南唐徐弦所写,郑文宝重刻的刻石,现存于西安碑林第五室,圆首方座,通高218,宽84厘米,两面刻文,共15行,满行15字。此石刻于宋淳化四年(993年),距今约有九百余年的历史李斯小篆画如铁石,字若飞动,用笔骨气丰匀,方圆绝妙,书法结体稳健匀称,法度谨严,书界有“学篆必先宗“二李”之说。
《峄山刻石》形式皆为四言韵文,字迹横平竖直,布白整齐,笔画挺匀刚健,风格端庄严谨,一丝不苟,字的结构上紧下松,垂脚拉长,有居高临下的俨然之态,似乎读者须仰视而观。在章法上行列整齐,规矩和谐,整齐化一、从容俨然、强健有力的艺术风范与当时秦王朝的时代精神是相统一的。这些刻文,对后世碑刻铭文书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