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学到现在,这8部电影还没看过就说不过去了!

为避免侵权所以没有海报,可以根据中英文片名到豆瓣或IMDb上搜索正版宣传海报。

在现代社会里,观众们一般不会只是为了炫酷的打斗场面而买单。一部吸引人的电影,一定要有出色的剧情逻辑,亦或是展现了人类心理的隐秘部分。

今天要推荐的影片具有满满的心理学元素,心理学学到现在,除了各种应付考试的课程,你还接触过哪些令你难以忘怀的电影呢?

1

-THE FIRST-

发条橙

A Clockwork Orange

主题:行为主义经典条件反射、厌恶疗法、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这部电影口味比较重,还有大量少儿不宜的镜头。但这并不使它成为一部惊悚片,电影并没有任何悬疑和恐怖的元素,最多只能算得上有些“诡异”。

主题紧紧围绕行为主义经典条件反射和厌恶疗法等心理学概念。

厌恶疗法是一种基于行为主义的经典条件反射作用原理的治疗方法。

将病人身上的不良行为,与不愉快或惩罚性的情绪或经验结合起来,以达到病人自身对其行为的厌恶,从而戒除目标行为。

除此之外,男主人公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也是看点之一。

如果你也对这种曾经被奉为圣经的行为治疗方法感到好奇,可以看看这部影片,也许能找到你要的答案。

2

-THE SECOND-

盲人调音师

The Piano Tuner

主题:受害者心理、欺骗、掩耳盗铃

(非电影海报)

这是一部法国电影,全片不到15分钟,非常适合大家在学习的空档迅速看完。

影片讲的是一个失败的钢琴家,在一次音乐比赛失利后,选择以一种自我欺骗、欺骗他人的方式苟且生活,最后…(为避免剧透这里省略整整10个字)。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本片主人公体现了一种 “受害者心理”由于那仅仅一次的失败,男主持续沉浸在事业失意的阴影里,将自己视为命运的“被害者”,由此延伸出种种欺骗他人、游戏人生的消极态度。

实际上,他所玩的种种把戏,最后戏耍的是他自己。从心理上,他早已经陷入了一种自我欺骗的状态,而当一个人的内心已经陷入泥泞,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危险也一定会在不远处等待。

3

-THE THIRD-

雨人

Rain Man

主题:高功能孤独症

高功能孤独症是自闭症的一种,其患者的智商往往高于一般自闭症患者,个别患者的智商甚至远超正常人。

由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男主人公“雨人”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和计算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背下整本电话簿里出现过的所有姓名和号码,另外,他在赌术上也表现出异于常人的优秀。

当然,并不是所有自闭症患者都拥有如此高的智商,他们中只有非常少数的人在智力上有出色的表现。

孤独症似乎离我们很远,高智商的自闭症更是如此。在人群中,多数人只是多少有些内向和害羞。这也是为什么这些被我们称为 “星星的孩子” 的人是如此的独特。

(非电影海报)

4

-THE FOURTH-

玛丽和马克思

Mary and Max

主题:阿斯伯格综合征

阿斯伯格综合征也属于自闭症的一种,但它与高功能孤独症存在一些细微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阿斯伯格综合征具有一定的社交积极性,而高功能孤独症更为自我封闭,一般不主动说话。

2. 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的语言能力高于高功能孤独症,而高功能孤独症者的操作能力更强。

3. 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人一般为思考性记忆,而高功能孤独症一般使用机械性记忆。

这是一部黏土动画,整体色调比较灰暗,但在灰色中偶有鲜艳的、象征生命力的红色出现。

片中的男主人公马克思是一位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独居老人,他从小就渴望正常的社交生活,但又苦于无法顺利的解读他人的情绪和表情。他没有出色的智力,在生活方面也无法自理。

在一次机缘巧合中,他结识了性格孤僻的女主人公——小玛丽。二者有着年龄上的巨大鸿沟,但他们之间的书信交流却充满着意料之外的愉悦和难能可贵的理解。

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看下来很难不流眼泪~

5

-THE FIFTH-

惊魂记

Psycho

主题: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恋母情结

(非电影海报)

在电影界,一说到心理学,就不得不提到悬疑大师希区柯克。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在细节处展现着心理学的魅力。

本文推荐希区柯克的《惊魂记》,这部影片标志着心理惊悚片正式成为恐怖电影的一个亚类型(引自百度百科)。

都这么说了还能不看吗?→ →

双重人格的主题一直都很受观众的欢迎,本片似乎还有一些恋母的元素,现在看来情节比较简单,但在当时可谓是开创了一个时代。

6

-THE SIXTH-

电话谋杀案

Dial M for Murder

主题:阴谋、欺骗

又是一部希区柯克的作品,这部影片里没有变态,没有精神分裂,只有朴素的女主人和外表看上去事业有成的男主人(一对夫妻)。

由于是希区柯克的作品,这部电影无论在剧情、人物刻画还是拍摄手法上都体现出浓厚的心理学色彩。

比如,在电影的开头,男主人公对被他邀请至家中的一位客人的一番心理刻画,令人印象深刻;故事中女主人公反抗坏人袭击的一幕,也是紧紧抓住了屏幕外观众的心理,向镜头外延伸的手似乎握住了观影者的咽喉,让人紧张的喘不过气。

另外在拍摄手法上故事发展至高潮部分时,拍摄视角一直处于一种较高的位置,这也制造出一种悬念未解的紧张气氛。

7

-THE SEVENTH-

浪潮

Die Welle

主题:群体心理,去个体化

这是一部德国电影,讲的是由一位德国教师发起的教学实践。

在影片开头,为了让课程更加有趣,也是为了让学生对某一概念(这是主题不剧透)形成理解,这位德国教师与他的学生就课程内容达成了以下共识:

同学们将大家所在的这个群体命名为“浪潮”,大家穿上统一的制服,并设计统一的口号和logo,还有着这样那样的群体活动和集会。

原本只是一名普通老师出于好意的课程设计,最后却…(为避免剧透这里省略整整8个字)。

这部影片全程没有任何惊悚、悬疑的色彩,故事发生在美好、平和的大学校园里,但蕴含其中的社会心理学哲理确是震撼人心的。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具有不同心理和情感需要的个体,是如何陷入群体的泥沼中的。原因可被总结为以下几点,心理学考研er们是不是觉得非常眼熟呢?

1. 归属感的需要

2. 存在价值来自于他人的认可,而非自我认同

3. 高度的集体凝聚力

还没有补充?

(非电影海报)

8

-THE EIGHTH-

消失的爱人

Gone Girl

主题:复仇心理、两性关系

本片的悬疑色彩较浓,当然也少不了心理变态的主角,女主角自私冷酷、非常善于操控他人;男主角懦弱自私、善于逃避。性格差异如此巨大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并共同生活了几年之久,会有什么样的冲突和矛盾在等着他们?

这部影片揭开了婚姻的美丽面具,告诉我们:在实际的婚姻关系中,爱情很容易就转变为一种相互控制,相爱也有可能变成互相憎恶。最后,婚姻也许只剩下一个虚伪的躯壳,它的存在只是为了向世人强调它曾经的美好。

也许,只有看透婚姻本质的人,才能将这种合作关系以一种平等、健康的状态持续下去。

PS:你认为Amy和Nick之间的爱情类型属于斯滕伯格8种爱情类型里的哪一种?考完试可以看一看这部电影思考一下哦~

(非电影海报)

最后,尽管已经非常优秀,但以上电影中存在的心理学肯定还是与专业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娱乐之余还是不要忘记回归教材和实际的研究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