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巧云: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
文/巧云
我印象中的外婆总是忙忙碌碌的,她虽然已逝去多年,但我还依稀记得她的身影容貌和言谈举止。我外婆高高的个子、大大的脚板,精明强干而宽厚的性格,透着慈祥可亲的容颜。外婆之所以给我有大脚板的印象,那是因为她曾经有“大脚姑娘”的美誉。这话还得从封建礼教说起:在旧社会、那时期的女人不光没有社会地位,而且打小还得忍受“三寸金莲”的裹脚之痛,我外婆敢于抗拒封建礼教,打破女子裹脚的不良传统。许多年以后,她曾经很自豪的跟我们说起她当初没有裹脚的好处和别人裹了脚之后的种种坏处,也很自信的提起她当年抗拒封建礼数、打破不良传统的种种细节。当然,在这些细节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外婆当时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她独自一人背负大脚姑娘的骂名会造成多么大的社会舆论和打击,可是外婆都一一承受过来了。
外婆一共有五个孩子:舅舅为长子、我母亲是外婆的大女儿、母亲下面还有我二姨三姨和小姨。四姐妹嫁出去之后,外婆一直跟舅舅一家生活在一起,我舅舅沉默寡言,不爱多说话,婚也结的迟。舅妈是江苏人,从小跟人流浪到本地之后被人收养,长大经人介绍嫁给我舅舅。舅舅妈为人有些吝啬,老实巴交,家里事全有舅妈把持。外婆为人宽厚,非常体谅儿媳,以儿媳为主,家里家外脏活累活她全都揽着。
外婆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干着家务,每年还要养几季蚕宝宝。说起喂蚕宝宝,我外婆那时特别辛苦,每晚睡到半夜还要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蚕宝宝上山做茧之后,又要忙着摘茧子。外婆摘茧子时特别高兴,总是满脸堆着笑,虽然忙碌却忘记疲劳。她把茧子做成丝绵,等到了冬天再给家人翻棉袄。而且也喜欢助人为乐,时常受人邀请去帮助别人翻棉袄,常赢得大家一声谢。我外婆乐此不疲,一年忙到头,从无怨言。
外婆不光养大了五个儿女,带大了几个孙子,而且还帮女儿家带孩子,也就是我们这些外孙和外孙女们。那时小孩多,也不知道外婆最疼哪个。我跟外婆呆一起的机会很少,每次去外婆家,她总是忙里忙外,除了亲切叫我们一声和问一些家里情况外,基本都是让我们自己跟表哥他们玩,外婆很少陪我们。不过有好吃的也肯定少不了我们,她会很亲切地叫我们自己拿着吃。
我对外婆印象最深的是每年到了秋季,外婆总会来我家住上几日。其实外婆这个时候来我家是有原因的:我家门前有个水塘,水塘不是很大但很深,那是因为队里经常捻塘泥,把塘泥捻去田里当肥料,所以水塘才会越来越深。不过后来很少捻塘泥了,自从不捻塘泥之后,这水塘之中每年都会长出许多菱角苗,经过夏天到了秋季,这些菱角苗就长成菱角蒲子。菱角蒲子绿绿葱葱形状似圆盘发满整个池塘,一瓣瓣叶子形成一朵朵浮在水面,有的还蔓延到水塘边上。菱角叶子长得非常壮实,看上去重重叠叠,衬托池塘边的一些小树,整个水塘景色迷人,非常壮观。
最让人兴奋的是每朵菱角叶子上还长出好吃的菱角。我们这些小孩特别嘴馋,往往还没等菱角采摘期,就已经偷偷扒在水塘边抅着吃了。发现这种情况我父母特别不放心,但又忙于队里的活儿,根本没功夫管我们,虽然有时也会在收工后划着菱桶到水塘中央摘些菱角回来让我们吃个够。但我们还是经不住菱角的诱惑,等大人出工之后,依旧偷偷抅菱角吃。有时菱角叶子距离太远,用手怎么也抅不着,只有拿棍子帮忙。站在池塘边,用棍子慢慢顺着菱角叶子的藤,把菱角叶子抅到边上,这样也能摘到大大的鲜嫩可口的菱角。但这么做很危险,万一不慎掉进水里后果将十分严重,至于牛脚潭也能淹死人的说法对我父母来讲总是特别敏感,更何况这是一个水塘。父母没辙,只有把整天忙忙碌碌的外婆请来家中看住我们。
外婆的到来,使我们这些小孩再也无法玩偷偷够菱角吃的游戏。因为外婆来了以后整天划着菱桶摘菱角,而且还不让我们靠近水塘。那时外婆摘菱角的情景我依然记得。她来我家那几天,基本都是白天摘,晚上煮,外婆摘菱角完全是“一扫光”性质,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老的嫩的小的,只要是能摘到的,她全都摘进菱桶。外婆把菱角摘回来以后,就让我们在家里吃现成的,我们有时一边吃菱角,一边站在大门口看着外婆坐上菱桶,用手划到水塘中间摘菱角。
我家菱桶是大号的,木质结构,形状圆圆的,颜色黑兮兮的直径有一米多宽,深度刚平过外婆的小腿。菱桶里放一只小凳和一只瓢,小凳用来坐着摘菱角,而那只瓢是用来舀水的,如果水漫进菱桶可以拿瓢将水舀出。否则,菱桶里的水会越积越多,菱桶就会容易沉没。外婆一人坐在上面显得很宽敞,其实还可以带上一人跟她一起摘,这样可以摘的快些。可外婆总是独自一人坐在上面。她袖子卷的很高,左手翻开菱角叶子,右手动作麻利地摘菱角。而且还顺手将每一根蒲子的藤掐断,使菱角蒲子再也长不出菱角,这些断了根的菱角蒲子浮在水面,被太阳一晒很快就焉了。从此,水塘不再壮观。也使我们这些小孩子很快就断了抅菱角吃的念头。外婆这种做法真让我们无奈。
外婆有时一边摘菱角一边嘱咐我们:“不许上池塘边玩,否则外婆上岸打你们屁股”。我们一般都很听外婆的话,远远看着外婆摘菱角,有时也不住的叫一声外婆,劝她好上来休息,家里堆了那么多菱角哪吃的完哦!可外婆总是笑着说:“你们乖,我多摘点,好拿回去让你们表哥他们也尝尝”。外婆就是外婆,总是念念不忘几位表哥。其实我们也很想让表哥他们吃到外婆摘的菱角,所以都特别听话。当外婆把菱角摘回来以后,我们都忙着帮外婆挑菱角,把老的和嫩的分开,老的可以煮熟吃,煮熟的菱角吃起来很粉很好吃,那些嫩的菱角生着吃清甜爽口,而且还可以用来做菜。
没过几天功夫,当外婆把水塘里所有的菱角叶子都翻摘遍了,藤都掐断了以后,她就决定回家了。外婆除了装上满满两袋子菱角带回去以外,给我们也留下很多,够我们吃上好些日子的了。可她总是说回就回,往往还没等我父母收工,她就急着上路。任凭我们怎么留也留不住。她临走时也不忘嘱咐我们一句:“你们一定要乖,好好看住弟妹”。
虽然外婆个子很高,但年纪大了,挑着两袋菱角感觉有些吃力。而我们当时都还小,也不知道送送外婆,只是依依不舍的望着外婆的背影消失在村子前面的那个拐弯处。
我记忆中的外婆曾经絮絮叨叨的跟我们说起,她曾经犯过两次错误,其实这根本不叫错误,又有谁能够有那种“回天之力”来阻止一场灾难呢?外婆絮絮叨叨的第一个错误是:在我母亲四岁那年,鬼子进村,外公带着舅舅跟外婆走散了,外婆带着我母亲躲进山洞。当她出去挖野菜时,没有带上我母亲,把我母亲一个人留在洞里,鬼子摸进洞来,发现了我母亲。但也没怎么为难她,只是把一些吃的放在我母亲身边就走了。当外婆回来时,发现我母亲正在大口大口的吃着鬼子扔下的东西。但已来不及阻止,那时我母亲太小,还不懂事,肚子又饿,已经咽下去很多。接下来,连续好几天我母亲一直高烧不退,而且话也说不出,求医问药好几家,都难以治愈我母亲的病。他们都断定当时鬼子给我母亲吃的是一种哑药。从那以后,我母亲就成了聋哑人。为此,我外婆非常后悔,后悔不该把那么小的女儿独自一人留在洞中。
外婆絮絮叨叨的第二个错误是:我原先有一位小表弟,长得非常可爱。但也很贪玩,在他六岁那年,有天快到中午时,我外婆正在做饭,并且还特意嘱咐小表弟:“快吃饭了别跑出去,就在家里玩哈”,可这小表弟也不知怎么了,鬼使神差的趁奶奶不注意,就跑的无影无踪。当我舅舅、舅妈他们回家吃饭时,发现我小表弟不见了。一家人都急着找,村子里一家一家都找开了,外婆急的团团转,还差人来我家找,惊动了我们全家。于是,我父亲赶紧去外婆家,给焦急中的舅舅、舅妈拿主意:去几个池塘找找看,我父亲带头拿着竹竿跑去我外婆经常淘米的那个水塘,用竹竿在水底试探着,拨了好一阵。结果,小表弟果真被我父亲拨出了水面。为此,我外婆悲痛不已,拼命责怪自己不中用。从那以后,外婆更加忙碌,用操劳的方式来麻痹自己没有看住小孙子的过失。
所以在我的印象里,外婆总是忙忙碌碌的。她的晚年生活是摸摸索索的忙碌,好像一刻也不愿意闲着,家里家外总有那么多活儿等着她做,洗洗晒晒缝缝补补的,有时没活儿也要找出点活儿来干干。这就是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是一位非常勤劳朴实善良的人,她对生活勤勤恳恳,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教育和贯穿着下一代,用自己朴实无华的精神影响着下一代,用她那助人为乐的善良之举感化着下一代。
外婆去世那天我也在场,她生病时,好像也没怎么让人服侍过,走的也很干净。那天中午过后,我们都围在外婆身边,外婆躺在床上,她已经不能再说话了。但从她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她 好像还有好多事情放不下,我舅舅和舅妈大声对外婆说:“妈 你就放心去吧,别不放心我们了”。外婆吃力的咽下最后一口气,我和我母亲、乃至外婆身边所有的亲人都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永别了外婆,道上一千句一万句的祝愿:愿外婆在天堂永远快乐!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巧云,浙江杭州余杭人,1968年出生于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困小学三年纪辍学,从小放鸭子,18岁进本地一家丝绸厂上班,本人喜欢阅读喜欢回忆过去,故写了这篇《我的外婆》。

(0)

相关推荐

  • 一想起外婆,心头就漫过温暖

    外   婆 作者        宁朝华 近来,老是梦见外婆,一个个画面清晰如昨.梦的起点,依然是沿着那一条我几乎能背出每一道田埂与山坡的路,走到外婆的家门前,隔着一口池塘,兴冲冲地大声呼唤着她,只听见 ...

  • 突然想起了外婆

    嗨,您又来看我了,这是我的第45篇文章. 又读蔡崇达的书<皮囊>,忽然回想起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是在我家去世的,那年才七十二岁. 外婆是个瞎子.我站在她面前,她只能看见一条黑影.涛?智?娃 ...

  • 王武雄:儿时记忆——站桶

    秋雨菲菲,农闲时节.一个干瘪的老人,坐在茅屋内,背对着门口,双手不停忙碌.一堆经过挑选的白亮稻草,还有竹片.铁丝以及一些小工具,散放在身旁.老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坐下,编织了一层,就用棒槌向下紧压稻草 ...

  • 又想外婆

    又想外婆 昨天,我在公众号里发了<外婆>一文,读的人不多,有两位老师留言,让她们想起了自己的外婆.每一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经常想起的亲人,或已故的,或在世的. (网络图) 我的外婆,中风在床七 ...

  • 卫彦琴 | 我的舅舅

    今晚,接到姨姨的电话,说舅舅去世了.顿时一种悲痛弥漫心头,脑子里不断翻滚着舅舅的音容笑貌.便想着写点东西,缓解一下心头的郁闷,也表达对舅舅的怀念. 由于母亲早逝,我从小便很少去外婆家走动,与姨姨舅舅的 ...

  • 遇见你,走到底

    世界如此之大,我们总能幸运地遇见一些人,温柔了岁月,感动了时光. 史铁生笔下的母亲是温柔而又坚强的,在他一次次被生活逼进狭仄的黑色地带时,是母亲不断地用自己的语言告诉他这个世界有多美好.我想,也许这便 ...

  • 于梦薇 || 探访外婆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写作坊·美文」李巧云|又见栀子花开

    作家新 干线 又见栀子花开 绿色的叶子簇拥着白色的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曳,阳光在花丛中跳跃,泛着星星点点的光,花香清幽,而我思绪纷飞,恍惚间,姥姥笑吟吟地站在我的对面,"孩子,栀子花开了!&qu ...

  • 【远方】山西《这座城,这份情》文|刘巧云 主播|舒桐

    [作者]  文|刘巧云   主播|舒桐 编辑|憨憨 这座城,这份情 每个人的一生,大概都要驻足很多的城市.或者只是成长,或者为了学习,或者为了工作,又或者为了感情-- 在我们停留过的这些城市中,有的只 ...

  • 革命功臣伊巧云病危,领导看望时问她有什么遗愿?伊巧云回答:“想吃半碗猪肉,这辈子还没吃过呢!”

    个世纪八十年代,菏泽市委书记周振兴讲过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有一年,曹县革命老区曹县韩集乡红三村一位革命功臣伊巧云病重,他带领当地领导前往看望,当他问伊巧云老人有什么要求时,伊巧云为难地说:" ...

  • 【远方•安宁有约】山西 《放羊的父亲》作者•刘巧云

    参赛详情请点击 关于远方诗歌文化传媒和中国远方诗人协会联袂隆重举办首届"远方杯"全国诗文大奖赛的公告  放羊的父亲 文/刘巧云 我的父亲是放羊的,这是我从小到大就熟知的一件事,却也 ...

  • 【远方杯·全国诗文大赛】山西《山的那边,山的这边》作者•刘巧云 朗读•喀秋莎

    参赛详情请点击 关于远方诗歌文化传媒和中国远方诗人协会联袂隆重举办首届"远方杯"全国诗文大奖赛的公告 山的那边,山的这边 文/刘巧云 曾经无数次的追问, 山的那边有什么? 老妈说, ...

  • 【远方杯·全国诗文大赛】山西 《生活的诗与远方,和很贵的路费》作者•刘巧云 朗读•喀秋莎

    参赛详情请点击 关于远方诗歌文化传媒和中国远方诗人协会联袂隆重举办首届"远方杯"全国诗文大奖赛的公告 生活的诗与远方,和很贵的路费 文/刘巧云 从小到大,读过好多好多的诗,积极向上 ...

  • 【远方•夜听】山西《怀念老妈的黄软米粽》作者:刘巧云 主播:山丫

    欢 迎 关 注   远 方 诗 歌 文 化 传 媒 作者:刘巧云   主播:山丫  编辑:张小璇 怀念老妈的黄软米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又快到一年粽子飘香时,又快到一年五月端午日. 今天已经是农历 ...

  • 不计辛勤一砚寒——张巧云

    编者按 一所好的学校,带给老师和学子的远不止工作与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在于那些工作之中和学习之外逐渐形成而受用一生的"东西",关乎为人和成长,关乎能力和素养,关乎精神和理想.为此,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