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丰的儿子回老家称父亲知错能改不搞阴谋,离开老家后再没有回来
抗大陈列馆镌刻着一首校歌: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
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
有专家高度评价这首校歌,歌词的艺术性很好,雅俗共赏,朗朗上口,句式对称,押韵完整,适宜于谱曲,词写得很精美,内容很精深,立足点很高,看得很远,且有鲜明的形象;文字很精练,形式也很完整,很符合谱曲的要求,可谓是校歌的经典之作,这首校得到了高层领导人的称赞,后来在延安和广大解放区迅速传唱普及开来,成为抗日救亡歌曲的代表作之一。直到今天,这首歌依然成为现今国防大学的校歌,激励着新一代的年轻人奋发进取,勇于担当,长盛不衰。
创作这首校歌的人,便是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曾担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等职务,被人称为中央一支笔的凯丰。凯丰,原名何克全,江西萍乡湘东区老关镇三角池村人,他少年的时候在外求学,受到早期领导人在他老家策动路矿工人运动的影响,便投身革命,读大学期间就写了大量的文章,后来去苏联留学,回国之在瑞金中央苏区从事宣传工作。
凯丰最出名的事情,就是中央红军长征时战略转折的遵义会议上,以政治局候补委员身份参会的他支持错误路线,这一点,电视剧《长征》中有描述,他还挖苦正确的军事路线“顶多是看《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打仗!”这事被载入史册,一直让后人议论。
凯丰与儿子何明何亮
后来,凯丰离开核心领导层,带着他的妻子王茜(1943年在延安成婚)儿子何明、何亮前往东北工作,自此之后直到去世就没有回到三角村这个老家。但他的儿子何明多次回到老关镇三角村,参观了修缮一新的凯丰纪念馆,与当地村民一起交流,畅谈村里的变化、展望未来。
当地村民说,何明回到老家的时候,对父亲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一直非常挂念。与村民聊家常说往事,尤其是遇上了年纪的人说父亲的点点滴滴,并对村民介绍父亲在外革命工作的事迹。
凯丰儿子何明接受采访
何明介绍说,父亲去世时只有49岁,那一年自己才12岁,虽然年纪很小,但对父亲的音容笑貌记忆深刻,跟随着父亲的那些日子,虽然是处于战乱时期,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兄弟姐妹们都营养不良,但大家在一起十分快乐,在东北居住的那一段时间,还是不安定,他们经常搬家,虽然有苏联生产的牛奶面包等食物,但有时也会饿肚子。
凯丰与家人合影
后来父亲的工作调到北京,生活才算安定了,此时父亲对自己兄弟的教育都是非常的严格,要求大家多读书学习,自己的工作学习也非常紧张。
何明回忆起与父亲相处的日子,他说,父亲年轻时就开始参加革命,革命期间被捕过,而且遭受过敌人的刑讯。出狱后,胃一直不好。因为当时药品紧张,医疗条件差,加上父亲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经常熬夜,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所以,只要父亲在家里,他和兄弟姐妹们都会注意,不去过多地打扰父亲。
然而,好的日子没有过上几年,1955年凯丰去世,家里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谈起父亲的革命经历,何明认为,党的宣传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特长工作。延安时期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高潮时期,父亲像大多数老一辈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国家的那段屈辱历史,更加坚定地忠于组织,父亲一生致力于解放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电视剧中的凯丰形象
至于长征路上的争执,是源于对正确军事路线没有客观全面的了解,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受历史条件所限制,毕竟当时三人团的领导人是苏联时期的同学,个人感情天平上,肯定更倾向于这一端,所以他站在这一边就不难理解了,不过后来在后来在铁的事实面前,凯丰通过痛苦的反思,特别是经历四渡赤水,用兵如神的军事指挥艺术之后,他打心眼里佩服,意识到这才是一条真正的正确路线!后来,他一直旗帜鲜明地支持正确路线,展现了他勇于承认错误,修正错误,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光明磊落,坦荡为人的博大情怀。这是对何明对父亲不平凡的一生和光辉的革命经历的总结,是对他的革命精神的概括,也是凯丰精神的核心。
何明在故乡看到三角池村凯丰故居建立了凯丰纪念馆,馆里一楼是大厅,呈会场布置,主席台两侧分别悬挂凯丰和该宗祠始祖的画像,在二楼展览馆,有凯丰生平简介和展馆收藏的凯丰同志曾经用过的皮箱和盖过的毛毯等珍贵文物,生平事迹展览馆,该馆分为青年求学,远涉求索;团干俊才,革命坚定;理论宣传,功绩卓著;建国图治,殚精竭虑;崇高品质,深切缅怀等五个部分,更为详细地介绍了凯丰传奇的一生,并将其作为当地教育培训基地,他非常高兴,并怀着敬仰的心情仔细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