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欧元后,德国物价到底贵了多少?
2002年1月1日,德国正式引入欧元,虽然当时1欧元基本等于2马克,但是很多人感觉,这么多年下来,似乎商家仅仅是把商品价格后面的单位改了,当然,银行存款的数字却缩水了一半。事实到底如何,我们来看看德媒最新公布的价格调查报告。
2001年12月的时候,德媒记者在柏林一超市用马克购买14件商品(如巧克力酱Nutella, 维C果汁Hohes C等食品和日常消费品),100天以后,也就是2002年4月,该记者在同一超市购买了同样货品,但是使用欧元了。仅仅100天内,就贵了71cent 。那么在15年后的今天,德国物价又是什么情况?
媒体同样到了柏林超市,还是购买这14件商品,在2002年4月耗资28,22 Euro,而现在的价格是31,28 Euro。也就是说涨价11%。
涨价比较多的是苹果(涨价17%),
还有Hohes C 的橙汁(涨价75%)。
消协的食品专家向媒体表示,水果和蔬菜涨价非常多,一方面是欧盟境内需求增加,另外是因为这些商品有季节性波动。特别是西班牙南部的橙子,因为严冬导致减产,从而价格飙升。
有些品牌的商品反而降价
Leibniz 的饼干,比15年前减价3cent, 从 1,02欧减到 0,99 欧。
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是商家的销售策略,99 Cent 的价格让消费者有不到1欧的便宜感觉,价格实际没有减多少,但是大大刺激了消费者的购物冲动。
价格巨涨的是可可类的商品
如巧克力酱Nutella涨价82%, 巧克力 Milka涨价113 %。
原因在于全球范围内可可种植面积的下降,另外可可植物产量不高也推高了价格。
为什么德国食品和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在15年内并没有过多涨价,部分甚至变得更便宜呢?
专家认为是德国零售业竞争激烈,价格压力太大。德国廉价折扣超市出类拔萃而且互相竞争激烈,如果要涨价,德国市场比欧盟其他国家有更大的压力。事实也是如此,如果你去周边欧洲国家旅游,会发现德国日常消费的物价还是比较便宜的。
下面是14种常用食品和消费品,在15年内的价格变化:
总的来说,即使最近德国通货膨胀有所上涨,但是15年内,食品和日常消费品涨价11%还是可接受的。但是为什么会有人感觉欧元越来越不经用?原因非常简单,涨价最多的住房费用,交通费用,休闲娱乐费用没有算在里面。
虽然德国核心通胀现在还不高,但是因为欧洲零利率政策,银行存钱还赶不上通货膨胀,就是说你的钱每天都在贬值。专家认为,长期投资股市还是防止货币缩水的最好办法。所以至少开个股票账户,为投资理财做准备。
微信号:www-dol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