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香炉
中国人,凡事讲究个圆满。虽然玩高古陶瓷的大都已经做好了得不到全美品的心理建设,毕竟大几百年前的器物,能流传到今天就已经很不错了,有冲线、飞皮、小磕小碰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谁不想要个品相完美、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呢?
北宋 景德镇青白釉香鸭 | 美国芝加哥美术馆藏
于是,当玩家们遇上宋瓷中的某一些品类,尤其是盖碗、执壶等等有配件的器物的时候,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有盖嘛?是原配嘛?
北宋 绿釉狻猊出香 | 安徽省宿松县元祐二年(1087)墓出土
事实上,在宋瓷系列中,有这样一类器物,它们可以有盖子,也可以没有盖子。两者称呼不同、形制不同,但功能一致,被归属于同一品类。它们就是香炉。
没有盖子不是我的错
根据扬之水的归纳,宋代香炉,从造型上进行区分,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封闭式的炉子,今天称之为熏炉;另一类是敞开式的炉子,就称之为香炉。也就是说,有一部分香炉,从一开始被制作出来,就没有盖子。
北宋 定窑白釉镂雕花卉纹熏炉 | 2018年伦敦苏富比10万英镑
金 耀州窑青釉缠枝花卉纹三足香炉 | 2021年香港佳士得277.2万港币
隋唐时,中原大地国力强盛,便利的海陆交通使得东西方交流十分频繁。本土的沉香、花椒、零陵香,域外的檀香、胡椒、迷迭香等纷纷被用作日常香料使用。唐代诗人章孝标就曾写过“平明小猎出中军,异国名香满袖薰”的诗句。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其中一个局部可以看到一家店铺门前的立牌上写着“刘家上色沉檀拣香” 。文字的意思是刘家有上等的香料,可见这是一家香料铺子。
到了宋代,香文化已经在全社会普及开来,无论是文人书房还是茶肆酒楼,无论是宗室庙堂还是婚庆典礼,都会使用香。于是,用来承香、焚香的香炉越来越多。这些香炉有的仿造汉代博山炉、熏炉的样子,做成可打开的两部分;有的则是仿造青铜鼎、青铜鬲等造型,只有一个炉子。
北宋 定窑白釉五足炉 |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地宫出土(现藏定州市博物馆)
北宋 定窑白釉五足炉 |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地宫出土(现藏定州市博物馆)
从一同出土的其他五足炉造型可知,下图中的五足炉缺盖。
今天我们看到的香炉,没有盖子的原因很复杂。它们有的原本有盖子,只是在使用过程中炉盖因为破损而被丢弃,或是在流传过程中盖子遗失。而人们也渐渐发现,有没有盖子对于香炉的正常使用并没有产生决定性作用,因此,一部分香炉在烧造时就只烧了炉子,省略了盖子。
没有盖子的香炉怎么用?
香炉,自然是用来焚香燃香的。但怎么烧,是个技术活。
唐宋以后,薰香的方式不再是直接将香料放入火中烧,而是更多采用隔火熏的方法,也即借助炭火的力量,把香丸、香饼、香片等的香味烤出来。这种方法焚香,没有明火飞溅,烟火气也更少,香味更加醇和,也不妨碍人们观察香雾,因此受众极广。
南宋 李嵩(传)《听阮图》(局部)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一位女子正在往香炉中布香。
用香炉熏香,不管是篆香,还是香丸、香饼,首先要做的是在炉内放入充足的香灰。以使用香丸、香饼之类为例,需要在香灰中埋入小块烧透的炭壑,再在香灰中戳些孔眼,以便炭能够接触到氧气,持续发热。
图片源自网络
此为现代复古篆香
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在香灰上放上一些薄而硬的“隔火板”,隔火板的材质可以是瓷片、云母、玉片、银叶、砂片等等。再在这些隔火板上放上香丸、香球、香片等,借着香灰中炭火的余热,香料中的香味就会慢慢挥发出来。
南宋 马远签题《竹涧焚香图》(局部)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一人端坐于大石之上,身边燃有一炉香。难得的是,画家把香炉轻烟飘扬的状态也描绘了下来。
用这种方法焚香时,炭壑埋在灰中,肉眼不容易看到。因此,需要时不时用手放到灰面上方,凭手感判断余温的强弱,称为“试香”。
除此之外,宋代还出现了线香。线香插入香灰中,由于香体纤长,敞口的鼎式、鬲式、尊式等香炉方便实用,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宋人的生活美学
宋人,赋予了香炉“雅”的品质。燃香时玩赏香味,品评等级,观察香雾发散形状,都成为宋人文化生活中的雅事。香炉,也成为了日常用品。
南宋 刘松年《秋窗读易图》(局部) | 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中,文人的桌案上正摆着一只香炉。
相比于铜炉、银炉、金炉,宋代瓷质香炉的造价显然更低,哪怕是平民也能使用。定窑、哥窑、吉州窑、耀州窑、景德镇湖田窑等窑口都生产过没有盖子的瓷香炉。这些瓷炉朴实简洁,其中一些釉色莹润,造型古拙,拥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哪怕是单纯摆放在书桌案头,也是极好的一件装饰赏玩品。
宋-金 钧窑天蓝釉紫斑三足炉 | 2016年香港佳士得62.5万港币
北宋 耀州窑青釉三足炉 | 2017年香港佳士得62.5万港币
北宋 定窑白釉弦纹奁式炉 |2018年香港佳士得792万港币
定窑 白釉双耳贴像炉 | 定州博物馆藏
北宋 定窑香炉 | 2003年伦敦苏富比0.8963万英镑
宋 吉州窑白釉褐彩绘花卉纹三足炉 | 2020年香港佳士得10.08万港币
宋 青白釉三足炉 | 2017年香港佳士得17.5万港币
宋 青白釉刻花香炉 | 2017年纽约佳士得0.4万美元
宋 龙泉窑青釉八卦文奁式炉 | 2021年香港佳士得7.56万港币
南宋 龙泉窑青釉三足鼎式炉 | 2017年香港佳士得50万港币
南宋/元 龙泉窑青釉双鱼耳小炉 | 2017年香港佳士得40万港币
南宋 龙泉窑仿官窑鬲式炉 | 2020年香港佳士得677.5万港币
但由于焚香时产生的热度较高,瓷炉的炉壁容易过热,导致炸裂,因此在使用时,大多需要在炉底放置隔热砂。最常用的隔热砂材质是石英。
宋人好风雅。黄庭坚说自己有香癖,“天姿喜文事,如我有香癖” ;苏轼最爱沉香,在给弟弟苏辙庆生的时候还特地写了《沉香山子赋》,用海南沉香的品质比赞苏辙;女词人李清照的生活自然也离不开香,“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等等都描述了焚香这一雅趣。
盛夏或严冬,约三五好友,烤一炉雅香,静守香烟袅袅,雅致便在烟雾缭绕中慢慢弥散。
南宋 马远(传)《西园雅集图》(局部) |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宋代的香炉,在我们今天看来,基本就可以分为有盖和无盖,但谁又能保证它们曾经有没有盖子呢?时间的流逝、各种意外情况等等原因都会导致瓷器配件的缺失,更别说到了后期工匠们干脆就放弃了炉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