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华 | 区域游戏中,8类有安全隐患的行为以及介入指导策略
老师们需要如何做,才能确保活动区游戏的安全?点击下方小视频, 听海森高教育首席专家陈宇华老师分享8类有安全隐患的行为。只需2分钟, 就能够减少幼儿园的安全事故。
海森高教育老师们需要如何做,才能确保活动区游戏的安全?#幼儿园#区域游戏#安全视频号欢迎园长老师们点赞转发,减少幼儿园的安全事故。学习笔记:8类有安全隐患的行为1.在教室里兴奋的跑来跑去或者拿着车冲来冲去因为幼儿对于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不够,该停的时候停不住,就容易磕到玩具柜或者撞到其他的幼儿。2.在教室里面打打闹闹推推搡搡还是因为幼儿对于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不够,互相打闹和推来推去可能导致用力过度,孩子就容易摔倒或者磕到玩具柜上。3.在教室里面爬高任何的爬高的行为都是不可以的, 比如爬窗台,爬书架 ,爬玩具柜等等。4.身体冲突类的行为打人,推人,咬人和抓人。5.乱扔玩具有的孩子是因为生气乱扔玩具,有的孩子是因为兴奋而乱扔玩具,总之无论是什么原因,乱扔玩具容易打到其他的孩子,而且玩具本身也容易损坏。6.动手抢玩具这样的行为容易造成争抢,甚至打人、推人、咬人和抓人。7.破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这类行为很容易造成冲突, 从而引发打人、推人、咬人和抓人等行为。8.哭闹一般孩子的哭闹都和抢玩具或者伤害有关系, 需要老师的及时关注。老师们只要对这8类的幼儿做重点关注并及时的介入,就能确保活动区游戏的安全。有的老师说:我关注到了,也及时的介入了,可是孩子不听话,我该怎么办?有的老师说:我这次制止了,一会孩子又做同样的事情,我该怎么办?还有的老师说:班上孩子多,老师少,我看不过来,怎么办? 再给大家支三招第一:变“不可以”为“可以”。很多的老师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经常会告诉孩子:不可以抢玩具,不可以爬高,不可以打闹。但是老师从来不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第二:老师要给孩子做动作示范。比如遇到扔玩具的孩子, 很多的老师告诉孩子要轻轻放。可是在孩子执行的时候,有些孩子不太理解“轻轻放”的意思,有些孩子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不够,无法做到。这些孩子在老师的眼里就成为了“不听话”的孩子。第三:对于自控能力弱的孩子,老师靠讲道理或者语言提醒是不够的,需要第一时间做动作支持。在执行这些原则的时候, 老师应该具体如何做, 如何说呢。给大家推荐我最新研发的【区域游戏安全课】, 针对这8类有安全隐患的行为, 手把手教会一线老师 “有效劝阻”的介入指导策略。
识别下方二维码,抢优惠价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