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毒文”就种草?谈谈发烧器材有趣的“文理互补”

很多人玩摄影和HIFI,实际上可能只是一种对器材的崇拜,他本身可能没有多么强大的摄影技术,也可以不精通乐理乐器,但只要他追求拍照时候的那种味道,也或者是好的器材能更好的让他鉴赏音乐,那这些器材,就是有价值的,花多少钱都值得,因为这就是一个陶冶情操的过程。

那么说来,如果喜欢拍照,那还可能是一个文艺青年,喜欢听音乐,也是一个偏向文科的爱好,但是器材党,似乎更加偏向理科的感觉,谈起拍的照片,回想的不是照片里的人文情怀,而是自己用了什么机身,什么镜头,在一些人眼里可能觉得“煞风景”,但在器材党的心中可能就是最美的回忆;但,有些时候,个人觉得偏向理科的“器材党”,他也无法缺乏文科的那种“情怀”。

很多器材党,都喜欢看文章、评测来为自己升级器材“种草”,我觉得这类的文章或者视频,有两类,偏向性能展示的,“器材测评”,还有一种,是偏向人文情怀的,“毒文”,器材评测一般由精通器材的玩家来提,他们很可能是更加偏向理工科的思路,因为需要有缜密的逻辑,把器材的功能按顺序罗列,说说自己用下来的心得,优缺点,这是一类,手机测评我觉得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测评”;

还有一类,就真正的是给发烧用户的,也就是所谓的“毒文”,毒文里介绍的器材,往往是一种“心境”,品的是功能、性能之外的味道,什么“毒德大学”咯,“刀锐奶化”咯,说的就一种主观的感受,这很个人,没有绝对的标准,这种偏向主观感受的内容,我觉得就是属于文科的内容,你如何把你的感受用充满魅力的文字来表达出来,这是需要文字描述的水平的,印象中,这差事,就不适合那种死板的理工科的学生……因为他们学习的思路,就是更符合逻辑,更需要一个标准,所以只用参数来告诉你产品的性能,却很难统合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因为主观感受,他们也觉得派不上太大的参考价值;

但是,玩器材的朋友,有趣就有趣在这里,就算是理科脑子,他们也少不了“毒文”的滋润,就算是文科脑子,也少不了“评测文”的标准和参考价值,两者是互补的。

我就认识一个程序猿,标准的理科脑子,讲话思路清晰,很直白,但他研究器材,前期可能还看看性能评测,使用评测,后期,就只看“毒文”了,他也喜欢那些“带毒”的文字,什么奶油一般的虚化效果啦,什么“德味十足”啦,分分钟就被这些毒文“种草”不已,但有趣的是,他和我分享心得的时候,从来不会提这些,只是说自己喜欢看那些,但自己却从来得不出这样的评价,从来只跟我说,这器材的使用结论是如何的,好或者不好,推荐或者不推荐,却不会用主观的心得来评价器材,我想,也许,这就是理科男吧……

我是文科头脑,就喜欢云云那些有的没的,喜欢写主观心得,会用一些“玄学”的词汇去描写自己的感受,例如某副耳机,听来清晰通透,女声柔和有感情,高音甜,低音沉,中音准,之类的巴拉巴拉,当然,我也会写那种“评测”风格的文章,我是通吃的,什么类型都会写,但我自己看评测,也是会去看那些只给你介绍外观,参数,性能、功能的文章的评测,而不会只信“毒文”,反而,对于文科头脑的人来说,更不愿意去相信那种“毒文”里说的话,反而愿意介绍一些客观的参数和更加中性的使用心得,来帮助自己判断,是不是要种草;

这就非常有意思了,至少根据我的观察,理科的人会去寻找一种人文情怀,人文味道更浓的“毒文”,这是他们不涉及的领域,获得了这种毒文的感想,会更容易种草器材,加重对器材的喜好;

反之我这样文科头脑的人,很喜欢写出主观感受的人,反而会去吸收一些,参数上的,标准上的,更加“客观”的内容,来辅助我在脑内形成对这种产品的“毒”的质感的描述方式;

这种现象很有意思,说明了哪怕你的思路是理性的,主张客观的,但也缺乏不了一种主观上的关怀,你的思路是主观的,自我的,但也少了逻辑和标准……人就是这样一种矛盾和互补的过程中诞生的生命,所以才有男人和女人,有阴和阳,有内敛和外向,正是这种矛盾却又互补,人才能在动物界中诞生出文明和智慧……才有了很多其他的动物没有的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