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浓如中药,白茶淡如开水,红茶又香又甜腻?这是碰上劣质茶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圈中,向来疑云重重。
对某一款茶的看法,一直都是众说纷纭,尚未统一。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说法,不适用于茶圈。
不论是新人,还是老茶客,总会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以至于,难以客观、公正的评判一款茶的真正风味。
比如,向一位新人提问,“你认为白茶好喝吗?”
最常见的回答是,“太淡了,没茶味。”
再比如,一位喝茶10年的老茶客如是回答:
“我更喜欢喝岩茶,味道浓,红茶也不错,很甜。”
仿佛,已经将这三类茶的特点定了性。
岩茶,对应的是浓烈,浓郁。
白茶,对应的是寡淡,无味。
红茶,对应的是香甜,甜腻。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茶友说的有几分正确,几分错误?
岩茶,白茶,红茶的特点,当然不能妄下定论。
《2》
岩茶的特点,是浓吗?
非也。
武夷岩茶,香清甘活,花香岩骨。
岩茶最大的特点,在于经过焙火工艺之后,所散发出的特殊风味。
焦糖香,花果香,桂皮香……
当闻到岩茶馥郁的香气,喝过滋味饱满的茶汤过后,有些茶友则认为:岩茶很浓。
甚至还有人说,“岩茶浓苦,像是喝中药。”
其实,这是对岩茶深深的误解。
高品质的武夷岩茶,根正苗红的正岩茶,并非味浓如中药。
例如,在喝马头岩老树肉桂时,被汤感深深吸引。
水极稠,细滑,浆感与包裹感能够达到90分以上。
柔美醇和,又带着清新空灵之韵,还有丝丝果香,香滑醇和。
浆感十足,回甘中花香莹莹,婀娜多姿,尾调中,还多了几丝发酵而来的微微果香。
细啜一口,只觉鲜香的茶汤包裹着舌头,齿颊留香。
而那些所谓的“浓苦”岩茶,首先在品质上出了问题。
比如外山茶,由于先天环境不佳,光照猛烈,缺少植被遮挡,土壤稀薄,不够疏松。
因此产出的岩茶,不是汤水单薄苦涩,就是香气平庸。
并且,滋味浓重、苦涩的岩茶还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高火功。
冲泡过后,焦糊味重,又苦又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品质原因之外,冲泡方式的错误,也会让岩茶的茶汤过浓。
有部分茶友泡茶有个习惯,闷泡。
不论是什么茶,通通闷上个1分钟再出汤。
在这段漫长的时间内,茶叶在水的刺激下,内质不断析出,茶多酚、咖啡碱不受控制的释放到茶汤中。
因此,即便是一泡优质岩茶,遇上闷泡,也会变得苦涩,浓重。
更何况是本身品质不佳,苦涩物质含量高的岩茶呢?
简直是火上浇油。
因此,认真喝过一次正岩茶之后,便会对岩茶彻底改观。
香、清、甘、活,为优质岩茶的表率。
《3》
白茶的特点,是淡吗?
非也。
“鲜香醇爽”,是白茶国标中对优质茶的要求。
好茶中富含丰厚的内质,在冲泡后,源源不断地释放到茶汤中。
在此情况下,茶香馥郁迷人,毫香扑鼻,汤水饱满鲜爽,清新甜润。
但为什么有很多人认为,白茶很淡?
白茶的特点,是清新,淡雅,由充沛的茶氨酸所带来的满满鲜爽感。
与寡淡无味的白开水,有着天壤之别。
而认为白茶滋味淡,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优质白茶中的“鲜爽感”,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验。
尤其是对新手茶友来说,经验尚浅,感知也更少。
因此,将白茶的“鲜爽感”误认为是滋味淡。
还是那句话,浓非厚,淡非薄。
以2020一级春寿眉为例,注入沸水,快速出汤。
揭盖闻香,第一冲的盖香,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毫香。
随着热气,钻入了鼻腔,带来极致的鲜爽感。
而后,等到盖子微冷一些后再闻,能够嗅到清甜的草药香,隐着花香。
等到冷却了之后,又能从盖上闻到似栀子,似茉莉的清香。
如此层次丰富的香气,得益于好茶丰厚的内质。
汤水入口的一瞬间,脑海里便生出了一个字,鲜。
鲜爽感,是白茶的灵魂。
随后涌上来的,是饱满茶汤中包裹着的花香,在口腔中蔓延。
同时,回甘涌上,生津甜润。
一泡好茶,带着芬芳的香气,淳和的汤感,变化莫测。
怎么看,都与“淡”扯不上关系。
细细品味,方能感受到白茶的真谛。
还有些茶友,由于个人口味的原因,口味偏重。
平日里习惯喝苦一点,浓一点。
忽然换成以鲜爽著称的白茶,难免有些不习惯。
喝不懂,喝不惯,让白茶平白蒙受了委屈。
千人千色,茶也是一样。
切莫用其它茶类的特点,作为评判白茶的标准。
否则,错过了优质白茶,抱憾终身。
《4》
红茶的特点,是甜到发腻吗?
当然不是。
即便如今红茶不比当年那般火热,但仍然有一票粉丝。
而很多人对于红茶的印象,只停留在“甜”。
但甜味,分为很多种。
清甜,甘甜,甜润,甜腻,甜到发齁。
在尚未了解清楚之前,便匆忙对红茶下了定论:
红茶甜,是极致的甜,甜到发齁的那种。
确有此事吗?
当然不是。
至少对于一泡优质红茶来说,并非如此。
在红茶审评的常用术语中,有几个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甜爽”,“鲜爽”,“甜和”,“鲜浓”……
由此可见,红茶的甜,不是甜腻,而是鲜甜爽口。
就好似吃了一口汁水丰沛的水蜜桃般,满嘴清甜,且伴有丝丝回甘。
这来源于红茶茶汤内部的茶氨酸,以及茶黄素与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可溶性糖等物质,交融在一起后,所形成的的曼妙汤感。
正山小种,是世界红茶的鼻祖,最具代表性的红茶之一。
前些天,喝到了一款带有丛香的正山小种,尤为惊喜。
沸水冲泡,揭盖闻香,盖上花果香缠绵,仿佛是用鲜百花蜜酿造而成。
那种浓,稠,香,甜,令人流连忘返。
茶汤中带着浓郁的丛香,一种苍老木头,老树纤维的香气,难以自拔。
还带着专属于桐木的高山韵,茶香自然,清纯不杂。
入口鲜爽,贯穿始终,冰凉沁人,薄荷感强烈,丝丝入心。
鲜甜爽口,空灵清郁,丛香与花香交相辉映。
而后的回甘中,也尽是花香缤纷,层次丰富。
鲜爽感强,花果香,桂圆汤,是正山小种的优点,更是特点。
而香气冲人,甜到发腻的红茶,往往品质堪忧。
劣质红茶入口后,口腔黏腻不清爽。
喝红茶又不是喝糖水,滋味太甜反而有猫腻。
优质红茶的代名词,是高雅,高级,宛如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
甜而不腻,甘润清爽,鲜甜爽口,方为上者。
《5》
告别错的,才能与对的相逢。
与开头呼应,再次为三者做一个总结。
岩茶,香清甘活。
白茶,鲜香醇爽。
红茶,浓醇鲜甜。
喝茶,自然是要喝好茶。
不仅是一种味蕾的享受,更是人生阅历的积累。
反复在烂茶中徘徊,实为虚度光阴。
改天遇到了优质茶,反而觉得味道不对,痛斥一番。
把李鬼错当李逵,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挥手作别劣质茶,方能遇到好茶。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