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金匮要略》论下利病及转归

  □ 艾华 历飞 王守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

  正确辨病识证是治疗疾病的前提,是立法处方的依据,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所在。《金匮要略》所论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两个方面,内容较多,现就下利病辨病思路与据脉凭症判断疾病预后作一探讨。

  辨泄泻与痢疾

  《金匮要略》所论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两个方面。泄泻与痢疾二者均表现为便次增多,粪质稀薄,且病变部位均在肠间。泄泻者,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多有腹痛。如36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属虚寒泄泻兼表证。45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其“下利”,当为阴盛格阳的虚寒泄泻;第37、38、39、41条所述的下利为实热泄泻。

  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为主症,其痛便后不减。如42条“下利便脓血者”是气虚不固,滑脱不禁而成的久利;43条“热利下重者”,和11条热利兼呕,均指痢疾。另外,原文40条论述下利愈而复发,即“休息痢”。可见仲景依症状判断泄泻和痢疾。

  辨下利病的性质

  下利病主要可概括为虚寒和实热两种类型。病属虚寒者有4条:36条属脾肾阳虚,虚寒下利又兼有表证;45条当为阴盛格阳的虚寒下利证;47条“气利”,是指气虚不固,虚寒性肠滑气利证;42条“下利便脓血者”,是久利不止,脏气虚寒。病属实热者有6条:有第37、38、39、40、41条所述的下利为实积下利,43条“热利下重”属湿热痢。

  判断疾病预后及转归

  原文25条以脉象辨别下利病情的进退,“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由于病邪入里,阻滞气机,腑气不畅,肝气不调,故见下利腹痛,里急后重,脉沉而弦;若下利而脉反大者,为邪气内盛,大则病进,故云“为未止”;若下利而邪气渐衰,阳气开始恢复,则脉微弱而数,故知下利将自止。虽有发热之症,而正气渐复,预后良好,故曰“虽发热不死”。

  原文26条辨下利危候之顺逆。“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是脾肾阳衰,阴寒内盛;“灸之不温”说明阳衰难复,脉气不通。“若脉不还,反微喘者”,乃阴气下竭,阳气上脱,阴阳离决之危象,故曰“死”。“少阴负趺阳者”,少阴肾脉弱于趺阳胃脉,为脾胃阳气有来复之机,故“为顺也”。胃气存亡与否,是判断其预后吉凶的依据,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本条“少阴负趺阳者”就说明这一道理。

  原文35条论述虚寒下利而阳微欲绝的转归。“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是下利之后,耗阴损阳,阴竭阳衰,若在一定的时间里阳气来复,脉续出,“手足温者生”,预后较好;反之,“脉不还者死。”为阴阳不续,生机将灭,故预后不良。

  原文27条论述下利渐愈之脉症。“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阴寒下利,本为阳气不足,应手足厥冷,畏寒倦怠。若症见微热、口渴,说明阳气来复,阳能胜阴;更见脉象微弱,表明正衰而邪气亦衰,正复邪去,故其病当自愈。

  原文28条论述下利自愈与未解脉症。“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脉紧为未解。”虚寒下利,多属脾肾阳虚,若下利而邪退,阳气恢复,外达于表,表里俱和,故见脉数、微热汗出,此为自愈之征。假如下利脉不弱而紧者,为邪气较盛,正气未复,故知其病“未解”。总结了病势发展趋势,邪衰阳复,为利欲自止,立衰邪盛,下利不止。

  原文29条论述下利发热的两种病情变化。“下利脉数而渴者”,邪去阳复,病有向愈之势,故曰“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如阴气未复,阳复太过,内热壅盛,热伤胃肠络脉,血不循常道而下血,故见下利脓血。由此可见,下利病证之寒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对临床辨证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原文30条再论虚寒下利自愈的病机和脉症。“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为阳气虽郁而有向外伸展的征兆,所以并见发热、身汗之阳气来复、营卫调和的症状,故云“自愈”。

  以上7条主要论述虚寒下利的病机进退状况,并以阳气的消长、病邪的盛衰作为判断其预后的关键。但阳复太过,病证又会由寒转热,由阴转阳。故临证切脉,要三部九候,详细审察,四诊合参,才能准确地诊断和预后疾病。

  辨病机转变

  原文24条“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若五脏之气不充,脾肾气衰。初期以脾病为主,脾虚失运,水谷不得腐熟,清气下陷,故泄利不禁;久必及肾,肾阳虚衰,则下利尤甚;阴液随利而失,四肢筋脉失其濡养,故手足麻痹不仁。

  原文32条从脉象论述热利脓血的病机。“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下利,有寒热虚实,因于阴寒,脉当沉迟,今“寸脉反浮数”,是热利之候。热伤阴血,阴血亏损,凝涩不畅,故尺脉涩滞;热伤阴分,营血腐败,故下利脓血。

  原文34条论述阴寒下利而虚阳浮越的病机变化。“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热。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下利脉沉而迟”,是指阴寒下利,乃脾肾之阳不足,寒盛于里所致。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则“身有微热”;寒盛于下,虚阳上浮,戴阳于上,则“其人面少赤”;里虚阳微,则“下利清谷”;若阳气尚能抗邪,与阴寒相争,则见郁闷不舒,头昏目眩之状;阳伸而邪却,阴阳相和,则周身津津汗出,随汗而病痊愈。由于阳气本虚,抗邪于外,不能达于四肢,故手足厥冷。“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是进一步阐明面赤戴阳的机理,亦是对上述病机的概括,即总由下焦阳虚、阴寒内盛所致。本条“汗出而解”非因寒邪在表而汗解,而是温阳散寒,使阴阳相和、上下交通之意。

  《金匮要略》所论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两个方面,其病虽总责在大肠的传导失职,但有寒、热、虚、实之分,治有温、下、消、清、汗、涩之别。泄泻有虚寒、实热、气利之分,痢疾亦有热痢、虚寒之别。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经典——伤寒论(六)

    小执医整理的实践技能知识点,必须学习 要点六"少阴病,四逆--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条) [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 ...

  •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你学会了吗?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等  导读  [金匮背诵训练营]的条文讨论会,和大家一起复习讨论关于<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

  • 痢疾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痢疾古称"肠辭",又称"滞下".仲景称为"下利",故有"热利下重"及"下利便脓血"记载,巢氏< ...

  • 『古方新解』蒿芩清胆汤治疗内科杂病临证体会

    蒿芩清胆汤源于清代名医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由青蒿4.5-6 g.竹茹9 g.半夏4.5 g.(赤)茯苓9 g.黄芩4.5-9 g.枳壳4.5 g.陈皮4.5 g.碧玉散9 g组成,功 ...

  • 『古方新解』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

    尝思用药所以除病,所服之药病当之,非人当之也(惟用药不对病者则人当之而有害矣).乃有所用之药本可除病,而往往服之不效,间有激动其病愈加重者,此无他,药不胜病故也.病足以当其药而绰有余力,药何以能除病乎 ...

  • 『古方新解』仲景用桂枝妙在何处(下)

    ·医学家张洁古认为,内伤.外感头痛都要用川芎,剂量可以在15~30克.笔者再加全蝎.蜈蚣磨粉,每次1克,属寒者加桂枝.细辛,也可以加徐长卿祛风湿止痛. ·笔者曾经治一血管神经性水肿案,由胡蜂刺了一下引 ...

  • 『古方新解』《金匮要略》与《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的区别

    <金匮要略>温经汤 <金匮要略>温经汤出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问日: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 ...

  • 『古方新解』浅析《金匮要略》之咳喘用方

    咳喘是临床常见病,亦是肺系疾患主要证候之一,易呈慢性.反复性发作,临床治疗难度颇大.<金匮要略>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论治内伤杂病的专著,对肺系病症,尤其对咳喘的论述,内容非常丰富,除&quo ...

  • 『古方新解』小青龙汤治疗心下悸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网络来源 笔者遇心下悸动而咳吐涎沫.不喜多饮者,每用苓桂术甘汤合干姜.细辛.五味子加减治疗,取效良好.读张璐所著<伤寒绪论>,见张璐笔下"心下悸&quo ...

  • 『古方新解』下瘀血汤临床新用

    下瘀血汤由大黄.桃仁.蟅虫组成,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篇,原为妇人产后瘀血内停致少腹疼痛而设,方中大黄荡逐瘀血,桃仁活血化瘀,    虫逐瘀破结,三味合用,破血逐瘀之力颇猛,并使 ...

  • 『古方新解』半夏秫米汤功在调和与通利

    半夏秫米汤原名半夏汤,出于<灵枢·邪客>,是历代医家治疗不寐的一首重要方剂.这里,浅谈笔者的学习体会. 半夏.秫米名实考及本方主药 据经文,本方由治半夏.秫米组成,似乎已无研究之必要.但是 ...

  • 『古方新解』陈潮祖详解真武汤

    陈潮祖(1929-2018),四川省宜宾人,著名方剂学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奠基人,其代表作<中医治法与方剂>刊印90余万册,该书问世后迅速被日本.韩国翻译出版,流传海外,陈老在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