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的河东现象(4)

刘知远割据河东南下称帝建汉

刘知远与石敬瑭一样,也是沙陀族人,是同一代人,比石敬瑭小三岁。早年跟随李嗣源、石敬瑭作战多年,屡建功勋,两次救石敬瑭于危难之中。石敬瑭起兵反唐时,刘知远就是最重要的谋划者和支持者,而且独任守城之事,屡挫唐军张敬达的攻势。不过刘知远对石敬瑭割让幽云和对契丹称儿一事是极为不满的,认为这将后患无穷。

石敬瑭称帝后,刘知远以其军政才能和佐命功,历任检校司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点检随驾六军诸卫事、许州节度使、朱州节度使、邺都留守兼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等职,日趋显贵。不过石敬瑭晚年,为人颇多猜忌,刘知远虽属元老宿将,但也常感不安。后晋天福六年(941)七月,刘知远以邺都留守兼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调任为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兼北京留守。次年,石敬瑭去世,养子石重贵即位,是为后晋出帝,刘知远也迁检校太师,进位中书令。

石重贵即位后,对契丹政策日趋走向强硬,使得耶律德光极为不满,欲发兵南下教训石重贵。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契丹主耶律德光率军南下,大军直抵澶州,派蕃将伟王领兵进入雁门关。刘知远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在忻口大破敌军,因功累迁太原王兼任北面行营都统,北平郡王、太尉,之后诛杀吐谷浑白承福等五支部族共四百人,以另一部族的王义宗统领五族中其余的人,又在朔州阳武关再破契丹。刘知远在这时期的主要意图是称霸河东,成就王业,因此对朝廷的诏命半推本就,一方面不服调遣,作战中逗留不进,另一方面也主动出击一下。

后晋开运四年(947年)正月一日,契丹进犯京师,俘虏了后晋少帝石重贵北去,后晋灭亡。二月一日,耶律德光备办汉族的礼制衣服,登上崇元殿接受朝拜,诏令改晋国为大辽国,大赦天下,称年号为会同十年。刘知远遣牙将王峻向契丹奉表投降,耶律德光诏令褒扬嘉奖,称刘知远为儿子,并赐给一根木拐。按契丹的礼法,贵重的大臣才能得到这种赏赐,就像按汉族礼仪赐给假节一样。王峻拿着木拐,契丹人望见他都纷纷到路边避让。王峻回来后,对刘知远说契丹政治混乱,一定不能攻占中原,于是便商议建国。

刘知远河东任内几年,主要是积蓄实力,对朝廷的政策实际上是观望的态度,对契丹也是积极防御,不惹事但也绝不允许其侵犯自己的权益。同时不断修缮城池,积蓄粮草,同时消灭境内各种反抗自己的部族,尤其是消灭吐谷浑白承福等部,获得其巨亿资财和牛羊及良马数千匹,实力大增。当时刘知远所部已经有带甲之兵马五、六万人,实力居天下强藩之首。而耶律德光对刘知远也比较了解,深知其勇而善战,尽量避开刘知远的防区,同时对其加以笼络。

契丹耶律德光虽然南下中原灭了后晋,但其在中原人心不稳,四处皆有人民反抗,同时各地局势日趋混乱。秦州节度使何建归降后蜀。后晋开运四年(947)二月十二日,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与他的文武将吏等,认为中原无主,刘知远的威望日隆,众心所归,劝他登上帝位,刘知远三次谦让后,发布文告应允。十五日,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他没有马上改国号,但弃开运年号,而延用石敬瑭的年号,称天福十二年。接着,刘知远下诏禁止为契丹括取钱帛;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民众;在诸道的契丹人一律处死等等。于是晋朝旧臣纷纷投诚归附。六月刘知远进入开封并建都,改名为暠,改国号为汉,改天福十三年为乾祐元年,蠲免赋税,大赦天下,称帝。当时就出兵南下路线问题,诸将都认为应出师井陉,攻取镇、魏,先定河北,则河南拱手自服。刘知远也欲自石会趋上党,郭威认为:“虏主(耶律德光)虽死,党众犹盛,各据坚城。我出河北,兵少路迂,旁无应援,若群虏合势,共击我军,进则遮前,退则邀后,粮饷路绝,此危道也。上党山路险涩,粟少民残,无以供亿,亦不可由。近者陕、晋二镇,相继款附,引兵从之,万无一失,不出两旬,洛、汴定矣。”刘知远最后同意郭威的策略,主力出晋隰下陕州进洛阳入汴京。刘知远稳定中原局势后,令魏州的杜重威移镇归德(今河南商丘南),与原归德节度使高行周对调,杜重威抗命不从,刘知远令高行周与慕容彦超率军讨伐杜重威,杜重威誓死守城,汉军日久无功,刘知远恐生他变,亲自来攻,死伤甚巨,刘知远见强攻不克,多次遣人招降杜重威,许以不死,此时魏州粮草用尽,城中将士多逾城逃亡,十一月二十七日,杜重威出城投降,刘知远言而有信,没有杀杜重威,封其为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楚国公。至此,中原基本上平定。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因伤长子刘承训之死而病重,召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等人托孤,临终前,刘知远认为杜重威反复无常,于是授意托孤大臣除掉他。随即驾崩,时年54岁,谥曰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睿陵。其子刘承祐继位,是为后汉隐帝。

刘知远能在晋末乱世纷纭中,从河东而起进而南下河南问鼎中原,除了其自身及周围人员足智多谋和勇悍善战外,更重要的就是契丹灭后晋后的所作所为不得人心,使得中原局势纷扰,刘知远能够有机会南下问鼎中原。刘知远南下,客观上为保护中原生灵,免于被契丹进一步涂炭还是有一些作用的。

刘崇割据河东而成北汉及南下受挫

刘知远南下河南时,带走了主力人马,但是鉴于河东太原的地位,不敢以外姓人相托,以其弟刘崇留守太原。而在刘知远最终进入汴京后,以刘崇留守太原,担任北京留守,不久又正式加授河东节度使、同平章事。这时刘崇的河东节度使领有并、汾、忻、代、岚、宪、隆、沁、辽、麟、石十余个州。

刘知远在位半年左右即去世,而即位的后汉隐帝刘承佑又加授刘崇检校太师,并兼任侍中,次年又改兼中书令,同时继续担任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兼北京留守。而刘承祐即位后,对刘知远的托孤大臣大肆屠杀,使得元老重臣大感不安。尤其是当时已经担任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的郭威,更是因为功高震主成为重点猜忌对象。郭威在部属拥戴下打着清君侧的名号由邺都南下进入中原,进入汴京。隐帝刘承祐在出逃途中为人所杀。郭威带兵入京后,觐见李太后,让太后临朝听政,并且假意拥立刘氏宗室、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随后,突报契丹南下,率军北上抵御。途经澶州时,士兵发动兵变,黄袍加身。郭威返回开封,逼迫太后授为“监国”,夺得国政。广顺元年 (951年)正月丁卯日(初五日),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定都汴京,史称后周。

就在郭威南下的这段时间,刘崇也在观望时机。刘崇素来与郭威有嫌隙,因而心怀不安,遂听从节度判官郑珙的建议,以防御契丹的名义,选募勇士,招纳亡命,修缮兵甲,充实府库,大肆扩充兵力,以为自保之计。他还停止对朝廷上供财赋,对朝廷诏令也大都拒不奉行。就在郭威南下时候,对割据河东的刘崇实际上是极为忌惮的,一旦刘崇起兵,郭威后路堪忧。故而曾派人去刘崇处向其解释,实际上是放烟幕弹。刘崇准备举兵南下,但听闻郭威准备立自己的儿子湘阴公刘赟为汉帝后,打消了南下的念头,而李骧私下向刘崇劝谏道:观察郭威的心思,终究是要自取帝位,您不如火速领兵翻过太行山,占据孟津,等待徐州相公刘赟即帝位,然后返回镇所,那郭威就不敢动手了。不然,将要被人出卖。不过这个建议却被刘崇拒绝,认为其离间父子关系,将李骧拉出去斩首。不久,刘赟在宋州被郭威指使杀害,同日,刘崇在太原即位,仍用乾佑年号,建立北汉。同时也后悔不听李骧之言,哭着说,不听忠臣的话,才到了这个地步。并为李骧建立祠堂,逢年过节祭祀。

郭威南下称帝后,刘崇很不服气,虽然已经错过了最佳出兵时机,但依然决议大举出兵,同时借契丹兵马南下。命次子刘承钧率军攻打后周治下的晋州(治今山西临汾)、隰州(治今山西隰县),结果无功而回。当时,北汉地小民贫,无力抗衡后周。刘崇只得依附辽国,向辽帝称侄,并施以重金贿赂,希望辽国能出兵援助。辽国册封他为大汉神武皇帝。

951年九月,刘崇兵出阴地关(在今山西灵石西南),并向辽国借兵五千,合攻晋州。他驻军六十余日,却始终不能破城,又听闻后周枢密使王峻率大军来援,遂烧毁营寨,撤军退走。当时已是十二月,正值隆冬,晋州一带连日大雪,边民又都据险自固。汉军刍粮缺乏,沿途劫掠不到粮草,士卒皆面有饥色,以致损失惨重,及至返回太原,十成兵马已折损将近四成。952年,刘崇又遣军攻打府州(治今陕西府谷)。府州防御使折德扆不仅击退汉军,还趁势夺取北汉治下的岢岚军(治今山西岢岚)。刘崇自此改以防守为主,再也不敢大举入侵后周。当时,北汉既要供养军队,又要对契丹进贡,国内赋税很重,以致民不聊生,百姓多逃入后周境内。

虽然多次南下受挫,但是刘崇始终没有放弃南下的野心。后周显德元年(954)正月,周太祖郭威去世,养子柴荣继位称帝,史称周世宗。刘崇闻讯,十分高兴,他认为周有丧事,天子新立,无力征战,正是兴兵灭周的好时机。他遣使与契丹通好,自称“侄皇帝”,乞求契丹派兵合攻后周。二月,契丹派大将杨衮带领骑兵万余及步兵五六万人,号称十万,到达晋阳,刘崇也以擅长骑兵作战的大将张元徽为先锋,领兵三万,联合进逼泽、潞二州,后周泽潞节度使李筠穆令以两千步骑抵御联军,在太平驿(今襄垣西北)被打败。联军乘胜包围,除留少量部队围困潞州(今长治)外,大部队长驱南下泽州(今晋城),企图一举灭亡后周。

柴荣得到警报后,认为局势危机,决定亲自领兵出征。三月十日,周军从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出发,周世宗令李重进、白重赞为左翼,樊爱能、何徽为右翼,向训、史彦超领精骑居中,与联军对峙,张永德领禁兵紧随世宗。而联军的布局是:北汉末刘崇居中军,将台设渠头村;大将张元徽领左军,将台居东,在高都镇东岭村;契丹杨衮领右军,将台居西,在巴公镇宫庄村。阵容严整,摆出决战的架势。后周军队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在泽州(晋城)境内建立了保证军需供给的府库和后勤管理机构——管理院。

刘崇不知柴荣敢亲自出征,看潞州城坚固,一时难以攻取,就越过不攻,南下泽州,直取大梁。北汉兵的前锋与后周军在泽州的高平城以南相遇,被周军击退。柴荣怕北汉军撤退,加紧前进。刘崇在巴公原排开阵势准备迎击。亲自率领中军,张元徽率军在东,杨衮率契丹骑兵在西,军容极盛。后周军前锋前进过快,河阳节度使刘词率领的后军被落在后面。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周军难免怀有畏惧心理。柴荣反而更加镇定,坚定可克敌的决心。他命令白重赞与侍卫马军都虞侯李重进统率左军在西,樊爱能、何徽统率右军在东,向训、史彦超率领精骑在中间列阵,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领禁军护卫皇帝。周世宗自己也全身披挂,自己跨马到阵前督战,双方都严阵以待。

刘崇看到后周人马不多,认为不用契丹的人马也可以击败周军,但杨衮在阵前观察了后周军的阵势和军容,认为不可贸然进攻。当时东北风很大,突然又转为南风。北汉副枢密使王延嗣派司天监李义向刘崇进言,劝北汉主出击。枢密直学士王得中认为风势不利,不宜出击,刘崇不听,命东军先进攻,张元徽亲自率领千余精骑冲击后周的右军。后周的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本来就有怯战心理,交战不久,看到北汉军来势很猛,抵挡不住,就率领骑兵率先逃走。后周右军被击溃,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柴荣看到战事紧急,后周军濒临溃败的边缘,亲自率领左右的亲兵冒着矢石出阵督战。

赵匡胤当时还是后周禁军将领,率军向前冲锋,又请张永德率军从左翼出击,自己率军从右翼出击。两人各率领两千人马随周世宗出击。赵匡胤身先士卒,迎敌血战,主将奋勇,士卒更是拼死力战,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兵抵挡不住。内殿直马仁禹也激励同伴进击,他自己跃马猛射,连毙数十敌军,后周军的士气更加高涨。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义也率领部下几百骑兵向前猛攻。刘崇知道周世宗亲自出战,命人嘉奖张元徽,催促张元徽乘胜进攻。张元徽前进,战马被射倒,被后周军斩杀。北汉骁将张元徽被阵斩,汉军士气低落,后周军乘着越来越大的南风,猛烈进攻,北汉军大败。

虽然刘崇亲自挥舞旗帜,但是也制止不住北汉军的溃败。杨衮看到后周军如此骁勇,不敢救援,又恨刘崇不听他的劝告,先率领契丹骑兵撤退了。从战场上溃败的樊爱能、何徽率领溃军一路抢劫辎重,散布谣言,并且企图阻止后军刘词的前进。刘词不听,率军前进,在黄昏时与前军会合,当时北汉兵尚有兵万余人,隔山涧布阵,企图抵抗。后周军得到增援,又发起猛攻,北汉军崩溃了,王延嗣被杀,后周军一路追杀到泽州的高平城,北汉兵将尸体布满山谷,丢弃的军资器械到处都是,另有数千北汉兵投降。北汉主仅仅率领百余骑兵狼狈脱逃。高平大战,后周军取得全胜。后周军队乘胜追击,一直杀过高平城才鸣金收军。三月二十一日,后周军队休整军队,斩败将樊爱能、何徽等七十余人,军威大振,以赵匡胤为殿前都虞候,士兵有升为军主、厢主者。

高平之战是后周立国后面临的最严重的一次危局,刘崇为了一举成功,确实也做了精心的准备,并一度取得了一些优势,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此战失败损失数万精锐及大将张元徽,元气大伤,再难有大举南下的实力,其战略被迫改为闭关自守待机而动。而后周此战胜利,也度过了最艰难的危局,但也是惨胜。此战周军虽然获胜,但也损失惨重,而那些骄兵悍将阵前懦弱,使得柴荣大为光火。将樊爱能、何徽及其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名将校斩首,以整肃军纪。同时重赏高平大战中的功臣。张永德向周世宗推荐赵匡胤,极力称赞他的智勇。周世宗将赵匡胤提升为殿前散员都虞侯,领严州刺史。自高平一战,周世宗洞悉禁军的弊端和虚弱。于是着手整顿禁军,拣选精锐,淘汰老弱,招募天下的壮士,充实禁军。经过这次整顿,大大的提高了禁军的战斗力。

高平之战也是赵匡胤的崛起成名之战,赵匡胤在此战表现突出,得到了柴荣的赏识,被大加提拔。而此战北汉的失利也标志着自唐末以来的河东现象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注:文中部分字为古代人名、地名,并非错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