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敦华:西方哲学系列第二讲之近代哲学

对近代哲学的总体把握有不同径路:认识论转向,启蒙,理性主义,等等,都是通常使用的径路。我的径路还是逻辑线索,解决近代哲学家的一些难题。以下仅举几例。

笛卡尔 斯宾诺莎 休谟

很多学生都会有这么一个困惑:笛卡儿把“清楚明白”作为真理标准,但他的《第一哲学沉思》很难谈得上清楚明白。我认为只有把笛卡儿的方法论规则,应用于他的第一哲学体系,才能看出他的思想的清楚明白之处。笛卡儿写了方法论的3本书,体系的书除了《第一哲学沉思》之外,还有《哲学原理》的系统阐述。笛卡尔的“普遍数学”方法,强调数学的“量度”和“顺序”两大特点,哲学的量度是思想和广延世界的“公度”,哲学推理的顺序是先分析,后综合。

《第一哲学的沉思》是按普遍数学的方法建构起来的思想体系。请看上图PPT,从沉思一到沉思三是分析。沉思一的普遍的怀疑从复杂的、不能确定为真的经验现象出发;沉思二找到一个不可怀疑的“阿基米德点”,即“我思”;沉思三对“我思”继续分析,把清楚明白的观念作为真理标准,即清楚明白的观念。按照清楚明白的标准,从上帝的观念推导出上帝存在,这是从简单到复杂的第一次综合;沉思四是一个插曲,解释在从思想到实在的推理中如何防止错误;沉思五从上帝的存在推导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沉思六达到思想和实在最后综合——身心共存。这一体系一气呵成,是方法论自觉的产物。

在我看来,笛卡儿体系的问题不在于它是否清楚明白,而在于它是否自洽。从普遍怀疑到“我思”的分析几乎无懈可击,笛卡儿体系的裂缝首先出现在“本体论证明”。我同意亚里欧的评价,这一证明保留了太多的经院哲学因素,是不成功的。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个失误,要在当时历史环境里理解,从内在逻辑来说,这一证明对笛卡儿来说至少和“我思”的原则同样重要,上帝的存在是思想和物质世界的公度,因为它承担从思想系列过渡到实在系列的任务,如果缺少了这一证明,第一哲学的体系是建立不起来的。

我说斯宾诺莎不是泛神论者,一些同事问我为什么和大家的评价不一样。其实,上面PPT的图就说明了问题。

上图有两部分,上面是实体自身,下面是无限属性的无限多的样式的总和。斯宾诺莎并没有把这两部分等同起来,他不赞成把实体仅仅当作无限属性的无限多的样式的总和。用现代结构主义的话来说,实体是整体,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用斯宾诺莎自己的话来说,作为整体的实体是产生自然的自然,或能动的自然(natura naturans),作为实体的部分的总和是被产生的自然,或被动的自然(natura naturata)。

斯宾诺莎的这一区分避免了泛神论的结论。泛神论是这样一种立场,它认为神存在于、并且只存在于万物之中。斯宾诺莎说的自然也是神,但他认为神不仅表现为具体的事物,不仅只在自然之中,而且是超越万物的、保持自身独立的整体。斯宾诺莎的神是实体,万物都是它属性的样式;但不能反过来说,样式都是神,或者说,神只是在样式(事物、观念)之中。斯宾诺莎也说过神即自然,但他所说的自然不等于我们说的自然界。自然界只是被动的自然,除此之外还有主动的自然,主动的自然好比造物主,超越他所创造的世界。从上图可以看出,被动的自然是样式的总和,人通过神的广延和思想的属性而把握它们。何况,神还有无限多的属性是人不能把握的;就是说,神在大多数方面都超越了人的知识。只是斯宾诺莎太理性了,他不谈理性不能理解的神秘东西,因此才使人误以为他的主动的自然等于被动的自然,并进一步把他归于泛神论。

确切地说,斯宾诺莎既不是有神论(Theism),也不是泛神论(Pantheism),而是理神论(Deism)。Deism通常被译为“自然神论”。Deism来自拉丁文Deus,其意义是“神”,根本没有“自然”的意思,硬译为自然神论,难免给人以自然等于神的错误印象。实际上,理神论者承认神独立于自然而存在,或是自然的设计者,或是造物主,只是没有人格,而是理性化身。从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谈论神的传统是理神论,而泛神论则是古老的万物有灵论的神话传统,对哲学影响甚微,笛卡尔其实也是一个理神论者,所以他同时代的基督教思想家巴斯卡尔说,我的上帝不是笛卡尔式的上帝,而是亚伯拉罕、以撒、雅格的上帝。近代其他哲学家基本上都是理神论者。

哲学史家都承认,休谟克服了洛克、贝克莱经验论中的矛盾;人们没有追问:休谟的经验论是否有矛盾呢?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发现的矛盾其实很简单:一方面,休谟的经验论的出发点是“观念是印象的复制”这个第一原理,这一原理假定过去、现在的知觉与未来的知觉相似;另一方面,休谟怀疑因果关系必然性明确否定了过去的知觉与未来的知觉相似;结论:这两个立场相互矛盾。

我们的讨论引向了另一问题:休谟哲学是经验主义还是自然主义?解决因果性方案(“习惯是人生指南”)是自然主义的,而被怀疑的因果性前提(“过去与将来相似”)却是先验的。自然主义者赞扬休谟放弃了对因果性先验前提的探讨,我却认为这是意味着思想的倒退。如果有人不服气,让我们用哲学内史的逻辑说话。康德为了解决“休谟问题”而探讨因果性的先验前提,难道不是思想的进步吗?

康德 黑格尔

德国哲学每个体系都有自己的逻辑支持,接受了这个逻辑,体系内的一切经验现象都可以得到解释,一切原理都可以得到证明,有极大魅力。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发动了以主体性为中心的“哥白尼革命”。主体性原则不仅只适用于知识论,而是贯通批判哲学各个部分的统一原则。《判断力批判》“导论”最后列出三大批判的系统表。如上面PPT第一张图所示。当然康德用的术语和现在通行的不一致,我做了点修改,分3点解释。

(1)康德说:“一个存在着按照自己的表象去行动的能力就叫生命” 。人的生命有多种可能性:认识能力可能是感性;也可能是知性和理性;情感可能是因对象而发生的,也可能是不因对象而发生的;欲求既可以是动物性冲动(arbitrium brutum),也可以是自由的任性(arbitrium liberum) ,就是说,对可欲对象有所为,有所不为。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只是心灵内的活动能力,而是人的身心一致的活动能力,即人类生命能力。

(2) 无论知性、理性还是判断力,都是“主动性”(Tätigkeit)。主动性是一个主体(行动者)确定对象活动。认识的知性是主体用概念活动把握感性材料的活动;实践的理性是主体在“行动中”(in der Tat)实现意志自由;而判断力则是主体用知性和理性的中介来评判情感表象。

(3) 主体按照先天原则,规定了与主体性相对应的对象的现实性(Wirklichkeit)。知性为自然立法,用“自然”的概念统摄全部现象;理性为自由立法 ,用“自由”的概念表明道德理性活动的原因;而判断力把自然判断为艺术品,或者是合乎知性所把握的人和自然相和谐的秩序,或者是合乎理性的人类进步的历史目的。

康德的实践哲学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不限于道德领域。康德用“实践”的概念,把握主体不同活动建构不同现实对象的方式、规则和结果。康德在三个层次上使用“实践”的概念,如上面PPT第二张图所示,我的解释如下。

第一个先验应用的层次,知性为自然立法,理性为自由立法,实践表示自由立法的根据和事实。

第二个层次是实践的主观方式。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结尾作了知识、信念与意见的区分,知识具有的充分真理性,意见是没有确定性的随想,而信念介于中间,它缺乏知识的真理性,而具有意见不具有的充分确定性,相信至善是德福一致是实践的信念,至善作为理念缺乏充分的真理性,但却是被“视之为真”,有充分确定性,这种实践信念是一般人行为的道德公设。

第二个层次,人按照道德信念的行动方式是实践的方式。实践方式要么是技艺性的,要么是道德性的。技艺性实践关涉任意和偶然的目的,道德性实践则关涉绝对必然的目的。《道德形而上学》这本书的德性论部分讲道德性实践,而法权论部分讲技艺性实践。同样,在《判断力批判》中,技艺实践的因果概念赋予自然以机械性的形式,使得情感对象被判断为美或崇高的审美特征;而按照道德性实践赋予自然有机体的内在目的性,使得人类自然禀赋被判断为在历史中改善和教化自身的道德性。

第三个层次是实践的经验应用。康德把经验应用意义上的“实践”称为“实用的”(pragmatisch)。实用的经验可以技艺性的,是改变自然的技术规则,也可以是道德性的,是阐发人性的实用道德学。康德说,实用的技术规则是“提供自由行为的实用法则,以达到感官像我们推荐的目的”。实用的道德学说是康德长期讲授的实用人类学。在人类学这门学科上,康德承认实用的经验世界知识要比理论人类学的先验伦理知识更有益于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他说,实用人类学“包含着作为世界公民的人的知识”。

哲学体系的关键

黑格尔不满意康德条分缕析的区分,他用“精神”的概念统摄康德在各个领域规定的主体性和现实性。为了适应当时的流行文化,黑格尔经常把“上帝”作为绝对精神的代名词,黑格尔也是理神论者,他在《精神现象学》中申明,上帝的生命和活动不是“自娱自乐的爱”,而充满着“否定性的严肃、痛苦、忍耐和劳作”;在《小逻辑》中说,“我们不可以离开精神和真理去崇拜上帝”,“精神的内容,上帝本身,只有在思维中,或作为思维时,才有其真理性”。

黑格尔所说的精神是把握人类知情意的思维方式。黑格尔说,精神“渗透了人的一切自然行为,如感觉、直观、欲望、需要、冲动等,从而使自然行为在根本上成为人的东西,成为观念和目的,即使这仅仅是形式的”。这里所说的“形式”指思维的概念活动。贯穿知情意的概念活动把人与动物分开。黑格尔把表象、经验和思辨作为精神三个层次,说明了内在于它们之中的思维由低到高的发展。

(一)表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语言的特点就是用普通概念或共相把握千差万别的感性对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凡语言所说出的,没有不是具有普遍性的”。语言可谓人类的第二本能,“百姓日用而不知”。黑格尔称日常语言中的概念和概念关系是“自然逻辑”,百姓日用而不知。用黑格尔的话说,思维“沉没在只知道自己的直观、表象以及我们的欲望和意愿之内”。

康德曾把拉丁文的“表象”(repraesentatio)当作一般的认识论概念,包括知觉、感觉、认识、直观、知性概念(思想)和理性概念(理念)。黑格尔则说:“我们所意识到的情绪、直观、欲望、意志等规定,一般被称为表象(Vorstellung)。” 相比而言,黑格尔把表象从认识范围,扩大到情绪和意欲范围,他的理由是:“没有人的欲望和意愿是没有表象的。”

(二)反思

被译作“反思”的黑格尔术语有两个:一是Nachdenken,意思是“后思”和“反复思索”;另一个是Reflexions,意思是“映射”,即《逻辑学》的“本质论”中两两相对范畴的相互映射。前者表示较为宽泛的精神。

通过对沉没在表象中的普通概念的反复思索,精神提炼出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意义更加普遍、关系更加准确的概念。这类概念有两种:一是近代经验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普遍概念,二是理智或知性的概念。这些概念有两个特点:一是适用于经验对象,二是可用归纳或演绎的方法推导一般法则。

黑格尔称赞康德在经验和普通逻辑中发现了纯概念,即知性范畴,提出了超越普通逻辑的先验逻辑。但是,无论经验科学、传统的理智主义,还是康德的知性范畴,都只能适用于经验对象,而不能说明内容是无限的理性对象。康德认识到,当知性范畴运用于灵魂、世界和上帝等理性对象,必然引起矛盾,这本是康德优越于传统形而上学的高明之处,但他把辩证的矛盾当作认识理性对象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于是以为这些理性对象是不可知的物自体。黑格尔认为,康德正确看到了现象界之外还有更高的领域,但他错误地宣布这一领域不可知。费希特、谢林和雅可比等后来哲学家认识到、但未能克服这一错误。为了克服康德,黑格尔把知性思维方式扩展为理性辩证法,即思辨。

(三)思辨

思辨是以理性对象或纯粹思想为对象的思维活动。黑格尔说:“思辨的思维,亦即真正的哲学思维”,“思辨的逻辑,包含有以前的逻辑与形而上学,保存有同样的思想形式、规律和对象,但同时又用较深广的范畴去发挥和改造它们。”“较深广的范畴”就是《逻辑学》中的纯范畴。

黑格尔在《逻辑学》中说:“思辨的东西,在于这里所了解的辩证的东西”;又说:“精神是知性的理性或理性的知性,它比知性、理性两者都高。”“比两者都高的思维”的思辨综合了知性的肯定性原则和理性的否定性原则。

“思辨”现在含有“否认感觉”“轻视经验”“罔顾事实”“不懂实践”等贬义,而黑格尔的思辨是精神贯穿于人类感觉和经验的运动所达到的最高形式,思辨以纯概念形式把握感性的质料和经验的内容。对黑格尔而言,无概念的事物本身没有意义,他说,逻辑思辨的对象“不是事物(die Dinge),而是事情(die Sache),是事物的概念” 。通过事物的概念,感性对象和经验事物不但没有丧失其内容,反而在意识中显现出它们的本质和真相。思辨克服了理论和实践的分离。在此意义上,马克思说,理论本身是实践的。

讨论交流

(王希佳博士记录整理)

问题1:请教老师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脉络,它与当代哲学有什么关系,又有怎样的表现?

回答:我觉得大部分哲学教科书都讲到了发展脉络,讲的也都是我们哲学界的一种共识。就是从康德开始,到黑格尔终结,其中经过了像费希特、谢林这样的哲学体系,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德国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但作为主要的哲学体系来讲,德国古典哲学的脉络就是康德到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黑格尔是集大成者。为什么黑格尔是集大成者,因为他有后发优势。黑格尔著作中有许多对康德的批判,当然他的批判不一定客观、全面。黑格尔对费希特和谢林的关系写过文章和书。而康德就没有这个优势了,他不能评判他的后人。费希特和谢林都是从“理智直观”入手,想来克服康德的不可知论。但是黑格尔最后有一个评判,讲你们没有克服康德,因为你们不懂辩证法,没有理性的辩证法。正是靠这种理性的辩证法,他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的集大成者。我自己是相信这样一个脉络。至于黑格尔和当代哲学的关系,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前两年发表,就是叫《德国哲学的第二个“四十年”》。第一个“四十年”,是从康德的逝世到黑格尔的逝世,这是一个四十年;第二个“四十年”是从19世纪的中叶到19世纪的末期,在这个四十年一过,到20世纪初就发生了哲学界的现象学与分析哲学两场革命。在第二个四十年中,叔本华、尼采当然影响很大,但是在当时德国的学院派里面,新康德主义兴起,新黑格尔主义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思潮。现象学和分析哲学都试图克服德国古典哲学,比如,胡塞尔也讲先验逻辑,和康德大不相同,罗素把辩证逻辑还是数理逻辑的问题归结为外在关系还是内在关系,这些都是德国古典哲学对现代哲学影响的具体表现。我就简单讲这些。

问题2:请问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有什么关系?

回答:这个关系非常密切。我的《马克思哲学要义》很多篇幅都是在谈马克思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马克思从他的博士论文我们就可以看到黑格尔辩证法的影响,到了《资本论》,马克思说我是黑格尔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学生,他讲我的辩证法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但在形式上对它做了一个改造,是头脚的颠倒。这个颠倒不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那么简单,只是用物质颠倒了精神。我们讲,黑格尔的形式,是有内容的,不只是三大规律套用,黑格尔讲形式和精神,在表象、在经验、在思辨上,都是和内容相一致的,都是思想的形式。马克思的辩证法他改造在什么地方?黑格尔的辩证法讲思辨的对象,也是理论和实践相一致的;但是马克思讲的对象,不是思辨对象,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性和实践对像,而是指资本世界的对象。所以他要从资本世界的细胞——商品开始讲起,那是《资本论》的起点。商品不只是物质,商品有双重属性,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需要物质材料,但是也需要人的劳动加工啊,所以不能把商品仅仅看作物质对象。另外在商品中也是有思想和实践结合的。马克思把辩证法的研究的对象、范围变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无所不包的,包括自然界、客观精神、主观精神,全部都包括。但是马克思的辩证法他就落实到对资本、资本世界的分析,从而他创建了为无产阶级提供思想武器的工具,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

问题3:伊斯兰文明与中世纪哲学有着怎样的关联?

回答:这个就很广泛了。因为伊斯兰文明不只是哲学了,我们现在要讲哲学,有两个层次吧,一个是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关系,从文明起源来说,它们是同源的,现在我们讲三教差别很大还常有冲突,但是在起源上都叫亚伯拉罕的宗教,不管犹太人、基督徒还是穆斯林,都承认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这是从文明的起源上看。后来就产生了文明的冲突,伊斯兰世界和基督教世界就分开了。但是从哲学上讲,阿拉伯哲学得到了希腊哲学的真传,因为希腊哲学家他们带着希腊的经典到了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人对他们很宽容,就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相反,希腊哲学在西方的基督教世界失传了。就在12世纪开始,西方人通过阿拉伯文翻译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再把它翻译成西方世界流行的拉丁文。所以就成了中13世纪繁荣期的主要资源。我们讲托马斯主义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就是亚里士多德主义。另外阿拉伯人不但只是翻译,他还做了很多注释、评论的工作,当时最有名的就是阿维罗伊,他的作品也被翻译成了拉丁文,就是阿维罗伊主义。这样哲学可以运用的资源就大大扩展了。这是从西方伊斯兰世界传到基督教世界。但是我们讲到中世纪哲学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阿拉伯哲学。阿拉伯哲学可以说是中世纪哲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在《中世纪哲学1500年》里有专章的介绍。

问题4:为什么“我在思考”这一点是不可怀疑的呢?

回答:因为“我在怀疑”这个状态本身就是一个“我思”啊。你可以怀疑我在思考的一切,但是你不可怀疑我在思考本身啊。“我思”包括怀疑啊。它是一个思想的活动,包括怀疑,包括知觉,都是“我思”,所以他讲这是一个“普遍怀疑”,到最后,你不能怀疑你在思考、你在思想这个活动本身。

问题5:休谟不承认因果关系,为什么要求过去的知觉与未来的知觉不相似呢?

回答:这是休谟自己讲的,他不是不讲因果关系,而是怀疑因果关系有必然性。因果关系有联系是一个自然现象,当然休谟自己没有用“自然主义”这个词,后来有人这样总结,是本世纪中期做的一个解释。我记得跟罗素没有多大关系,但是跟斯特劳森有关联,斯特劳森是罗素以后的哲学家,他也反驳过罗素,他是大力地推举休谟的自然主义。怀疑因果关系的必然性这是休谟自己讲的。他讲了两个理由,过去和未来的知觉之间,这个相似性,它的必然性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第一,我们不能够在逻辑上否定有相反的可能性。以前面包都有营养,但是到了明天就没有营养素了;第二,我们也不能从经验上讲,因为这个前提是一切经验得以形成的条件,这就是先验,我们不能用经验来证明它的前提,这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至于后来人讲一些例子来反驳休谟,这是其他的解释。我现在就是关心休谟的矛盾,而没有谈到其他人对他的反驳。

问题6:黑格尔认为语言表述的都具有普遍性,那么对于专名也是这样吗?

回答: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第一章,讲“感性确定性”,他讲只有那些指称代词,这里那里,这个那个,比如我们讲专名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个人吧,那“人”是不是一个普遍概念?这里已经有普遍性了,可以读一读《精神现象学》第一章。

问题7:康德所使用的实践概念,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否有联系,如今是否还有确定内涵?

回答:马克思讲的实践比康德所讲的实践范围更加小一点,它的外延小一点。就像我刚才讲的马克思的辩证法和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的是无所不包的,而马克思就是讲资本世界的对象就是商品。我在康德的实践层次的那个表里面涵盖了先验的,经验的方式,范围非常广,和人的知性、情感,和判断力都相关的。还有一点,康德是在非常严格的意义上讲的,他讲的实践主要是道德实践,道德哲学。而马克思在我的理解中很少把道德当作一种实践,这个也是和康德的区别。马克思讲的实践首先就是人的生产方式,其次是人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活动,那个叫实践。

原载敦实而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