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山乡村的老胡同里,偶遇一位从海阳嫁过来的老奶奶 2024-06-21 13:54:54 在胶东半岛的腹地山区,乳山市的西北角,海阳、牟平、乳山三县市区的交界地带,有一个叫做“西涝口”的村庄。 自从几年前当地一位朋友推荐过这里之后,笔者曾数次去过西涝口村,对村里的一些老胡同印象深刻。 这些老胡同主要位于西涝口村的南边,它们的宽度只比手扶拖拉机大一点,两侧都是传统的胶东乡村民居,看起来少说也有百十年的样子。走在如此狭长而又古朴的胡同里,很有一种时光沧桑的感觉。前段时间的一个周末,笔者路过西涝口村的时候,不禁又停下了脚步,到这些老胡同里转了转。 没想到的是,此次除了继续观赏建筑之外,还有了另一个收获——以往到胡同的时候很少能看到行人,这次可能时间比较凑巧,当我们要走出一个胡同口的时候,正好看到了一位老奶奶也踱步至此,于是就向前寒暄了一番。一打听才知道,这位老奶奶是海阳人,今年已经86岁了。乳山与海阳东西相邻,彼此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因此两者之间的相互嫁娶本不足为奇。但一来是这位老奶奶的年纪较大,二来是她也比较健谈,再者她的经历多少也能反映出过去的胶东乡土生活。故将她的讲述略作整理,以飨读者。老奶奶姓于,她的娘家在海阳市郭城镇的垛崖底村。即便按照现在的标准,从垛崖底村到西涝口村也并不太远,走大路的话大约五十里,开车需要半个小时。在老辈,乡村的人们更习惯翻山越岭走小路。这样计算的话,西涝口和垛崖底之间其实更近一些,只有二十二里,步行需要两个多钟头。不过,二十二里路的距离在五六十年前的胶东农村,也称得上是“嫁得比较远”了。老奶奶之所以“远嫁”,是因为家里在西涝口村有亲戚。亲戚牵线做媒,父母点头同意,她就嫁了过来。具体是哪一年嫁到西涝口村的?老奶奶已经记不太清了,她说自己的儿子也已经六十有九,算起来嫁过来至少有七十年了吧。老辈人结婚比较早,这个年龄也正常。迎亲队伍是如何把她接过来的?老奶奶也记不太清了,她说不是坐轿就是坐着大车(畜力车)。不管是哪种方式,这二十二里的山路走下来,也都不轻快。 自从嫁到西涝口村之后,老奶奶就住进了村里老胡同里的一栋老房子当中,一直住到了现在。一开始,老胡同里比较热闹,住着十多户人家。到现在,只剩下了大概三栋房子没有闲置,老奶奶的家就是其中之一。“有的走了,有的搬出去跟儿女一块住了。”老奶奶说。在嫁过来的几十年时间里,老奶奶回垛崖底村的次数并不太多。一开始是因为交通不便,而后来交通方便了,娘家的父母也至暮年。老奶奶说,自从她的老妈妈去世之后,她就再没回过老家,有二十多年了。虽然有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了,但老奶奶对老家周边的地形还很有印象。“垛崖底村和山东村有不少梨。”她说。 老奶奶所言不虚,那两个村庄的确有一大片梨园,有些树的树龄相传在百年以上。每年春天的花期,这也是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只不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的变迁,世代的交替,就是这么令人感慨。 赞 (0) 相关推荐 盛夏去大孤山河南村赏最美水杉大道,采摘最火爆的果实 这里有美丽的杉林大道可漫步,这里有奇异甜美的果实可采摘,这里有古老的村庄故事,盛夏时节等你来玩. -烟威地区最大的火龙果采摘园- 关注文末微信号,连转朋友圈三天8折优惠. 详情链接:大孤山河南村花美果 ... 航拍诸往镇田家庄,鸟瞰乳山乡村之美 田家庄村位于山东乳山诸往镇东南部,东临泊子村,西毗育行公路,与威海市鑫山冶金公司隔路相望,北接埠乳公路,南隔丘陵与光明村相邻. 村中地势由南向北倾斜,东南西三面被丘陵环绕,北部为开阔平原. 清康熙十九 ... 南黄岭上村,自驾航拍美丽乳山乡村行 南黄镇位于乳山市东部.东隔黄垒河与文登区相邻,西与大孤山镇.南与徐家镇接壤,北毗冯家镇,南临黄海.面积88.9平方千米,36个自然村,本次航拍的是岭上村. 岭上元末,姜.曹姓由西浪暖迁高岭之上立村,故 ... 精选北京老胡同里的对联36副。(上)@逐... 精选北京老胡同里的对联36副。(上)@逐... 北京老胡同里大爷27平方米的小房子! "北京老胡同里大爷27平方米的小房子"上了热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看这样的标题,让广大网友很容易联想到"北京一位大爷花了多年来攒下来的积蓄,只能在北京一个胡同里,买了一 ... 老胡同里的传奇面馆,老食客一提起就打心眼儿里骄傲 地点:开封市东明路.开封素有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这些弯弯绕绕的巷子里不仅有老开封人的回忆,还藏着不少当地人才知道的美食.我们今天去探访的这家三胜拉面就在这里面,据说已经开了三十多年,在开封人心里举 ... 老胡同里的 传统文化 … 2018-02-21 19:36:12 老胡同里的哥儿大爷 按:今天推送的是作家侯磊的专栏"老北京人图鉴"第一篇,讲述了一位人称"哥儿大爷"的老北京人的真实生活. ▼ "哥儿大爷"是北京话,指富家公子 ... 这家藏在北京老胡同里的花店,太美了! 人们都说, 没有哪个女人能抵挡得住鲜花的魅力, 那一朵朵或娇艳或淡雅的花儿, 总能带来温暖,带来幸福, 让女孩们笑逐颜开. 喜欢花的人很多, 但喜欢养花的人却不多, 将养花作为职业的人, 更是少之又少 ... 雪后北京的老胡同里,藏着回忆!! 今儿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袭击"了北京 早上一拉窗帘,太美了! 这才是北京该有的雪景. 来源:Hei妞妞吖 今天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 夹着雪花,让人感觉天仿佛还没亮 但这样的天气,却 ...
在胶东半岛的腹地山区,乳山市的西北角,海阳、牟平、乳山三县市区的交界地带,有一个叫做“西涝口”的村庄。 自从几年前当地一位朋友推荐过这里之后,笔者曾数次去过西涝口村,对村里的一些老胡同印象深刻。 这些老胡同主要位于西涝口村的南边,它们的宽度只比手扶拖拉机大一点,两侧都是传统的胶东乡村民居,看起来少说也有百十年的样子。走在如此狭长而又古朴的胡同里,很有一种时光沧桑的感觉。前段时间的一个周末,笔者路过西涝口村的时候,不禁又停下了脚步,到这些老胡同里转了转。 没想到的是,此次除了继续观赏建筑之外,还有了另一个收获——以往到胡同的时候很少能看到行人,这次可能时间比较凑巧,当我们要走出一个胡同口的时候,正好看到了一位老奶奶也踱步至此,于是就向前寒暄了一番。一打听才知道,这位老奶奶是海阳人,今年已经86岁了。乳山与海阳东西相邻,彼此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因此两者之间的相互嫁娶本不足为奇。但一来是这位老奶奶的年纪较大,二来是她也比较健谈,再者她的经历多少也能反映出过去的胶东乡土生活。故将她的讲述略作整理,以飨读者。老奶奶姓于,她的娘家在海阳市郭城镇的垛崖底村。即便按照现在的标准,从垛崖底村到西涝口村也并不太远,走大路的话大约五十里,开车需要半个小时。在老辈,乡村的人们更习惯翻山越岭走小路。这样计算的话,西涝口和垛崖底之间其实更近一些,只有二十二里,步行需要两个多钟头。不过,二十二里路的距离在五六十年前的胶东农村,也称得上是“嫁得比较远”了。老奶奶之所以“远嫁”,是因为家里在西涝口村有亲戚。亲戚牵线做媒,父母点头同意,她就嫁了过来。具体是哪一年嫁到西涝口村的?老奶奶已经记不太清了,她说自己的儿子也已经六十有九,算起来嫁过来至少有七十年了吧。老辈人结婚比较早,这个年龄也正常。迎亲队伍是如何把她接过来的?老奶奶也记不太清了,她说不是坐轿就是坐着大车(畜力车)。不管是哪种方式,这二十二里的山路走下来,也都不轻快。 自从嫁到西涝口村之后,老奶奶就住进了村里老胡同里的一栋老房子当中,一直住到了现在。一开始,老胡同里比较热闹,住着十多户人家。到现在,只剩下了大概三栋房子没有闲置,老奶奶的家就是其中之一。“有的走了,有的搬出去跟儿女一块住了。”老奶奶说。在嫁过来的几十年时间里,老奶奶回垛崖底村的次数并不太多。一开始是因为交通不便,而后来交通方便了,娘家的父母也至暮年。老奶奶说,自从她的老妈妈去世之后,她就再没回过老家,有二十多年了。虽然有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了,但老奶奶对老家周边的地形还很有印象。“垛崖底村和山东村有不少梨。”她说。 老奶奶所言不虚,那两个村庄的确有一大片梨园,有些树的树龄相传在百年以上。每年春天的花期,这也是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只不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的变迁,世代的交替,就是这么令人感慨。
在胶东半岛的腹地山区,乳山市的西北角,海阳、牟平、乳山三县市区的交界地带,有一个叫做“西涝口”的村庄。 自从几年前当地一位朋友推荐过这里之后,笔者曾数次去过西涝口村,对村里的一些老胡同印象深刻。 这些老胡同主要位于西涝口村的南边,它们的宽度只比手扶拖拉机大一点,两侧都是传统的胶东乡村民居,看起来少说也有百十年的样子。走在如此狭长而又古朴的胡同里,很有一种时光沧桑的感觉。前段时间的一个周末,笔者路过西涝口村的时候,不禁又停下了脚步,到这些老胡同里转了转。 没想到的是,此次除了继续观赏建筑之外,还有了另一个收获——以往到胡同的时候很少能看到行人,这次可能时间比较凑巧,当我们要走出一个胡同口的时候,正好看到了一位老奶奶也踱步至此,于是就向前寒暄了一番。一打听才知道,这位老奶奶是海阳人,今年已经86岁了。乳山与海阳东西相邻,彼此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因此两者之间的相互嫁娶本不足为奇。但一来是这位老奶奶的年纪较大,二来是她也比较健谈,再者她的经历多少也能反映出过去的胶东乡土生活。故将她的讲述略作整理,以飨读者。老奶奶姓于,她的娘家在海阳市郭城镇的垛崖底村。即便按照现在的标准,从垛崖底村到西涝口村也并不太远,走大路的话大约五十里,开车需要半个小时。在老辈,乡村的人们更习惯翻山越岭走小路。这样计算的话,西涝口和垛崖底之间其实更近一些,只有二十二里,步行需要两个多钟头。不过,二十二里路的距离在五六十年前的胶东农村,也称得上是“嫁得比较远”了。老奶奶之所以“远嫁”,是因为家里在西涝口村有亲戚。亲戚牵线做媒,父母点头同意,她就嫁了过来。具体是哪一年嫁到西涝口村的?老奶奶已经记不太清了,她说自己的儿子也已经六十有九,算起来嫁过来至少有七十年了吧。老辈人结婚比较早,这个年龄也正常。迎亲队伍是如何把她接过来的?老奶奶也记不太清了,她说不是坐轿就是坐着大车(畜力车)。不管是哪种方式,这二十二里的山路走下来,也都不轻快。 自从嫁到西涝口村之后,老奶奶就住进了村里老胡同里的一栋老房子当中,一直住到了现在。一开始,老胡同里比较热闹,住着十多户人家。到现在,只剩下了大概三栋房子没有闲置,老奶奶的家就是其中之一。“有的走了,有的搬出去跟儿女一块住了。”老奶奶说。在嫁过来的几十年时间里,老奶奶回垛崖底村的次数并不太多。一开始是因为交通不便,而后来交通方便了,娘家的父母也至暮年。老奶奶说,自从她的老妈妈去世之后,她就再没回过老家,有二十多年了。虽然有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了,但老奶奶对老家周边的地形还很有印象。“垛崖底村和山东村有不少梨。”她说。 老奶奶所言不虚,那两个村庄的确有一大片梨园,有些树的树龄相传在百年以上。每年春天的花期,这也是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只不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的变迁,世代的交替,就是这么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