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泡青豆

冬日里,泡青豆

■吴波

三四十年前的冬天,我们淮安市民的餐桌上远没有今天的日常那么丰盛。那时,我们吃饭就的菜,不是萝卜干就是大头菜,要是能来点辣抽抽的榨菜,简直就是美味了。

要问桌上为什么没有菜?呵呵,很简单,穷啊!是的,那时物质匮乏,人们的生活水平都不高,平时经常是这么吃碗米饭就点咸菜。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冬天田地里面已经没有什么“青头”了,种菜的农民没有青头拿上街去卖,城里市民的餐桌上自然也就少了蔬菜。那时农村没有塑料大棚,外地调运来的菜往往不是白萝卜就是大白菜,市民们能提前储备的菜,大概也只有大白菜黄芽菜和黑芭菜,桌上要么是黄芽菜粉条,要么就是芭菜粉条,反正拢共就那么点蔬菜。

秋冬时节,我们淮安城里,家家户户腌萝卜干,挂在门檐下,一串一串地晾着,晒差不多了,就可以酱油醋糖麻油泡起来;或者,菜场里有一整个一整个卖的大头菜或榨菜,买两个回家,切成丝子,拌一下,就是下饭菜。

大冬天的,大白菜黄芽菜吃够了,老吃下饭小菜子们也吃得够够的,能不能有点其他的“青头”来调节一下、改善一下呢?有的,那就是泡青豆子。

童年时,我生活在原清浦区黄码乡许庄村的外公家。外公家所在的这个村庄,离淮阴城里不远,大概二三十里;离老淮安城里也不远,过了板闸沿里运河向南,大概头二十里。村上的农民,除了一年两季种水稻、小麦等粮食,家屋周围自留地里,还种有大片的蔬菜。一年三季,春夏秋,每天,村里人都会挑着担子进城卖菜,称之为“卖青货”。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我的外公名叫许文早,他除了做豆腐、干子、千张卖,还会打发未出门的三姨娘挑着担子或者推着车子去城里牛行街一带卖菜。还有我的堂二舅,名叫许正杰,更是从不闲着,天天在淮阴淮安城里摆摊卖菜苦钱。那时,村里人除了卖田里种的蔬菜,还总要想法子做点其他的东西带着一起卖,家家户户都会推磨拐糊子、刨萝卜丝子、炸绿豆圆子等等。到了隆冬腊月,田地里没什么菜可卖了,村民歇着准备忙年了,我家那堂二舅还是不会歇着的,他能苦呢,每天还是天没亮早早地就到城里的菜场卖菜去了。他卖什么呢?除了绿豆饼子、绿豆圆子、泡豆芽子之类的东西,还有就是泡青豆子。

记忆中,堂二舅家里有好几口缸,每天下午,他家里都是忙碌得很,他和二舅妈两个人,忙着称干青豆子、淘洗豆子、缸里泡豆子。晚上,煤油灯下,夫妻二人还在忙碌:泡的青豆子,水漉漉的,沥干,装进厚塑料袋,称重,半斤一袋,然后封口。怎么封口呢?我的记忆最深刻,因为我也尝试过好多次,但是经常帮倒忙。封口是用一根锯条,将塑料袋口翻折在锯齿一侧,然后在煤油灯的火焰上从头到尾爎一下,塑料袋口就因受热融化再凝固,粘合在了一起。那时,八九岁的我,看着好玩,经常“帮忙”,最喜欢封这塑料袋,只是经常不是没完全封好口,就是火烧大了,塑料袋口烧破洞了,只能换袋重装。

第二天天没亮,堂二舅挑着担子或者骑着自行车,就出发去了老淮安城里,在镇淮楼北偏东处的鼓楼农贸市场卖青豆子。堂二舅家的泡青豆子颗颗水发饱满,青绿鲜亮,一袋一袋地码在地上,很是诱人。老淮安的市民买菜,看到这久违的“青头”菜,都要带一袋回家,让冬日的餐桌上,多一点绿色,让生活多一点色彩,多一份希望。

(2021年1月10日《淮海晚报》报7版)

作者简介:吴波,男,1979年5月生,江苏淮安人,中学教师,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清江浦区作家协会理事。教学工作之余,热爱文字写作,2005年起在报刊发表文章,已逾两百万字,有多篇文章收录进各级各类书集,多次在市级以上征文中获奖。2017年9月,文集《里运河北大运河南》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20年10月文集《清江浦家常饮食记》出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