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经常噎食可能是何病症,如果是食道肿瘤会有什么症状?

老人总噎食

查查食管

  很多老人都会有吞咽困难的情况,吃饭进食总是被噎着。不能小看这个问题,老人总噎食其实是很危险的。此外,吃饭总噎着还可能是身体某些疾病发出的信号,务必要引起重视。

  典型病例:

  73岁的张大爷,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史,他平时吃饭时喜欢一边吃,一边看电视听戏曲。前几天他手里端着碗,看戏曲正看得入神,碗一下掉在地上,嘴里的米饭也没完全嚼碎就咽了下去,一下子噎着了,突然不能说话。

  儿女们见此情景,立即将他送到医院急诊,幸好抢救及时,最终转危为安。医生在询问病史得知,原来张大爷经常有噎食现象,他自己根本毫不在意,有时喝一口水或活动一下暂时得到缓解。在医生的建议下,他进行了相关检查,结果查出了反流性食管炎。

  石家庄长兴医院胃食管反流病科专家张璐教授说,张大爷这种情况,在临床并不少见。在此要提醒老年人,在吃饭的时候如果经常出现噎食,可能是食管的病变,建议尽早去医院做一下食管内镜检查,排查一下是否患有食管炎或胃食管反流病。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出现噎食现象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咀嚼功能不良、吞咽动作失调、胃酸分泌过多、咽喉部黏膜萎缩、脑血管病因素,以及全身性疾病和各器官系统疾病,如胃癌、食管癌、慢性心衰等都可引起噎食、吞咽困难等现象。

  老年人一旦发生噎食,如有以下三个临床表现需紧急处理(必要时需要借助海姆立克急救法):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的痛苦表情;用手抓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指向口腔;呼吸道被阻塞,憋气,面部涨红,剧烈咳嗽,咳嗽间歇有哮鸣音。

  老年人要防止噎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宜黏稠一点,以软食、半流质为宜,如面条、蛋羹、粥类等,忌食油腻、坚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进食时要少说话,更不能大声说笑或是看电视,以免分心。进食糯米类食物,一定要小口小口分食,仔细咀嚼再吞下,避免大口吞咽。少吃带骨带刺类食物,若佩戴假牙,则必须固定好。

  食物不能大块,要一口一口慢慢吃。头部角度往下时,气管开口较小,所以进食时尽量低头,有些老人习惯仰着头吃药,反而更容易呛到。日常多练习张口闭口、伸缩舌头、微笑,可以训练口腔及面部肌肉。

  小运动 健脾胃

  如今,脾胃虚寒患者越来越多,大多因不善待脾胃而造成。长期吃饭不规律、过度饮酒、暴饮暴食、喜食寒凉等,往往会出现胃痛、腹痛、腹胀、四肢发冷等症。日常可通过做一些简单的传统运动,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以达到健脾胃的目的。

  蹲马步 双脚打开两倍肩宽,双手扶膝微蹲马步,身体上下起伏,上半身保持挺直,弯膝蹲更深的马步,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每次1~2分钟。可视自身耐力,量力而行。可巩固下盘,强化下半身肌力,促进肠胃蠕动。

  按摩腹部 坐在椅子上,左手放在右手上,吸气、挺胸,用力往前挺出前半身,身体微微后仰;吐气,缩胸,弯腰,双手用力往腹部压;每次20~30次,量力而行。配合腹肌收缩按摩腹内肠胃,促进肠胃功能。亦可双手交叠盖住肚脐,上下左右按摩腹部100~200次。

  辨别伪养生需普及真知识

  辟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辟谷的真实作用,有待医学界进行专业论证。目前,许多研究者在对辟谷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辟谷主要主张“有节制地吃”,谨慎选择食物品种,荤素搭配。用今天的说法叫“改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这对于身体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等群体来说,的确有益,但要说能完全治好这些慢性病,并无科学依据。

  有些人想靠挨饿战胜疾病,却耽误了病情。2017 年,杭州糖尿病患者徐女士不想注射胰岛素, 花钱尝试断食疗法治病,一周后晕倒,被检查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的癌症患者连续辟谷 6 天, 每天不吃任何东西,只喝大量浓姜汤,以“饿死”癌细胞,最终病情持续恶化,患者不治身亡。更多辟谷追随者虽然没有出现极端意外事件,但为此花费了大量金钱、时间。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追求和愿望。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养生保健更为重视。一些人正是看到这一商机,打着国学的幌子,欺骗那些渴求健康却又缺乏常识的群众。从张悟本到李一,从权健到无极限,层出不穷的伪养生,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其实,识破这些骗局并不难,只要掌握正确的知识即可。拿饮食保健来说,健康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可以缓解病情,但是治疗慢性病、破解疑难杂症,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对于 癌症等一些重大疾病,最终还是需要科学治疗。群众之所以相信伪养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身科学素养有欠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