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回答了:这是宋代诗人,欧阳修《玉楼春》中的一句词,写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别恨景况。全诗描写女主人公思念远方的亲人,辗转反侧,难入睡。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明白如话,很好理解。为了很好的理解“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这句话,我们不妨看看全诗: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梦。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枝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全诗读完,明白如话,一目了然。“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梦。”是恨的缘由。因不知道亲人的行踪,远去的地方,触景生情,感觉凄凉,郁闷,甚至悲痛。后两句也是明白如话,“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亲人越走越远,像茫茫大地,似无边无际的海洋,雁绝鱼沉,天涯何处寻踪影。亲人啊,你像大雁远飞天涯,似鱼儿入了海洋,让我到那儿寻觅?这几句话,虽说简单直朴,明白如话 ,但读过让人感觉凄凉,悲痛。“何处问”三个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发得极为痛切。在她与亲人相阻绝的浩如烟海,茫茫空间,似乎都充满了触目凄凉,离别苦况。令人感觉深沉而又婉曲。。。。理解了上阙,下阙就更好理解。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枝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诗句深入細腻地刻画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亲人远别,空床独宿,辗转反侧 ,难以入睡。在这寂寞难耐的夜间,在思妇听来,屋外风叶秋韵不再是韵,片片叶叶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的愁苦之情。在这种环境下,再理解“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思来想去睡不着,最后,思妇为了摆脱苦况的现实,入睡成梦,特意翻过身斜靠着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她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不但梦没有实现,就连伴随自己的那盏灯也熄灭了。
“灯又烬”一语双关,闺房里的灯花儿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相会也不可能实现,思妇的命运变得像灯花一样凄凉,黯淡。词到结句,哀婉幽怨的情韵,可以说袅袅不断如流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耐人寻味,给人深沉的艺术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