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在丛林法则制约下,强者是人性对兽性的完美驾驭
《热爱生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发表于1907年的中篇小说。
作者杰克·伦敦家境贫寒,早年当过童工、水手、装卸工、流浪汉,后来到加拿大淘金。正是这些坎坷的生活经历,为他日后潜心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源泉,最终写出了代表美国精神的小说《热爱生命》。列宁曾在病榻上请人阅读这部小说,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他的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代表作还有《野性的呼唤》、《墨西哥人》、《在甲板的天篷底下》等作品。《热爱生命》以雄健的笔墨,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奇特关系,喊出了生命的最强音,展现了不屈的人性精神。
传记作家斯通曾评价,杰克是伟大的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
这部小说讲述了美国西部的两个淘金伙伴他和比尔返回途中,由于在渡河时扭伤了脚腕,他被比尔无情抛弃。在北极圈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他走的踉踉跄跄,除了两条毯子,和十五磅重的金子,包里没有干粮,来复枪里没有子弹。一路上,饥饿使他吃浆果、灯心草、小鲦鱼、小松鸡、驯鹿骨头……。但他的心中始终有一片“绿洲”,那就是幻想着在来时的狄斯河独木舟上藏有干粮和子弹。他一路走一路丢掉千里迢迢淘到的金子。在生命濒临绝境时,他被一只同样饥饿的病狼盯上,它们互相等待着猎取对方的时机,后来他以自己的一只手为诱饵,诱狼上钩,咬断了狼的喉咙,喝了狼血,获得了生命,最终被一艘勘探船上的科学家拯救。
小说篇幅不长,但故事情节紧凑,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力。作者在文章中融入了自身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凝练的语言,将这个悲壮的故事娓娓道来,更将主人公内心强大的宇宙世界展现在读者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作者将小说的背景置于极寒的北疆环境中,那里是一个未被文明浸染过的冰冷世界。主人公是一个受了伤的人,靠着自己的智慧,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服输的战斗力,与饥饿、寒冷、伤痛、野兽,做着原始的殊死搏斗。这是对人类伟大和坚强唱响的赞歌,是对人类熠熠生辉的人性最好的诠释。
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具有动物的属性,这种属性由人性和兽性构成,它们共同存在于人的思想当中。人性一般是指善良、宽容、博爱、奉献,一切美好的品质皆归于人性。兽性代表着邪恶、凶残、破坏、灾难,一切负物质均可归于兽性。人性之所以美好,被人们赞扬,恰恰说明了人性是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签。在理想范畴之内,和谐的环境会让人性散发出夺目的光辉,而兽性会被人性牢固遏制,如同封印在体内。但如果环境发生了改变,那么就有可能激发潜藏着的人的本能,也就是兽性的释放。人们常常说洪水猛兽,可见兽性的可怕,那么这种兽性对于人类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吗?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便很好的阐释了人性与兽性的关系和转变,并通过主人公的切身行动诠释了这个问题。
饥饿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兽性,要生存就要回归到生吃活物的原始本能
吃,是他目前唯一的想法,饥饿,让他步履蹒跚。为了生存下去,他在小水坑中抓青蛙、用手挖地寻找蚯蚓。他将从水坑里刚刚捉到的活蹦乱跳的鲦鱼,直接放进了嘴里,费劲地咀嚼。他在跌进沙鸡窝后,将小鸡活活地塞进嘴里,一口吃掉,嚼得吱吱响,像吃蛋壳一样。虽然饥饿控制了他的身体和意识,但也促使他的脚步向前移动。
作者通过“咀嚼”、“塞”、“吱吱响”……等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动物性,即兽性的凶残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在恶劣的环境面前,生存是首位,高于一切,因而人性的种种规范和束缚在这儿便显得脆弱和无力。饥饿,让他褪去了文明社会的伪装,只有将自己和动物放在同等的位置,像它们一样生吃活物,才有活着的可能。于是潜藏的兽性随之被激发了出来,如同脱缰的野马有了驰骋的战场,在它的地盘上,也唯有驾驭兽性,才能让生命得以保全。
生吃活物,茹毛饮血是原始动物的本能,是兽性与生俱来的属性,这是生命的底色。虽然主人公也并不想吃,但为了活下去,他却必须要吃。因而,看似是兽性的主宰,其实却是人性的思考。所以人性与兽性的纠缠需要辩证地去看待,如同古人说的,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不同的境遇,人类就需要调动体内不同的属性。
对棕熊的怒吼是对兽性的释放,如果不想被蚕食,就要比它更强大
如果这个人逃跑,它就追上去;不过这个人并没有逃跑。现在,由于恐惧而产生的勇气已经使他振奋起来。同样地,他也在咆哮,而且声音非常凶野,非常可怕,发出那种生死攸关、紧紧地缠着生命的根基的恐惧。
面对体态庞大的棕熊,生存或死亡,只有一种选择。饥饿已让他失去了强健的体魄,但内心对活着的渴望,逼迫着将体内的力量通过“咆哮”发出体外,俨然是对野兽的示威,也是对棕熊的宣战,极具震慑力和冲击性。那头熊慢慢向旁边挪动了一下,发出威胁的咆哮,连它自己也给这个站得笔直、毫不害怕的神秘动物吓住了,棕熊在这种力量里感受到了危险和恐惧,最终落荒而逃。
在动物的王国里,“怒吼”是动物的语言,是霸主们在猎食前的挑衅和警告,是它们与生俱来的武器,是唱响胜利凯歌的前奏。当它们张开血盆大口的那刻,弱小的动物在这种声音里感受到的是恐怖和死亡。作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渺小的不值一提。脱离了文明社会的优势,手无寸铁地回到原始社会里,与强大的动物们对抗不占丝毫优势。因而他的怒吼,正是兽性的天然属性,是人性对兽性的释放。“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唯有比对手更强大,才会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调动体内的兽性,咬断狼的咽喉,喝狼血,是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他的手的力量虽然还不足以把狼掐死,可是他的脸已经紧紧地压住了狼的咽喉,嘴里已经满是狼毛。半小时后,这个人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体慢慢流进他的喉咙。这东西并不好吃,就像硬灌到他胃里的铅液,而且是纯粹凭着意志硬灌下去的。
在物种繁多的大自然,人类如同沧海一粟。在这片冰冷的雪地里,饥饿和伤痛摧残着他的身体。当意识一点点消磨着他的意志时,一条病狼添着他的血迹尾随而来,时刻等待吞噬他的机会。作为文中的主人公身边没有现代社会里的刀具和猎枪,没有援助的力量,没有物质的给予,如同回到了人类的原初,成为了自然界里的普通物种,而这种本真的回归或许还不如这条病着的饿狼,至少它有撕咬食物的尖锐牙齿,和一对撕碎食物的利爪。
苍茫的荒原上,他一路爬着,病狼一路吸行着,两个生灵就这样在冰冷的雪地里拖着垂死的躯壳,互相对峙、互相觊觎、相互猎取着对方的生命。死神在后面一路追逐,一路威胁,谁都不愿被死神带走,活着是主人公的愿望,也是狼的愿望。他虚弱无力,就像跟在他后面的那只狼一样,都在如饥似渴地等待着对方先于自己倒下,那么一顿丰盛的美餐足可以慰藉干瘪的躯体。
作者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将高等动物与低等动物置于同等的环境里,同样是伤残饥饿的躯体,同样是一对一的战斗,实力决定资源配置,公平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动物世界里的丛林法则。人类回到原始社会,谁都没有特权,谁都没有优势。这恰恰也说明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每个生命的尊重。每个动物都应享有平等的生命权,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支撑活着的是最原始最质朴的求生欲望。
要么你死,要么我亡,因而在这场势均力敌的博弈里,主人公明白,以他颤巍巍的身躯与狼正面搏斗,无疑于送死,只有壮士断腕,攻其不备,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有可能赢得一线生机。于是他改变着策略,积极调动着体内的兽性,以一只手臂为诱饵,塞入狼口,诱狼上钩,用人性的智慧,用兽性的力量,最终在这场角逐里,以兽制兽击败了对手,成为了征服自然界的胜利者。
兽性不会被物质诱惑,是“丛林法则”世界里生存下去的内核
文中有四次提到了小说主人公对金子的处理。饥饿和伤痛已让他举步维艰,面对鹿皮口袋里的金子,第一次他长时间的打量那只鹿皮口袋,最终舍不得丢弃,将它装进包里。第二次,他把金子分成两半,一半埋在了老远就认得出的石头堆里,另一半随身携带,看的出他对金子仍有期待。第三次,他把金子拿出来,分成两份,路上丢一份,身上留一份。第四次,他决绝得将金子全部扔掉,没有丝毫留恋。
他的同伴比尔,始终不愿舍弃那袋金子,最终命丧狼口。
在动物的世界里,生存是唯一,只有食物才会充满诱惑,这是区别于人性的。在人类的世界里,诱惑却无处不在,有感情的诱惑,物质的诱惑,人心的诱惑……。因而诸多的牵绊便让人性显得沉重,兽性却显得纯粹。身处绝境里,主人公摆脱了人性的贪婪和欲望,没有被金子所累,让心灵变得轻盈,而这也正是人性的升华。因而表面看是兽性成为了他生命的主宰,深层里却是人性深思熟虑后对兽性的完美驾驭,最终使他成为了战胜自然界的强者。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在作者带给人们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背后,蕴含着人性与兽性的互相依附,互相制约。在两千多年前,告子曾说过“人性”源于“兽性”,因此兽性作为人类的本质,与人性共存于体内。它们不是矛盾体,也不是对立面。如同小说主人公运用人性的智慧,和兽性的力量最终获得了胜利。因而人性与兽性的关系,如同将军与战士的关系,一个运筹帷幄,掌控全局,一个驰骋沙场,奋勇杀敌,共同抵御外力的进攻。所以,人类才会成为地球的霸主,任何动物都无可撼动。因而,这两种属性在我们生活中带来的重要意义便是读者对文章的感悟。
01面对挫折,永不言弃
在我们的生活中,挫折是成功路上的障碍,需要有不折不挠的勇气去克服它,而不是垂头丧气一蹶不振。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便是一种兽性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支撑,才会让我们在困难面前毫无畏惧。而这种兽性精神的背后却是人性对它的完美驾驭,所以这种兽性精神才不会盲目和莽撞。因而在人性的约束下,它便成为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让我们有了屡败屡战的勇气,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
02改变自我,不要试图改变环境
无论何时,当我们身处恶劣的环境,自己就需要认真地审视自身,而不是试图去改变所处的环境,那种以鸡蛋碰石头的做法恰恰是缺乏理性的思考,是兽性本能作祟。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这种变是在人性道德框架内的进行,不是兽性的野蛮和残暴。因而用知识来武装自己,重塑自己,让自己适应所处的环境,这是人性道德的体现,是指引人们取得成功的关键。
03提升自我,做生活强者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竞争无处不在,而竞争产生的压力也会促使人们不断地进步,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如果没有竞争,只是一味的坐享其成,退化的不止是自己的精神,可怕的是思想的颓废。因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理念同样适合当下的人们。只有不断地充实自我,提升自我,才能让自己一步步抵达理想的彼岸。而这种对理想的追求和热爱,也恰恰是人性信仰的写照。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读者从中感悟到做人的真谛,兽性精神是逆境中奋进的力量,只要在人性的道德和信仰范畴内,驾驭好这种力量,我们就会成为时代的强者。因而,这部小说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和符号,激励着一代代人在生活面前无畏无惧,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