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应玩的魔术
呦呦
百年老校,师生同心,家校同力,黑白和畅,鹿山故事呦呦……
9
每个孩子都应玩的魔术
作者/钱盈
老师、家长朋友们,听说过“思维导图”吗?
百度一下,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由英国记忆力之父东尼-博赞创造出来的。
美国老师借用它给孩子们上课,锻炼强大的思维力、学习力和写作能力;
韩国、新加坡教育部将思维导图列为小学必修科目。
简单来说,思维导图其实就是把点用联系的方式画出来。这样一来,就能理清所有知识点,同时把逻辑结构也清晰了。
平常,思维导图可以手绘,不受环境的限制,只需要准备彩色纸,以及最重要的大脑。当然,也有用软件制作思维导图,比较快捷,便于保存、复制和修改。
思维导图学习法是很多优秀学生中应用最广泛的学习方法,几乎适用于学习的每个关键环节。
理解概念:它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具体概念及数字、字母、公式这样的抽象概念。
发散思维:激发联想与创意,提高大脑理解力,提高解题能力。
归纳知识:梳理学科知识点,总体把握整个知识结构,理清逻辑。
科学笔记:帮助孩子理清听课思路,抓住听课的重点、难点。
有效复习:调动左右脑,轻松记住相应的知识和想法,有效归纳信息、制定计划。
上周五,市小语拓展性课程研讨活动在鹿小进行。
一(2)班的魏娜老师利用思维导图上了一堂一年级的绘本阅读课《与众不同的男老师》,她引领着一年级的小朋友,借助思维导图交流《与众不同的男老师》,借助人物关系图梳理人物关系,借助气泡图全面感受男老师的形象,借助鱼骨图深入阅读文本。大家可以发现,尽管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思维导图,整个交流过程,小朋友们始终保持着很高的热情。
思维导图,真的有如此大的魅力?还是来听听钱盈老师的实践《思维导图,我们这样玩》,然后再作评论吧。
说起思维导图阅读坊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背景,我没有高大上的理由,仅仅是自己平时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困惑,或许老师、家长们也有过和我一样的困惑。
随着国家、社会、家长、老师们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我们的学生可以读的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喜欢阅读。
可是,孩子会阅读吗?值得思考。
孩子会高效率的读吗?更值得思考。
那怎么读才能更高效呢?
让孩子自己读?还是让孩子一边读一边抄写好词好句?或者读完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类似这样的方法,家长、学生觉得负担重,很机械也很无聊。
我们语文老师都知道课外阅读很重要,也真心实意的想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可是指导什么?怎么指导?这些是我一直以来的困惑。
我很想给学生找一个阅读的支架,也想给自己找一个阅读指导的支架,最大的要求: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思维导图,并且借助思维导图上了一节班级读书会,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自我感觉上得很轻松,学生似乎也很喜欢,效果蛮不错。
当时就觉得,或许思维导图可以成为我期盼已久的阅读和阅读指导的支架。
于是,2016年,我申报了嵊州市课题《思维导图:小学生自主阅读策略的实践研究》,想通过课题来促进自己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生的自主阅读系统,教师指导小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通过提取信息和画图式来表达文本内容和结构,生成思维导图,学生在阅读中借助思维导图实现个性化的感知转换、情感体验和自我构建。
通过研究实践,我们想让孩子都成为聪明的读者,高效的读者。
在为期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在学校的引领下,我们主要通过社团课,实施课题研究,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顺利结题,获得2017年嵊州市教科研课题成果一等奖。课题成果之一,“思维导图阅读坊”拓展课程逐渐成型,在我们平时的社团课中落地开花了。
壹
我们首先梳理了思维导图的基本范式。为了交流的方便,我选择其中几种思维导图结合课文,向大家作简单的介绍:
一、心智图
这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画的思维导图。心智图由中心主题和分支构成,分支又可以分为主分支和子分支两种。其中,分支是由分支线条,线条上的关键词和图像组成的。如下图:
二、图解式
借助相对简洁的图式和关键词组,将阅读过程中的对文本结构、言意内涵、言语形式提炼出来的观点,用草图表示出来。
这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种思维导图形式,这和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思维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认为这种图形比较适用于写景的文章。如:《月光曲》一文,抓住兄妹俩听《月光曲》展开的联想一段文字,可以用图解式思维导图来表现人美、景美、曲美、情更美的意境,文章脉络一目了然。
三、列表式
将文本中相同、相似的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关键词句,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的思维导图。
如人教版六(上)册课文《山中访友》的阅读思维导图,是通过提炼作者写走进树林、山谷、自然后的景物,然后以表格的方式呈现。
在思维导图梳理的后期,我们更关注了文本体裁特征与思维导图的关系。
四、情感线索图
叙事性散文始终贯穿着作者的情感脉络——情感的变动,起伏或转折,将作者的情感脉络提取出来,再根据情感线索概括作者描写的内容,绘制情感线索图。既利于厘清文脉和内容,又利于建立整体感知,降低阅读负担,真正体验散文的意境深远和情真意切,体会叙事性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点。
如:《顶碗少年》可以提取顶碗少年表演时第一次顶碗失败的“歉疚”、第二次顶碗失败的“不知所措”、以及第三次顶碗“猜测迟疑后的高兴”的情变化;以及观众和“我”面对顶碗少年表演时“惊呆、喧哗、想起暴风雨的掌声”的变化,从而清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五、故事情节图
叙事性作品具有完整、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内容连贯紧密。借助小标题及绘制情节图的形式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清晰展现文本的全景图,既简明厘清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整体感知主要内容,又能感悟人物性格特征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如《夜莺的歌声》可以提炼“诱敌、带路、传信、歼敌”这五个情节绘制思维图,并发现五个情节图是以小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贯穿起来的,故事情节图使小夜莺与敌人斗争的紧张形势直观化、形象化。
……
当然,阅读可视化输出的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导图并不会仅仅局限于我所介绍的以上几种形式,还有很多很多。如:维恩图、流程图、气泡图、复流图、桥型图等等。
因为每个人“阅读目的、阅读对象、背景知识、逻辑架构”的不同。每个人绘制的思维导图,都是独一无二,只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
正因为如此,在阅读过程中,不论什么“图”,只要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提升,有利于信息的便捷交互,我们就会鼓励学生自主创作。
壹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阅读上,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阅读文章——分辨主要重点与次要重点——图解关键词彼此之间的关联性——结合图像记忆”。
五个步骤中,最关键的是第三步和第四步,那么怎么走好这两步呢?我以第一单元第二节心智图为例子具体介绍。
(1)范例导引,认识思维导图
经过第一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认识了思维导图。明确了思维导图绘制方式,明白了曲线、连接、色彩、关键词、简笔画这些部件的巧妙运用,可以绘制出主题明确,逻辑严密的思维导图。
课始,学生自主阅读《我喜欢的四季》一文。老师选择描写“冬天”的段落,请学生划出和冬天相关联事物的词语。学生仔细阅读后,能找到20、30个相关联的词语:寒冷、棉衣、粽子、冰糖葫芦、寒假、游玩、红包、除夕、雪花、打雪仗……然后,请学生把这些词语分分类。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可以分为天气、节日、衣着等几类,教师就指导学生从“第一主题”到“次主题”,再向下逐步发展主题层次构建基本结构;而后训练学生对自己整理出“关键词”进行填写;最后训练各个“次主题”的位置顺序和用色彩区分。这样关于冬天的心智图就完成了。
(2)扶放结合,尝试思维导图。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并掌握了绘制“心智图”的技巧的前提下,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合作完成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导图。然后给出思维导图评价表,通过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评一评,相互学习,共同促进。
思维导图评价表
结构完整 |
内容有序 |
分层正确、清楚 |
节点上关键词准确 |
(3)独立实践,绘制思维导图
经过老师指导和同学交流分享的过程之后,创新阶段的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信,绘图亦趋于成熟,主题词的概括也会更加精准。
考虑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我们一般不强调学生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逻辑上应该有多么严密,主题词的提炼有多么准确和概括,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能力,使用思维导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梳理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工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和质量。
壹
那么实施思维导图阅读思维坊拓展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呢?我认为关键词是:反哺。
从字面上来说,反哺的意思就是反过来你喂养,就像雏鸟小的时候由大鸟喂养,等鸟儿长大了,他反过来喂养大鸟。我认为思维导图阅读坊拓展课程是庞大的语文课程里一只小小的雏儿,生命起始就是语文课程,养料是阅读与思维。在课程具体实施成熟后,我们能发现拓展课程“反哺”语文课程。
(一)反哺整本书阅读指导
我们带领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富有创意的深度阅读。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阅读主题,用不同思维导图,创意经营“深阅读”。
(二)反哺自主预习系统
当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绘制思维导图的技巧之后,我们就开始积极探索借助思维导图改进自主阅读系统。我们改进了校本预习手册,将思维导图引入学生的预习系统,要求学生能借助思维导图展开预习。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表现字词之间、段落之间的联系;梳理、解读文本;找到自我学习时文本的盲点,为后续共学点设定思维起点。
我们可以发现,在自主阅读预习过程中,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在形式上各不相同,但是不管何种形式的思维导图都指向对本文的理解和内容的梳理。
(三).反哺阅读课堂教学
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展开预习,在预习中获得的知识模糊点、盲点和发散点进行提问。教师通过批阅预习思维导图,把握学生学习的难点,然后抓住这一点进行详细备课,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合作共绘思维导图,共学一个点,突破一个点。
课堂共学中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绘制的思维导图往往是文本表达的核心,是言意亮点,也是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核动力”。
在运用思维导图突破重难点的同时,在延学阶段,利用好思维导图迁移知识点,进行延展学习。
(四)反哺习作教学
课程实施后,我们也发现,可以将阅读上形成的思维导图迁移至写作上,指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学写文章。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一课时,学生在预习中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绘制了相应的思维导图。
在课堂中师生借助思维导图展开教学;课末教师引导学生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围绕传统节日的习俗,画一画“家乡(我)的节日”的思维导图(如下图),先口头交流,然后有图到文,写一写《家乡(我)的节日》。
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完成了文章的提纲,所以写起文章来就而特别有条理。通过这样的应用和迁移,提升了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同时将思维导图在语文课程中的作用最大化。
壹
气泡图、情节梯、复流图、范恩图、意见椅、角色地图,一张张思维导图,出现在我们和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了我们阅读的最佳伴侣,成为老师们指导学生精准阅读最有效最好玩的支架。
孩子们喜欢吗?,我们来听听两位因为思维导图而受益的同学的心声就明白了:
王凯诚:我很喜欢阅读,尤其喜欢生动的故事,爸爸妈妈看到我喜欢阅读都很高兴。但是每当他们问我,这本书或者这个故事讲得是什么?书中某个人物怎样?我只能很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或者用好或者不好来介绍人物。妈妈经常笑话我,看那么长时间书,就读出来这些啊?后来,我学习了借助思维导图进行阅读的方法,学会了用情节阶梯,鱼骨图等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情节,我就能很有条理的把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了;介绍书中人物也能更全面了。我很喜欢边读边画思维导图的方式。
赵泽阳:我喜欢在阅读过程中,画人物关系图。比如我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我就会根据人物所属主公的不同进行分类,这样我就能很快的梳理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屡试不爽。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让孩子们高效阅读,还可以让孩子们高效复习哦!
一转眼,期末复习阶段就要到来。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这么多学科,时间不够,孩子怎么复习得过来?必须提高复习效率才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复习方法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在当今社会,很少是智力不够因素,多是出于两种原因,一是学习态度,二是学习方法。
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好的呢?虽然各家有各家的法宝,但是有那么一招有很多学霸都在用,效果也不错,那就是思维导图。
老师、家长们不妨可以帮助孩子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