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战略解决"人才荒"

发布时间:2021-09-23

一位企业家说:公司快速发展,几个关键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或者在任的高管不能胜任,“无人可用”究竟是为什么?

这是一家上市公司,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高,对于人才的渴望也更加强烈。

其实,“人才荒”不仅在快速成长的企业是常态,对于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也是如此。一方面,创业元老后劲不足,另一方面,空降兵走马换将,总之就是人才难觅。

“人才荒”的根源是什么呢?

这位企业家为此真诚地做了自我梳理。他发现自己的念头里经常冒出“这人不行、那人不行”的想法,却很少花精力深度思考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导致“人到用时方恨少”。此外,他还看到自己心中没有装下人,对人才尊重不够等等。

这位企业家的真诚触及了人才问题的一部分,但是,尚未触及问题本质。

客户永远是商业的活水源头。回到源头,才能看清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人才的问题。

例如,如果企业读不懂客户的深切关注,就制定不出直指人心的发展战略。某种程度上,就像“乱枪打乱鸟”。鸟儿打不中的时候,就会觉得枪手水平差,从而渴望老天爷送来一个神射手。

好战略激发创造性

战略不够清晰,导致对人才要求过高

如上所述,当企业战略不够清晰、不够卓越的时候,就需要一个具有超高能力的团队来执行战略。对人才的期待过高,经常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

有时,“人才荒”的本质问题并非出在人才方面,而是出在战略路径上。

什么叫战略路径?这就好比让人去房顶取一样东西,如果没有梯子,这时候需要一个能够飞檐走壁的人才行;但如果有一把梯子,很多人都能做到。所以,一个真正卓越的战略,执行起来会相对容易。

人们都有这样的倾向,遇到问题时,手指容易指向别人。当下属完不成预期目标时,上级往往会习惯性地认为,这是人的能力出了问题,而很少会反思:自己的战略思想是否存在问题?战略不清晰的原因又是什么?

真正卓越的战略激发大家的创造性

好战略不仅执行起来难度低,还可以激发公司上下的潜能和创造力。

当然,这并不表示好战略就能轻轻松松地实现。

在红军长征时期,勇夺娄山关、腊子口都是伟大的战略,这样的战略不但不容易,而且其难度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正因为其伟大,战略激发了指战员势不可挡的激情和排山倒海的能量。

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如此。

当企业真的将顾客深深地装在心里,将顾客的满意度作为企业的奋斗目标,就会陆续收到来自顾客们无数的热情反馈,而这份外部肯定自然而然地激励内部员工诞生无限创意,更加诚心诚意地服务顾客,因为员工能清晰地感受这样的企业发展是长远的,是可以托付的。

突破领导力瓶颈

当企业经营者心力不足时,就会期待身边有天才出现,从而一举改变企业现状。

然而,“天才”能有多少?企业又凭什么招揽和吸引“天才”?

能够真正引领企业长久发展的,是企业经营者自己不断地突破领导力瓶颈,并带动下属突破瓶颈,共同成就卓越企业。

利益交换无助于成就卓越企业

对待下属,就像文章开头那位企业家一样,问问自己是否足够尊重下属。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觉察自己对下属的一份“好”里,有多少“不好”的成分。

你可以给予下属高额薪资、丰厚福利。这样的利益交换,只能满足人才的一部分需求,因而只能在一段时间内起到激励的作用。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也就是说,基于利益的行为,最终导致的结果,一定是“多怨”。

在“多怨”的情况下,很多管理者会认为下属达到了瓶颈——诚然,下属可能确实存在瓶颈,但很多时候是管理者自己也碰到了天花板,然后他把这个天花板归咎到下属身上。这实际上就是“上级生病,下属吃药” 的典型表现。

助力下属的成长

一阴一阳之谓道。“阳”主生发,“阴”主滋养。物质激励属于“阳”,文化滋养属于“阴”。

留住人才,不能只在“阳”的方面做文章,企业经营者还应当重视滋养高管的“文化之根”,让他们可以链接中华文化的优秀思想和杰出智慧——这就是“阴”。

许多公司上市后,跟随创始人打拼多年的元老高管,就会产生“退隐山林”的想法。这种现象之所以较为普遍,就是因为企业虽然满足了高管的物质诉求,让他们拥有了一定成就感,但却难以让他们体证到一份事业的崇高感。

本质上,当领导者的格局境界不能提升,自我瓶颈不能突破,就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即便暂时加入,也很难真正留住他们。

所以,解决“人才荒”的本质在于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提升格局和境界,突破现有的领导力瓶颈。

站位越来越高远,就能看到更广阔、一望无际的战略蓝海,制定出更清晰、更卓越的战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