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北宋书法真迹,米芾行书《叔晦帖》

导读

北宋初期的书坛出现了“趋时贵书”,不遵古法的现象。蔡襄曾说:“唐初,二王笔迹犹多,当时学者莫不依仿,今所存者无几。”北宋中后期,米芾与蔡襄、苏轼、黄庭坚等书家高举尚意大旗,推崇魏晋书法艺术精神,主张书法创作要表现个性、胸襟和学识,抒发文人的性情和雅趣,掀起书坛新的审美情趣和风格面貌。北宋中后期,在米芾和苏轼等人的倡导下,清新疏淡、萧散简远的文人画得到了发展。

米芾收藏繁富又精于鉴赏。他幼年随母亲生活在皇宫之中,得以观赏宣和殿所藏书画真迹。31岁时,他拜访了苏轼,还亲眼观其作墨竹并受到极大的启发。他收藏古画最多,还有千轴晋唐古帖。米芾在《画史》中记载了他所收藏和闻见的晋唐五代与宋代的书画作品,并对画家及作品进行了鉴别,指出好事之人将次品、赝品到处流传的现象。他说好事之人与鉴赏家是两种不同的人:“赏鉴家为其笃好,遍阅记录,又负心得,或自能画,故所收皆精品。近世人或有赀力,元非酷好,意作标韵,至假耳目于人,此谓之好事者。”有财力而无鉴赏能力的好事者把平庸的字画作为奇珍秘宝来收藏。于是,米芾将与鉴赏家交换的价值万金的奇笔佳作盖上自己的印章,以便有识之士欣赏。

米芾行书真迹《叔晦帖》

米芾书法,行书《叔晦帖》纸本。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释文

余始兴公故为僚宦,仆与叔晦为代雅,以文艺同好,甚相得,于其别也。故以秘玩赠之,题以示两姓之子孙异日相值者。襄阳米芾、元章记。叔晦之子:道奴、德奴、庆奴。仆之子:鳌儿、洞阳、三雄。

局部放大图片欣赏

【感谢阅读,更多碑帖,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