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尖团字”对照表
京胡,又称胡琴,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18世纪末,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请关注网站
京胡艺术网 (全国首个京胡门户网站)
http://www.jinghuart.com/
编者按:京剧尖团字是宝贝,正如一位老音韵学专家所说:“京剧尖、团,实是古音的活化石!是音韵学的活宝。”他们对京剧传统的尖团字、上口音,呵护有加,甚至对京剧四大须生、四大名旦演唱的个别尖团的“失误”都“痛心疾首”,更何况现在的大腕、明星以及“艺术家们”的随心所欲不规范的尖团,更是嗤之以鼻! 尖团字是决不应该丢弃的,而是应该继承!这是因为京剧在长时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尖团字既是很规范又是很科学的音韵艺术,它是京剧综合艺术(唱、念)做、打、舞和服装、道具等要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剧种特色之一。尖团字是京剧独有的特色,没有尖团字就不是京剧了。
正文----
说 明:
1.普通话中以j、q、x为声母的字,在古音或方音中有的声母原本为z、c、s,这类字称为“尖字”。声母仍为j、q、x的则称为“团字”。传统京剧是要求基本保留尖字的。为了辨清尖团字,特编印本表供京剧爱好者参考。
2.为便于查找,本表按字头ji(或zi)、qi(或ci)、xi(或si)分列为三张独立的分表。每张分表均按十三辙的韵别分类列字。
由于十三辙中,灰堆、中东、姑苏三类韵母不存在以j、q、x为字头的汉字,怀来辙中几个读音为jiai(如街、阶等)、xiai(如谐、鞋等)的上口字全都是团字,所以,对这四种辙的字来说,不存在区分尖团字的问题;“斜”作为上口字时读音为siá,这是发花辙中仅有的一个尖字,其余如“家、加、甲、恰、掐、虾、霞”等一律为团字。因此,本表只需列出剩余的一七、捏斜、梭波、摇条、由求、言前、人臣、江阳等八类韵母的尖团字供对照即可。
3.本表对同字头、同韵别的字,按现代四声顺序排列,并以符号“(一)、(二)、(三)、(四)”标明调类:“(一)”后面的字为第一声(阴平),“(二)”后面的字为第二声(阳平),“(三)”后面的字为第三声(上声),“(四)”后面的字为第四声(去声)。
4.由于本表主要用于辨别尖团字,对于其它“上口字”如“鞋、街、脸”等均未顾及,暂按不上口注音。部分按“上口字”注音的字一律列在方括号内,并标有*号。
5.本说明第1条所述关于尖团字的定义是一种狭义的定义。也有一种广义的定义是把所有以z、c、s为声母的字都叫做“尖字”,而把以zh、ch、sh和j、q、x为声母的字统称为团字。由于大部分北方人和所有会讲普通话的人,不存在分不清zh、ch、sh与z、c、s的问题,况且从普通的《新华字典》就可以明确查到这两类字的不同,所以本表只列出狭义的尖团字。
6.虽然本人编制此表经多方核对斟酌,仍难免疏漏。不当之处,敬请大家不吝指正。
宝山编辑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