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饿死的人吃饱,你以为的救命可能要命

撰文 Mirror

1944-1945年荷兰饥荒中的儿童 | 图源:Wikipedia

饥饿已久的落难者在得救之后终于得以饱餐一顿,就像久旱逢甘霖,这似乎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殊不知这对那些脆弱的身体而言可能是一场暴雨洪灾、雪上加霜。
荷兰饥荒中的儿童 | 图源:Wikipedia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从饥荒和战争中解脱出来的难民和战俘,挨过了连续数日乃至数月的饥饿幸存下来,然而在久违地饱餐几日之后,一些人却出现了水肿、昏厥、心脏衰竭等症状,严重的不幸病逝。
在医院的营养科病房里,类似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严重营养不良的病人在接受营养补充后出现了上述种种不适。
1990年的研究者在总结归纳这类病例后,将其命名为“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包括一系列代谢异常症状,以及致命的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对于极度饥饿者,食物本该是救命良药,为何会成为夺命“毒药”?
图源:Pixabay
早在公元1世纪,罗马历史学家弗拉维乌斯·约瑟夫斯(Flavius Josephus)就描述了耶路撒冷围城解封后,一些饥饿的居民在暴饮暴食后死去。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在他5世纪的著作中提到,如果一个人饿了7天,他的空肠会生长到一起,不能容纳吃下去的食物,因此而亡。

希波克拉底的画像 | 图源:Wikipedia

希波克拉底的解释虽然是错的,但是长期饥饿的身体确实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包括明显的肌肉萎缩,让他们看起来骨瘦嶙峋。更危险的是他们身体内部的变化——内脏的肌肉也在萎缩。由于能量一直供应不足,身体不得不改变惯常的产能方式,基础代谢率也会降低。
正常情况下,身体主要从糖类(即碳水化合物)中获取能量。米饭、面条等食物都含有淀粉等大分子糖类,身体会把它们拆成小分子的葡萄糖,然后再利用葡萄糖。分解葡萄糖(糖酵解)的中间产物——三磷酸腺苷(ATP)就是身体最直接的能量来源。我们进行的几乎所有生理活动,包括一呼一吸,都得依赖这种能量货币。

ATP分子结构,包含3个磷酸基团(左侧),水解释放能量 | 图源:Wikipedia

如果我们吃多了,身体也不会浪费多余的葡萄糖,而会在胰岛素的调节下,促使细胞将“余粮”转化成糖原、脂肪或蛋白质。
反过来,如果我们饿了又得不到投喂,那么饥饿的身体就会动用糖原储备。糖原也不够用了,接着就轮到脂肪和蛋白质,把它们转化成糖类用来产能,这种把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的过程叫做糖异生
对长期忍饥挨饿的人而言,身体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饥饿代谢模式,他们体内的胰岛素对血糖变化极其敏感。一旦饥饿者开始大量摄取能量,突如其来的葡萄糖“洪流”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让细胞不顾自己的实际需求,“大口吃糖”。大量葡萄糖被吸收到细胞内利用,而生成ATP又需要大量磷酸盐
图源:《千与千寻》
不仅如此,这些生理过程还需要各种电解质和维生素参与。由于持续饥饿,身体原本就缺磷酸盐、钾、镁、维生素B1(硫胺素)等营养素。吃饱后的身体突然开始忙碌,细胞加快吸收葡萄糖的同时也在大量吸收这些营养素,于是血清中的这些营养物质就更缺了,由此引发一系列病症。
其中低磷血症是再喂养综合征病人最典型的病症。磷不仅是ATP的必要组成,还参与调节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以及各种酶的激活过程。因此血液中磷的缺乏会影响全身器官的功能,令患者恶心呕吐、贫血、昏迷、麻痹、意识混乱,严重的还会发生心力衰竭、横纹肌溶解。

图源:Pixabay

另外,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也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缺少钾、镁等电解质会扰乱细胞的膜电位,也会扰乱其他需要这些元素参与的生理过程,引起抽搐、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甚至心搏停止。
维生素B1则是人体代谢糖类的关键辅酶。少了它,会让人患上韦尼克脑病(Wernicke’s encephalopathy),表现出体温过低、精神错乱、昏迷等症状。还可能引发科尔萨科夫综合征(Korsakoff's syndrome),又称健忘综合征。
大量分泌的胰岛素除了干扰糖代谢,还有抗利尿效果,让肾脏减少排出钠和水。这会导致各器官包括肺部开始水肿。心脏也会充血过载,最终因为不堪重负而心力衰竭。
再喂养综合征的这些症状通常不会在饥饿者饱食之后立即发生,而是在2~5天内发病,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为了预防和治疗再喂养综合征的这些症状,医学界出了一套NICE(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指导规范。根据NICE,满足以下这些条件(左列或右列)的人都属于高危者。

来源:https://doi.org/10.1136/bmj.a301

这里主要包括连续数日几乎未进食的饥饿者,或是体重过低的营养不良者。那些因疾病或手术而吞咽困难的病人也容易长时间营养不足,医护人员在使用鼻饲法或静脉注射方式给他们补充营养时也要当心再喂养综合征。
图源:piqsels
照料这些高危者时,绝不能让他们一开始就放开吃饱,而要循序渐进地补充营养,同时还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及时补充上面提到的那些营养素。他们往往要经过多日的调理,才能按正常营养需求进食。
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饿过头或是暴饮暴食一样存在健康隐患。
那些想多饿几天再去自助餐大块朵颐的,无论如何都是“血亏”。

封面来源:Wikipedia

(0)

相关推荐

  • 高中生物必修一200个易混易错判断题

    走近细胞 1.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2.T2噬菌体的繁殖只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因为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3.病毒和大豆叶肉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4.病毒可在人 ...

  • 谁动了我的“血糖”

    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而糖类是人体内能量的最主要来源,我们日常主食的主要成分大部分都为糖类.食物中的糖类在小肠消化吸收后,经过血液运输至全身各个组织,供给细胞能量,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 ...

  • 微生物的代谢-光合作用

    糖类分子合成有什么途径? 糖类分子的合成与氨基酸和脂肪合成显著地不同,因为糖类合成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发生光合作用利用日光的能量去合成ATP和NADPH分子,然后用这些分子中的能量去制造糖类分子. 哪些微 ...

  • 让快饿死的人吃饱,你以为的救命可能要命|胰岛素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 撰文 Mirror 1944-1945年荷兰饥荒中的儿童 | 图源:Wikipedia 饥饿已久的落难者在得救之后终于得以饱餐一顿,就像久旱逢甘霖,这似乎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殊不知 ...

  • 太子快饿死,大臣割下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太子登基后却将大臣烧死

    首先说一下这位受大臣恩惠的君主,他就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晋文公重耳.重耳是晋献公的宠妃狐姬的儿子.重耳从小就非常有才能,而且可以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结交了不少贤能之人.他的父亲登基的时候, ...

  • 让 14 亿人吃饱饭的他,今天走了

    公司 18小时前 传奇离开了我们. 据人民日报报道,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于今天离世,终年 91 岁. 对于国人来说,袁隆平是不仅仅是教科书中的一个故事,更是真真切切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每 ...

  • 他快饿死的时候,看清了人生真相

    经过自己不懈地努力,一向不被看好的梅头脑也获得了成功. 成功了果然不一样,万众瞩目,各路媒体竞相采访报道,梅头脑被鲜花和掌声包围.各种各样的人来找梅头脑以最优惠的条件合作,有银行要贷款给梅头脑的,有风 ...

  • 你敢不用肥料农药吗?没有我们,全球要饿死一半人!

    前言 经常有人会问到:"现在都提倡绿色无公害食品,不让用农药化肥了!你这农资行业还怎么干!" 但是!你知道吗? 只要你还要吃饭,你就要知道我们农资人有多么重要! 如果没有我们,人口 ...

  • 55年前袁隆平首篇4页的论文,却让几亿人吃饱饭,改写了水稻的历史| 深度解析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想搞杂交那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国外科学家曾经一度判定,杂交水稻只是理论上的可能,但是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回看当初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博士.助 ...

  • 灵性猫妈向路人求助:孩子掉井里8天快饿死了,救救它!

    灵性猫妈向路人求助:孩子掉井里8天快饿死了,救救它!

  • 34张照片告诉你,人吃饱了会有多无聊,在日本厕纸也能玩出新花样

    人一旦衣食无忧就会产生一些奇怪的想法,所以,那些因为感情想不开的人,一般都是身体健康,有钱有时间的人.相反那些每天忙忙碌碌,连饭都没时间吃的人很少受到感情的困扰.今天就通过一组图片看,人太无聊会干出什 ...

  • 卖药的快饿死了,卖服务的还活着!

    你不会真的还把自己当成一个单纯拿药的人吧? 一次调研显示,顾客对药店的服务满意度为85%.据分析,这次满意度调查主要有专业性.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内容. 很多药店人觉得很委屈,表示自己已经十分尽心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