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体书法谈 三

破体书法谈 三(3)楷书: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是因为此书法可以作为“楷模”通行的书体,一直沿用至今。楷书盛行于六朝,至唐代出现了繁荣局面,达到了高峰。这种字体至今还是初学书法的关键。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图片十三) 张猛龙碑(《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无书写者姓名,碑阳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名计十列。额正书"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三行十二字。古人评价其书"正法虬已开欧虞之门户",向被世人誉为"魏碑第一"。)

(图片十四) 唐 欧阳询《九成宫碑》

(图片十五)颜勤礼碑

(图片十六)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孙过庭在《书谱》里提出了书法学习三阶段 “至干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三个阶段是书法水平由低到高的过程.也是书法家人格修养逐步走向圆满大成的过程,还是书法艺术的生命(如东坡所言的神、气、骨、肉、血)、书法家的个体生命、生生不息的宇宙大生命,这三个生命逐渐走向会通境界的过程。“右军书法晚乃善,庾信文章老更成”说的就是这个境界,一个“复归平正”、“人书俱老”的境界。}清代书法家宋曹(书法约言·论楷书》曰:“盖作楷先须令字内间架明称,得其字形,再会以法,自然合度。然大小、繁简、长短、广狭,不得概使平直如算子状,但能就其本体,尽其形势,不拘拘于笔画之间,而遏其意趣。使笔笔著力,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自然,乃为有法。仍须带逸气,令其萧散;又须骨涵于中,筋不外露。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方是藏锋,方令人有字外之想。如作大楷,结构贵密,否则獭散无神,若太密恐涉于俗。作小楷易于局促,务令开阔,有大字体段。易于局促者,病在把笔苦紧,于运腕不灵,则左右牵掣;把笔要在虚掌悬起,而转动自活。若不空其手心而意在笔后,徒得其点画耳,非书也。总之,习熟不拘成法,自然妙生。有唐以书法取人,故专务严整,极意欧、颜。欧、颜诸家,宜于朝庙浩救。若论其常,当法锤、王及虞书(东方画赞》、(乐毅论)、(曹娥碑》、(洛神赋》、《破邪论序》为则,他不必取也。”(4)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未,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草案。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行草”。行书在书写过程中的特点:1、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2、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3、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最深的一脉;他的《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图片十七) 晋  王羲之《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共计324字,凡是重复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21个“之”字,各具风韵,皆无雷同。王羲之酒醒之后,过几天又把原文重写了好多本,但终究没有在兰亭集会时所写的好。其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评价:“点画秀美,行气流畅”,“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确实如此,传说王羲之以后也曾再书《兰亭序》,但均逊色于原作,所以《兰亭序》原稿一直为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为王氏后代收藏,传至王羲之第七代时被唐太宗李世民“骗”入朝廷,唐太宗得《兰亭序》后,曾诏名手赵模、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钩摹数个乱真副本,分赐亲贵近臣,之后民间也广为临摹,但无一胜过王羲之的原作,所以《兰亭序》真迹被唐太宗视为稀世珍品而最终殉葬,这更让后世对《兰亭序》原作崇敬不已,冠以中国书法第一帖的美名实在无可争议。

(图片十八) 唐 颜真卿《祭侄文稿》(号称“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是唐代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行书,23行,234字。书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颜杲卿和季明父子遇难之后,真卿曾派人寻得季明的头骨;他对兄侄为国家壮烈牺牲和颜氏家族的“巢倾卵覆”,忠义满腔,悲愤异常,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不计工拙,一气呵成,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其英风烈气,倾见于笔端,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其书法尤为率意,但率意显真情,无刻意之迹。其书法最妙处,一在其字的点画密聚,草成一个块面之处;二在其枯笔连擦写数字之处。这两种现象交相映衬,造成虚实、轻重、黑白之间的节奏变化,再加上草稿特有的率意所造成的用笔“不拘小节”,和结体的偏于松散,形成了颜体稿书风格。此外,草稿的涂改、添加之处更增添了率意感,这本是因草稿而自然形成的,如果有着意仿者,将古人的诗文拿来再行涂改一番以追求率意之趣,不免东施效颦,流于浅薄庸俗。(5)草书: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的特点是艺术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一般分章草和今草二种。章草是隶书简易快写书的书体,字字独立不连写,今草是楷书的快速写法,点画飞动,上下之间笔划痕迹往往牵连。

(图片十九) 唐   怀素《自述贴》(今草)怀素的《自述贴》(纵28.3厘米,横755厘米,全幅共126行 698字。上面有多枚鉴藏印,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怀素(725-785)唐时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艺术特点:通篇狂草、笔笔中锋,纵横交错、无往不收;上下呼应、急风骤雨,豪情勃发、一气贯之;墨气纸色、精彩动人,纵横变化、发于毫端,精妙绝伦、幻化天成。一、虽“物我两忘”却又法度森严:怀素对草体的创作,不仅仅是为了文字外观美化和表现思想感情的需要,流动连结的点画、奔放洒脱的线条,都带有怀素自由空灵、超然物外的感情意味。怀素认为要将激越的情感表现出来最终要的是“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境界对于书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既要表现出气势——运用快速流畅的笔法,(特别对于狂草来说,运笔的驰疾、浓淡枯湿变化,至关重要)但又不能违背法度;(让人认识笔画、字意)怀素自叙帖每个字的字内空间都留得很大,这个空间不是单一的,所呈现的相对最大空间时而在左,时而在右,时而在上,时而在下,无定法,却不失法。通过这些单个(字)的空间与行的空间相互辉映,让每个字的空间,服从服务于整体,纵向形成跳跃,横向呈波浪递进。怀素对自己的“骤雨狂风”般的气度也甚为得意。他说道:“兴来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自述贴》)正是在“胸中气”的作用下,一气呵成的。每个字都气脉相承,气贯全篇。他这种奔放豪迈、奇姿绝俗的气势,来自他内心强烈的情感。这是禅家空心澄灵,本心清净的“静美”,以“大动”表现“大静”,最后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成就了怀素的《自述贴》。二、“中和”思想:“中和”思想(“不偏不倚”,从“岐、翘”中返回平正、平坦),是禅宗重要的思想,也是传统的国学方法。在怀素的《自述贴》也得到体现。纵观全贴,篇首气势比较平缓,只是小波澜。后来慢慢随着感情的高昂,波澜层层迭起,一波高过一波,到了后半段,掀起汹涌大浪,激荡澎湃,大有“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蟠龙舞的气势”。这种布局与情感表达,与怀素采用对比手法分不开。在字形结体上,以大小、欹正呼应,偶成疏密,充分展示了点线面错综变化之妙,反映出形体对比间的辨证关系,产生了耐人寻味的意境。运笔大胆夸张,时而圆劲细挺,时而方折重挫,刚柔相济,相得益彰。在墨法上,运用渴笔枯墨,使线条在枯润浓淡的对比中,虚实相生、浓淡相宜;激昂中求韵律、险峻中得平缓。创造这些既纷繁对立,又和谐统一,光耀传世的艺术品,是怀素艺术上的成功。

(图片二十) 唐  张旭《古诗四贴》(今草)《古诗四贴》,五色笺,狂草书。纵28.8厘米,横192.3厘米。凡四十行,一百八十八字。无款,明董其昌定为张旭书。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今江苏苏州)人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他的《古诗四贴》是我国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狂草书贴。以五色彩笺纸草书古诗四首,前两首书写的是梁·庚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岩下一老公和四五少年赞》,卷后有董其昌等人题跋. 《古诗四帖》是历代文人墨客临池学书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也是张旭惟一流传于世的墨迹.原藏清官府内,后由溥仪带出到吉林,溥仪被俘后,《古诗四帖》被交当时东北人民政府。全篇草书,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篆法运笔,苍劲有力,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笔法奔放不羁,如惊电激雷,倏忽万里,而又不离规矩。时有粗笔重画,变化不定,笔画间的起止、转换、顿挫,飘逸圆熟,神采风扬。细观笔画,多数笔画边缘粗糙,带有涩劲,无浮滑之疾。笔笔起止都藏锋、回锋,即使长笔也力透笔纸,含蓄蕴藉。如:“少”字,飞白之后有轻微停顿,可见收笔回锋痕迹。整体气势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急风骤雨,所以在草书发展史上是新突破。它打破了魏晋时期拘谨的草书风格。把草书在原有的基础结构上,将上下两字的笔画紧密相连,所谓“连绵还绕”,有时两个字看起来象一个字,有时一个字看起来却象两个字。如没有深厚的功力和高雅情趣,不可能体现出这种精巧、流畅、苍劲、放纵与节制的美的创造。”今人郭子绪云:“《古诗四帖》,可以说是张旭全部生命的结晶,是天才美和自然美的典型,民族艺术的精华,永恒美的象征。(《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张旭能写出“变动犹鬼神”的狂草,究其原因,除了技艺高超之外,还因为他的独特性格、习惯、志趣,这是后人难以学到他的狂草的根本原因。

(图片二十一) 元 邓文原《急救章卷》(章草)元代书法家邓文原(1258-1328)字善之,一字匪石,人称邓巴西、素履先生,绵州(今四川绵阳)人,迁寓浙江杭州。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邓文原为“邓巴西”。擅行、草书。传世书迹有《临急就章卷》等。陶宗仪《书史会要》评曰:“邓文原正、行、草书,早法二王,后法李北海。”宗法晋人的书学观和学书之路正和赵孟頫一致,两人在书法活动中接触频繁,且手札往还,自然受到感染。邓文原除了擅长写正书、行书、今草外,对章草也出于刻帖又兼行楷流美笔意,明人袁华跋日:“观其运笔,若神出海,飞翔白如。”(见汪珂玉《珊瑚网》)。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