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樊川古镇
【往期回读】
史说樊川古镇
樊川旧地,原属泰州西北隅招贤乡,故初名“招贤镇”。泰州北郊有北山寺,寺之西有招贤桥,桥之西北即为招贤乡(后该处有招贤大队)。在泰州西北,又有宁乡(即今之小纪镇),昔设官司一,名“宁乡司”。樊川的行民两政,亦属其兼管。
樊川在旧时即已改为三县管辖之地。三县者,即泰州、高邮、甘泉是也。泰州属地界(简称“泰界”)有四坊:从河东北圈门起,至黄大生巷止,为第一坊;黄大生巷南至关口,为第二坊;关口至泰山庙(即东岳庙),为第三坊;河西,南自青莲庵起,至马家巷北河边止,为第四坊。高邮属地界(简称“邮界”),南至关口河西起,北至关帝庙止。
甘泉属地界,本镇只有樊家垛一隅,缘于甘泉县属田亩至樊家垛止。樊川镇有河道三:一日关河(镇之东北有关河桥,距镇约十里),一日三阳河(通往昭阳、建阳、射阳,故名叫“三阳”),一日斜丰港(港岸有堤)。因此河形象“川”字,又以樊家垛樊姓居多,年代最久,故改名为“樊川”。樊汉者,系以高、泰、甘三县河汊为地界而得名。
樊川昔设有关卡,为三县收税之处(即三县河汊之交界地),故名“关口”(咸丰间设厘捐局于塘下,关口之关卡始撤销)。关口有石桥一座,名“通关桥”。初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建造。清雍正三年(1725)本镇大地主徐方东重建,桥名仍用“通关”二字,刻于桥门之上。此为樊川镇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镇之东南(距镇二里)有水陆律寺,建于唐之末年(907),为江南花山(高淳县)某寺之下院。该寺屋宇有百余间之多,为樊川诸庙之冠。山门正东,有三层楼,名“文昌楼“,又名”魁星阁“,每年重九为一般学子登高赋诗之处。大雄宝殿设有藏经楼,藏经5048卷。楼下为方丈室。院落有银杏两株,一雌一雄,高出楼层,粗有数围,雌者每秋结实,可达一、二百斤。寺之西院内有老柏一株,似龙形,传说均为唐宋时植。寺产有良田千余亩,庄园三四处,又仓房数处,实乃樊川豪门之一。
镇南有泰山庙(应称“东岳庙”)。正殿供奉东岳齐天大帝,殿之两旁有十殿阎罗王和二十四司。殿之前面有戏台一座,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前,即演戏、迎神、赛会。
镇之西南有古十帝庙(简称“十帝庙”)。庙为唐代建造。正殿甬道前有戏台一座,每年亦在农忙前演戏若干日。庙东为天花府,神为痘神(相传为封神榜所述之痘神余德),封号为“护粮王”。每年亦三月二十七迎神出坛赛会。神殿设有吕祖大仙殿,病家求仙方者聚此,香火颇甚。
关口河西有武当行宫(简称为“真武庙”),正殿供奉北极真武大帝。庙亦唐代建造,庙之前后均有楼,后楼名“黄鹤楼”,终年关锁。
泰界一坊街后,有都天行官(简称“都天庙”),每年四月初六为集会之期。庙之东,为炎帝官,官殿对面有戏台。光绪十三年(1897)演九更天戏时,炎帝殿大楼倒塌,压死人甚多,受伤者亦众。由此该庙即禁演戏剧。而其它各庙,对九更天戏剧亦在禁演之列。庙之西,为地藏庵,其庵房屋虽不多,结构甚佳,花草树木亦颇雅致。此庵昔为大地主黄氏家庵,故黄氏家祠即傍此庵之西建造。
镇之极北有武夫子庙(简称“关帝庙”),又名“三侯庙”。殿之正中供奉关圣帝君,东西有韩信、萧何、张良等像,故又名“三侯殿”,亦唐代所建。在昔年五月十三,相传为帝君圣诞,亦迎神出会。清初该庙失慎,殿宇焚毁,雍正间重建。此后五月十三圣诞,即在本庙设供祀神,从此神驾不出坛关。庙之西有华严庵,为该庙僧侣诵经之处。
此外,尚有尼庵。镇南河西有青莲庵,为马姓家庵,系明代建造。泰界三坊有如意庵。清道光元年(1821),有徽州巨商鲍姓需并此庵地,创设典当,该庵遂迁至镇西(即泰界四坊)。因庵之正门西向,乃改名为“西方庵”。庵之对面(同十帝庙后身搭界处)有荷花池一座(大户黄氏避暑纳凉之所),池之中心有土埠,埠上昔建有亭台屋宇,并有曲桥通行往来。有茶社,名“亦乐”,为夏季游客品茗赏荷之所。深夜雾气如雨,故有“荷弛夜雨”之称。好事者传说:“昔时暑夜有人至荷花池纳凉,见有古装者八人聚于茶社内盘桓,随往视,已不见,故神其说似为八仙”。所以即将此后街改名为“八仙街”。泰界北一坊,有徐氏家庵,名“报恩庵”,系清初所建。镇之河西,万年桥南,有某氏家庵,名“长生庵”,光绪初年(1875)为大贾同兴沅南货业所购并。 樊川镇古桥多。泰山庙南有闸,名“延寿闸”,上置板桥,名“延寿桥”。泰山庙北汊河闸,建有木桥一座(原桥名已不详),后朽坏,光绪二十四年(1898)水陆寺重建,更名为“积善桥”。此桥桥基为赭红石,每块重约千斤,青灰叠砌,糯米汁浇灌,100多年来纹丝不动。桥门阔6米,便于船只交汇航行。桥宽6米,桥面铺设整段杉木,行人畅行无虞。泰界三坊至四坊(即河东至河西)有木桥3座,南名“通镇桥”;中名“稽家桥”(因桥之河西街稽姓为多,故名),光绪末年(1908)重建时改名为“采虹桥”;北名“马家桥”(因桥之河西即马家巷口,故名)。关口有通关桥(雍正时由官宦后裔徐姓重建)。桥尾有板桥一座,通往樊家垛,名“小稽家桥” (系昔年樊家垛一规模较大稽姓烧饼店所建)。关口之北(泰界三坊)有砖桥,通邮界,名“福德桥”,又闻此桥昔为江姓所建,后人称为“江家桥”。黄大生巷口有砖桥,名“徐家桥”(系五大族之徐姓所建)。
泰界一坊有小型石桥一座,名“毓龄桥”(同治间客籍靳春阳氏独造)。此桥西两旁装以铁栏干,取其坚固,故咸称为“铁栏干桥”。北圈门口有砖桥一座,名“永善桥”(犬族黄氏造)。北圈门外有倒塘,名“板桥塘”,闻系洪武年间为洪水所冲击而成,河西面较阔,河底较深,此处亦为河道汊之处。邮界河南至河北建有大桥一座,河之两岸系用巨石垒成以御流,桥面用木板架成,桥顶有牌门3座,正中题“万年桥”3字(广称为“大桥”)。桥下之河塘名“板桥塘池”。镇尾关帝庙前,设有铁桥一座(桥名“汉宫”),通郑家厦,在乾嘉间被洪水冲坏。
樊川镇南郊泰界所辖东徐厦西头立有周氏贞节坊,不远处还有一座烈女坊。两座牌坊既高且大,很有气势。周氏贞节坊的白矾石额长约3尺,宽约1尺,厚约4寸,上镌有“百世流芳”4个楷书大字,字体硕大肥圆,笔锋肆意。此坊为晚清重臣曾国藩奏请圣旨敕立,石额题字当为其所书。解放后该石额曾为樊川镇直属村村民周某所有,后不知去向。
樊川昔有五大地主,均为官僚之后裔,即滕、黄、葛、吕、徐,时称为“五大族”。滕姓名国桢,黄名岱,葛、吕名待考,徐名方东。滕氏宗祠在邮界中段(今之大会堂是其旧址)。黄氏宗祠在都天庙巷、地藏庵西(今尚有牌坊存在)。葛氏宗祠在三阳河街。吕氏宗祠在塘下沟字垛。徐氏宗祠在泰界三坊徐家巷。
太平天国时期,客籍避兵迁至樊川落户者甚众,尤以镇江人较多,同光间即有“本邦”(指樊川人)、“江邦”(指镇江人)之名称出现。是时人口计有万余,而拥有大资本者亦较多,故樊川商业大兴。典商有三:裕美典,俗称“西当典”,道光间本镇大地主黄岱所创。德成典,俗称“中当典”,同治初扬州大资本家李竹铭开设。谦德典,俗称“南当典”,道光元年(1821)徽州臣商鲍姓开办。该典光绪初年(1875)过户于嘶马王姓,乃更名“真庆”。油坊有五:百和坊,杨某所创。立成坊,扬州李竹铭创。同森坊,江南朱在东创。继又有同成坊、同昌坊。地方大户开设的槽坊,有黄裕兴、黄大生的“义和”,杨伯益的“顺沅和”等。绸缎、棉布、京广、洋货业的大店有: “程广盛”、 “同兴太”、“德盛祥”、 “恒顺”、 “沉记”等,南北货业有“同兴沅”、 “沅太”、 “同众沅”等。各业除门市经营外,均兼营抄业和放乡账。小型商店有若干家,均就地批货。外埠来樊批购货物者,如永安、真武、丁沟、宜陵、南汇、小纪、临泽、三垛等,日夜不断。其它如钱庄、银楼、烛坊、碾坊、水产、八鲜、农具、炒货、酱园等行业各有若干家,茶馆、饭馆约二、三十家。来往各埠帮船云集,有通镇江、扬州、邵伯、真武、永安、小纪、泰州、仙女、宜陵、丁沟、汉留、东汇、八桥、三垛、临泽、界首、沙沟、兴化、高邮等之船只,计有七、八十艘之多。那时人烟稠密,市面繁荣,交通便利,故有“小小樊川赛扬州”之称。另设有武讯官一(即执讯讯官,俗称为“樊汉讯”),其他有绅董数人。又邮界设团练局一所,并招有乡勇一、二十人,竟日荷负弓箭刀枪,以壮声势。(姜正熙、黄炎庆据吴少余《樊川镇史料纪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