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纪事:“书圣”王羲之墓在苏州吗?【上】


2019年在指导苏州工业园区编修乡镇(街道)志时,发现胜浦街道的稿子中有称王羲之墓在该街道境内王墓(后改为旺墓)自然村,“大奇之”!真是闻所未闻的“重大发现”。追问依据?称清道光《吴门表隐》有记载:“王墓镇,晋王羲之筑圃于此。”而《吴门表隐》所注明的出处是“长洲旧志”。

王羲之

为了查证此事的真伪,本人以“王墓”为关键词,查了本人点校过的现存最早的《长洲县志》,即《隆庆长洲县志》,发现有5条记录被命中,有王墓湖、王墓村、王墓市。王墓市的记载是“去县东二十里。”王墓村的记载云:“王墓、斜塘、唐浦,在二十五都。”王墓湖则夹杂在境内其他水域记载中:“按长洲目前之水,其仅通者凡三十有三:曰吴淞江、陈湖、渎墅湖、阳城湖、昆城湖、王墓湖、朝天湖、尹山湖、叶泽湖、曹湖、施泽湖、赭墩湖、黄天荡、三场荡、鹅肫荡、马尾湖、车坊漾、范青漾、镬底潭、运河、阖闾浦、甪直浦、射渎、糜渎泾、齾塘、至和塘、匠门塘、柳胥塘、石狮泾、杨泾、龙溇、官才溇、金泾渰……”不论是湖名还是村名、市名,王墓似乎均与王羲之无关,相反,还可能是“麋王”或者其他什么王的墓,有云:“麋王墓,在平门外武里。”

独墅湖

那“王墓湖”在哪儿呢?《正德姑苏志》载:“黄天荡之东为独墅湖,为王墓湖,为朝天湖,三湖连缀,中微隘如川,其实一水也。”《乾隆元和县志》载:“独墅湖,湖之西为朝天湖,湖之北为王墓湖,湖之东为尹山湖,每遭风波几至断渡,东南最险处也。”《东吴水利考》:“黄天荡,在长洲县蔑渡桥之东、尹山湖之西,亦受太湖水,东为独墅湖,为王墓湖,为朝天湖,三湖连缀,实一水也。以此水深阔似江中黄天荡,故名。” 蔑渡桥即灭渡桥,也作觅渡桥,在苏州古城葑门外。

觅渡桥

从上述记载看,王墓湖应该在独墅湖之北,而现今独墅湖之北的较大水域就是金鸡湖。《苏州山水志》记载:“金鸡湖原名金泾渰,跨苏州工业园区跨塘、斜塘和娄葑三镇,东距苏州古城区4公里,南与独墅湖相连。原有面积7.2平方公里,因部分水域被围垦,现有水域面积6平方公里。”又云:“独墅湖,又名渎墅湖、独树湖……北通金鸡湖与娄江相连,西纳葑门塘来水,由湖东南部河流泄入吴淞江……1968年,围垦水面4.6平方公里,现有水域面积9.48平方公里……”原独墅湖北面王墓湖的水域,有的已经被围垦成陆,剩下的水域连同原来旧志上所记载的金泾渰形成了今天的金鸡湖。

金鸡湖

再查“王墓镇”,发现最早记载王墓镇的是《乾隆苏州府志》:“大通桥,在王墓镇。”《道光苏州府志》同。《民国吴县志》记载:“二十一图,独墅湖东滩离城十四里:王墓镇、杜仓浜(杜疑社字之讹)、白虎桥、安里桥、胡家桥、杨家桥、郁家桥、东宫浜、后宫浜、大通桥(以上原有),居窑村、汤家浜、安前村、东龚巷(以上新补)。”说明在乾隆年间到民国初年(30年代),王墓镇是存在的,当是由明代的王墓村发展而来。

显然,在上述几部志书中提到的“王墓”“王墓村”“王墓镇”“王墓湖”,均未提及地名由来与王羲之的关系。照此说来,哪怕王羲之真的曾经“筑圃于此”,也无法证明他死后一定就葬在此处。

唯一可能作为证明的是卢熊的《洪武苏州府志》记载:“王墓,《虚舟客话》云:郡城东三里,有水乡曰王墓。父老相传为晋右军王逸少之墓。按右军《与弟书》云:坟墓在临川者,行欲改移就吴。吴中终是所归。”

临川

这则记载的可信度怎样?它用了“父老相传”,也就是传说。其“按”文引用的是王羲之给他弟弟的信,信中所言“坟墓在临川者”当指他们的祖坟,不可能说他自己的坟墓。因为南朝宋人苟伯子,曾任临川内史,著有《临川记》六卷,其中提到:“王羲之尝为临川内史,置宅于郡城东南高坡,名曰新城。旁临回溪,特据层阜,其地爽垲,山川如画。今旧井及墨池犹存。”王羲之在临川(今江西抚州)为官,其父母随之到其任所,卒葬临川还是说得通的。

作者:陈其弟

来源:《苏州方志》微信公众号

2021-10-1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