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5 类药物对耳朵伤害极大,用的时候要注意这些

在 1957 年,世界聋人联合会根据欧洲各国聋人组织的倡议,将当年 9 月 28 日作为第一个国际聋人节,并规定以后每年 9 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为国际聋人节。今日刚好又迎来第 64 个国际聋人节。

耳聋的原因

耳聋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大体分为以下三大类:

1. 传导性耳聋:外耳道闭锁畸形、外耳道被异物堵塞致使声音无法传至耳蜗神经所致。

2. 感音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因听神经损害,导致听力减弱或丧失。

按疾病类型可分为 7 类,分别为突发性耳聋、药物性耳聋、传染性耳聋、外伤性耳聋、爆震性耳聋、噪声性耳聋及老年性耳聋。

3. 混合性耳聋:「混合」顾名思义是综合传导性与神经性听力障碍混合而成,具有传导性耳聋和感音性耳聋的特征。

有报道称,在我国 100 万以上聋哑儿童中,2/3 是滥用耳毒性药物所致,具有耳毒性的药物除了阿奇霉素外,还包括氨基糖苷类、化疗药、袢利尿剂及水杨酸类等。

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谈哪些药物具有耳毒性~~

1. 氨基糖苷类

对前庭毒性及耳蜗毒性各有侧重点

所有口服的氨基糖苷类药物都具有耳毒性,对前庭毒性和耳蜗毒性各有侧重点。

耳蜗毒性损害药物排序分别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

前庭毒性药物排序分别为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

如何预防氨基糖苷类耳毒性?

首先,每天一次给药,使用疗程应在 7-10 d 内,并监测血清药物浓度。但也有文献报道称即使每天一次给药、血清水平控制在目标值内,依旧存在耳毒性。

其次,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接受听力测试。但即使中途发现存在耳毒性,终止治疗,听力也可能会发生损害。

不过,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还是患者的个人史和家族史。

其他可能引起耳毒性的抗生素有红霉素和四环素,尤其肾功能受损患者,耳毒性更突出。

2. 化疗药物

以顺铂引起的耳毒性最为严重,其他还有 5-氟尿嘧啶、博来霉素和氮芥。

3. 大剂量阿司匹林

研究表明,每天 6-8 g 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类药物可能会导致听力丧失,但停药后,又可恢复。

在一项观察性研究中,定期使用标准剂量的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或其他 NSAID 药物(每周 ≥ 2 次),也会增加男性听力丧失风险,尤其是 50 岁以下人群。

4. 5 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

通过大样本研究发现,使用西地那非与听力丧失有关,此外,他达那非、伐地那非也有听力丧失的报道。

5. 其他

抗疟药奎宁与氯喹也可能引起听力丧失和耳鸣,不过与水杨酸类药物相似,停药后可以恢复。

袢利尿剂也会导致暂时性失聪和耳鸣。

除此之外,噪声性耳聋也是需引起大家重视,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量年轻人流连酒吧、夜店,而这些场所的音量很容易超过 100 分贝,长期遭受噪声刺激很容易引起噪声性耳聋。

再者,半夜传来此起彼伏的狗叫声、汽车鸣笛声、隔壁邻居吵架声、路边工地的打桩声以及 6 点钟叫你起床的广场舞音乐……也是生活主要噪音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