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湿邪,护阳气,糖尿病患者这样防治才有用!阳气足,血糖低
中医糖尿病专家沈明阳糖尿病在临床中是一个多发病,也是一个疑难病,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不可治愈,需要终身吃药。按照现代医学的思想治疗糖尿病,首先就是控制血糖,然后就是打胰岛素。患者几乎都是要终身吃药。西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胰岛功能出现代谢障碍,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是糖多了。糖多了,人体没办法吸收。这个观点其实是错的,糖尿病其实是糖少了。胰岛功能出现障碍之后,对糖分的吸收也就出现了障碍。机体就会出现糖代谢的异常,人体处在一个缺糖的状态,人体的五脏六腑都失去了正常的功能。中医能不能治好糖尿病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的。糖尿病类似于中医的消渴症。糖尿病是西医的病名,但是糖尿病不等于中医的消渴症。糖尿病包含在消渴症中。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温补脾胃化寒湿从中医的肝脾肾去入手的。主要思想就是要温补脾阳,化寒湿为主。之前有一个患者,50多岁,女性。当时来门诊的时候。面色晦暗,典型的一个症状,入睡非常困难,而且晚上的睡眠时间只能达到两三个小时。而且人特别的消瘦,口干症状非常明显。针对这个病人中医是怎么治疗的呢?当时这个病人来的时候,脉象沉、弱、洪、数,舌苔都是白苔。数脉,跳动的非常快。一天喝水接近七瓶,边喝边尿。这是非常典型的白虎汤的症状,白虎汤最早来源于张仲景的药方,这是一个经典方剂,牙龈胖大,齿痕明显,舌体胖大。患者饮食方面,吃的多,但是消瘦。患病三年,一直用西药控制。但是到我这里看的时候,是因为症状已经严重,而且腿已经出现了疼痛麻木的情况,这就说明并发症已经出现了,就是西医讲的糖尿病足。晚上为什么睡不着?是被疼醒的。患者肝火旺,性格急躁,说话非常快,办事很急。很多糖尿病人,舌苔都是白厚,有齿痕。如果舌苔厚、白不化掉,血糖根本不可能降下来,就算用了降糖药降低血糖,血糖的高低也会反复。从中医来讲,必须要把寒湿化掉,把寒气、湿气化掉。把中焦打通。为什么很多顽固性糖尿病,特别是十几年以上的,为什么吃药了之后也只能改善症状,缓解症状?不能治好?因为患者的中焦不通,苔白、厚无法改变。中焦不通是什么原因?下焦的真阳太弱。也就是火太弱,火不生土,中焦的寒气、湿气就没有办法祛除。所以十几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治起来特别麻烦,就是这个原因。现代医学,一旦发现糖尿病,在医院里面,就是降糖药,胰岛素来对付。但是只要用上胰岛素,就代表要终身吃药了。终身吃药给病人带来痛苦是巨大的。当时这个患者,我给她开了方子,有附片、甘草、姜、淫羊藿、桂枝尖、生石膏、陈皮、半夏、藿香、朱茯神。当时就开了简单的几味药。开了半个月的药物,三天之后回复,感觉口干好了很多。朱茯神主要是想办法让患者睡觉。患者在两个多月之后,出现了反应。服药之后,睡眠改善了很多。扶阳药物的排毒反应也出现了,比如头昏,喉咙干,拉肚子。为什么会在方子里面加入生石膏呢?按照传统中医辩证,患者身上有一定的热症,所以我加了生石膏。口渴的厉害就需要用一下生石膏。按照扶阳理论来讲,这应该属于燥热吧?那为什么不用一些温热的药物调理呢?温热的药物不能短时间降低口渴症状。厚朴、半夏之类药物效果太慢。为了先改善病人的症状,所以我用了生石膏。如果用药不当,病人的口渴不会这么快。当时用到患者身上的附子量150g,石膏量用到了90g。这个药量,三天就能把严重口渴压下去。本来是考虑用人参的,因为白虎汤的原方——石膏、甘草、粳米、人参等。但是我没有用人参,因为患者舌苔太厚、白。舌苔不但白厚,还有一点,舌苔正中间有热象,有发黄的感觉。但是这个黄色要仔细的分辨,这属于白中带黄,而不是那种真正的白。用生石膏解决郁热,渴就会好很多。不能用人参,人参滋阴。苔白、厚的,不建议用人参。从根本原因来讲,就是寒气和湿气太重,患者的表象症状严重,现在的首要条件是解决患者的表象,然后在开始化寒湿。去表象后变方——温化寒湿渴消除之后,药方就要立马改变。中医治疗传统规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渴解决之后,药方减少了生石膏,然后再加砂仁、厚朴、青皮、吴茱萸等等。化体内寒湿的思想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是不能变化的。一定要温化寒湿。对于很多糖尿病的病人,吃饭之后舌象就慢慢淡了,不吃饭之前属于一种病态。所以中医的舌诊、脉诊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这块,治疗起来很痛苦,西药基本上就是药罐子,中药也要治疗很长时间。我们如何有效的预防自己得糖尿病呢?现在得糖尿病的人,多半都是坐出来的,没有运动。吃东西没有节制。再加上现在外部条件、自然环境的下降,最后一个,睡觉不按点、通宵熬夜的,损耗阳气的。所以说从吃、喝、运动、睡眠调整好,得糖尿病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温馨提示:总之,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所有糖尿病患者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