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钧瓷与金元钧瓷:原来有那么多的不同
元钧与宋钧的明显区别有如下三点:
首先,宋钧有“紫口铁足”现象,元钧则没有。
宋钧窑玫瑰紫釉尊局部↑
金元钧窑天青釉单把洗局部↑
其次、宋钧的“棕房”孔洞破口四周有褐色杂质颗粒,元钧则不存在。
宋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底↑
元—明均窑花盆底↑
然后、宋钧未施釉的底部“刷芝麻酱色釉”,元钧则没有这种现象。其次是有无“蚯蚓走泥纹”,当然也有无“蚯蚓走泥纹”的。
宋代钧瓷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器物造型都非常规整。
民窑釉色多以天青为主,也有月白、天蓝、葱青;官窑则以运用金属铜“窑变”呈色之美妙著称。
民窑较之官窑胎釉略薄,但是都能做到施釉厚薄得当,所见瓷器流釉、粘足的极少。
宋钧窑月白釉海棠式盆托↑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金-元 钧窑月白鼓钉洗 ↑
宋代钧瓷大多施满釉,且器底多涂褐色(俗称芝麻酱色)护胎釉。鼓钉洗、花盆和盆奁,以及盘类以支钉支烧,其它则以垫饼烧造。
宋钧窑月白釉海棠式盆托↑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宋钧窑鼓钉三足洗-北京故宫
宋钧胎质细腻致密,呈灰褐色,它吸水率低,瓷化程度高,叩之其声铿锵圆韵悦耳。从胎质断面可以看出,纯净无杂质,很少有空隙,很少出现釉层剥落等现象。
元 钧窑天蓝紫斑如意枕 ↑
元代钧窑钵↑
金代钧瓷是战乱之后的恢复之作,是为满足民间大量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在民窑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从这一点来讲,它并不十分严格要求钧瓷胎釉的选料精细,制作的精益求精。它的首要目的十分明确:实用为上。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烧制出的金代钧瓷,除少数精品外,普遍出现胎料粗松、胎质泛黄等现象。
金-元钧窑天青紫斑釉盘↑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金-元 钧窑天蓝玫瑰紫葵花式花盆 ↑
元·鹤壁窑钧瓷窑变水盂 ↑
金代钧瓷较少支烧,大多以垫饼垫烧,轮制产品不规整,盆、碗、碟、罐的圈足统旋直足,所掏窝子一刀而过,窝子不正,深浅不一,刀痕、指痕都程度不同地出现在胎体上下不加任何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