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笔记(8月30日)鸠杖及其它
1
鸠杖
2.
鸠杖传说
把手杖的头做成斑鸠鸟的形状,是有原因的,一是鸠是“不噎之鸟”,用鸠鸟作饰物,寓意“老人不噎”,以鸠鸟饰杖首意思是祝老人饮食顺畅,不受噎呃,健康长寿;此外,鸠与九同音,古代两字通用,九是个位最大的数,有独特的含义,象征极高、极长、极大之意%2E古语鸠鸟熙春,就有祝福老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之意。二是汉代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中提供了一种解释:据说汉高祖刘邦和项羽打仗,刘邦被打败了,项羽紧追不舍,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刘邦躲藏在灌木丛中。当时正好有一只斑鸠鸟落在树上,而且不断地鸣叫。项羽的追兵赶到,理所当然的认为树下无人,否则斑鸠鸟不会自由自在的鸣叫。由于有了斑鸠的掩护,刘邦终于脱了险。等到刘邦当了皇帝,为了纪念这只不同寻常的鸟,所以做了鸠杖用来帮助行走不便的老人。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可信,因为根据出土的文物,早在汉代以前就有鸠杖了。
3.
鸠杖是古代的老年证
据《礼记·王制》记载,汉代规定,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持有官府颁发的鸠枚,可以享受特别优待:出入官府衙门,不受限制;行走王土,食宿均有照应;做小本营生,一律免税务;且身份地位受国家保护,有胆敢欺凌拄鸠杖老人者,以蔑视皇帝罪论处,严重者处以死刑等等。可见,古代的鸠杖就是老人受优待的“老人证”。
4
三星堆纵目人后裔
看一个报道,说是在四川剑阁县中出现 了“三星堆纵目人后裔”。此纵目人后裔的名字叫做王鹤,他的父亲叫做王守义,另外他还有一个兄弟。早在1986年的时候,四川社科院副院长廖永祥在剑阁县讲课的时候,偶然遇到了王鹤的父亲王守义,当即就觉得王守义跟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极其相似,但是因为当时公事繁忙,廖永祥院长没来得及仔细研究,就去忙别的事去了。直到2014年的时候,才有专家重新找到王鹤一家, 结果发现王守义和王鹤的长相跟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像还真的颇为相似,尤其是他们的那对尖耳朵,以及整个的面部轮廓,都像极了三星堆青铜像。随后,专家在求得一家人同意之后,还去抽了血做了基因检测,根据溯源,他们的共同祖先应当来自于6800年前,彼时的古蜀国正是在萌芽的时候,从时间上也算是对得上。只是回溯王家的族谱之时,发现王家本身是住在湖南的人家,大约在300多年前因为逃难去到了陕北地方,后来又辗转来到了四川。因此也有人提出了异议,说他们并非是“纵目人”,毕竟他们一开始的居所是在湖南,而不是在四川。
但是古蜀文明大约在3000年前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至于其中的原因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住在古蜀国内的纵目人很有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迁徙到了湖南一带,毕竟川蜀离湖湘又不远。因此用这个说法来反驳王家不是“纵目人”是不具备说服力的。但同样的,目前专家掌握的证据也仅仅是基因检测回溯得到的共祖生活的时间,以及王守义、王鹤跟三星堆青铜人像面貌的相似性而已,并不能够直接证明王家就是纵目人后裔。想要证明这一点,首先必须找到纵目人繁衍生息的直接证据,譬如族谱和相关铭文等等,毕竟王家的族谱只能回溯到300多年前,跟古蜀国消失的时间还相差甚远。此外就是要找到更多现存的“纵目人”,拥有更多的基因样本之后再进行技术性回溯,从而得到更多有关纵目人的信息。
5
三星堆文明
在三星堆博物馆参观时,惊叹三星堆文物的精美和独特,比如各类夸张的纵目人、青铜神树、类似于方向盘的铜太阳形器、类似于火锅的三足炊器等。根据《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纵目。也就是蚕丛的眼睛跟常人比起来格外突出,这一点在三堆出土青铜面具中得到验证。古蜀文明的开国首领,是一名名叫“蚕丛”的人,他教会了古蜀人民养蚕制丝,开启了古蜀国的农耕时代,地位几乎相当于华夏文明的神农氏。而最引人注意的,是蚕丛这个。
其实,在1929年之前,所谓古蜀国只是神话和传说当中存在的国度,李白《蜀道难》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句子,也不过是诗人的浪漫幻想。1929年四川广汉的一位农民在掏水沟时偶然发现了一些玉器之时,这才将沉寂了几千年的古蜀文明唤醒,是为三星堆遗址。经过多年的发掘研究,三星堆文明引起了世人关注衙猜想,这两年又有新的发现和研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三星堆看看。
6
山海经与青铜神树
三星堆的青铜树是在1986年间偶然发掘,当时发掘的三星堆文物中大多都是金、玉和青铜器,青铜树则是残破不堪地混淆其中。考古专家将文物清理分类时发现这颗奇特的古树,于是开始了漫长的修复工作,经过长达10年的修复后,终于如历史记载一样完美地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修复完毕后发现神树共有8棵,但多有残缺,较为完整的一棵有近4米的高度,已然成了现今为止全球已知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据考古专家介绍,这棵青铜树如果加上顶部缺失部分的话,高度应不下5米。关于它的具体含义,虽然众说纷纭,但都公认其为“神树”,而它的作用则与树上的九只神鸟密不可分。
“十日神话”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不过人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后羿身上,其实这个神话中便蕴藏着青铜神树的作用。《山海经》中记载:“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可见树上的九只神鸟与太阳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在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天上的太阳是由飞翔的鸟所背负。结合《山海经·大荒东经》的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不难看出青铜神树的上的鸟是为了背负太阳而存在。再结合山海经及其他神话传说,专家还原了完整的“十日神话”。
在上古时期,有一棵巨大的神树生长在海内的东方的某处,名为扶桑。此树高约三千里,直通天界,是一棵通天神树。除了通天的作用外,还住着一家太阳。家中十个兄弟,每天有一个出去上班,其余就在家中休息,而太阳们上班下班都有专车接送就是名闻遐迩的三足金乌,如此循环往复。可是有一天不知为何十兄弟一起上班,十日当空,天下大旱,不仅晒焦了庄稼害苦了百姓还晒死了女巫。天帝得知后勃然大怒,于是派羿下凡相助,临走时赐给他白色的箭矢和金色弓。他来到人间找到了扶桑树,踩在树端张弓搭箭,射下了九个留下了一个,顺带将负日的三足鸟也射死了。这是“后羿射日”的完整版,广为流传的是后半段,而神树则在被人们忽略的前半段。
再回看三星堆青铜神树三层九枝分立九鸟的情形,与《山海经》中“扶桑”和“若木”以及“上有十日”的描述如出一辙。专家指出神树之所以只有九只鸟,可能有一只立在顶部因为时间久远而缺失,也有可能是本身就只有九只,还有一只正在值日。而青铜树上独特的花果与神龙又与《山海经·海内南经》中的建木不谋而合,“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而建木在上古历来就有通天之能,伏羲、黄帝等众神都是沿着它而往来于天界和人间。
《山海经》再次证实它的惊世骇俗,更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也难怪古代屡禁不止,可见《山海经》中许多看似荒诞的记载多是《山海经》成书之前更早的未知文明,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这是荒诞的记载不断印证着实让人又喜又惊。
有朋友就专门成立山海经田野考察活动,印证山海经中记载的山川河流、花草鸟兽等。看似扯淡,其实是一件很有趣 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