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美作品】石码古镇看骑楼
石码古镇的骑楼,你看过了吗?
在初春的三月,我们一行来到了龙海,走进了石码古镇。
古老而宁静的石码古镇,静静地浸在微微的细雨里,悠然地迎接我们目光的穿越和审视。
石码原名石溪,旧志载,唐以前是内海海滩。宋以后,石码所属的龙溪县开始有记载。明嘉靖五年(1526年),分龙溪11都建石码镇。张仆人大宗伯林崇倡设市街,编千字文署号,分割上下码。“聚落万井”,舟车辐辏,八方互市,“商业繁盛,不逊于溪澄”。骑楼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形成规模。
石码从文山而南,有7港99湾。明代中叶,成化、弘治年间,月港(海澄)兴起,与此同时,石码也建埠建镇,两地咫尺,东西媲美。月港的繁荣鼎盛,引起海盗多次进扰,波及石码。入清以后,由于战乱,月港和石码首当其冲,一度成为废墟。民国以后军阀混战,社会扰担不宁,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人民才开始安居乐业。
走进这条街的时候,细细的春雨扑面而来。
闻名八闽的古城就像我们想象一样的古朴,就像那些磨得光亮亮的石板路。无论你什么时候来,无论你从什么地方来,它们总是那样,等待你脚步的思索,等待你目光的抚摸,默默地承受日月和星光,承受岁月的更迭和交替。就像看过了太多世事的交错,见过了太多的人间烟火,石码骑楼,一直沉默着,宁静地守护着时间和空间的秘密,守住心中的千载风霜,守住山色水波间的风采流韵。
怎样的楼才算骑楼呢?在进古街之前,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在文化馆专职干部的带领下,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骑楼:骑楼一般为两三层楼,楼下一部分空间留出让行人行走,楼上住人,楼下的大部分空间做店面之用。因楼下留出了空间,只有两根柱子立着,楼房像骑在空地上,这便是骑楼了。
石码骑楼建筑立面样式多,中式、西式、中西合璧都有。最具有鲜明闽南地域特点的,是以传统红砖密缝砌筑、强调窗扇与壁柱组合、屋顶以压檐葫芦栏杆联结的红砖骑楼。石码的骑楼,在方木横梁上又做了一道直接支撑在砖柱上且弧度平缓的砖拱,由砖拱分担了上部砖墙的大部分荷载,底下木横梁主要承担二层木楼板的重量,体现了在近代早期结构低技术条件下,西式拱券与中式木横梁创造性地结合,为石码骑楼建筑独有的构造方式。这种看似平凡的做法却显示了工匠高超的智慧,塑造出类似于中国传统梁柱结构、而非西式的券廊形式,体现了文化审美取向上的意义。而后来泉州中山路上红砖骑楼的成熟运用是汲取了漳州骑楼在材料、构造工艺上的经验,并得益于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引入,体现了闽南各地“接力”式不断完善与推动近代地域性建筑的发展。
石码老街不宽,街的两端都是骑楼,楼下全是店面,一户连着一户,空间连着空间,也就是遇上雨天,走在骑楼下是安心的;遇上大热天,走在骑楼下是轻松的。这里没有闹市那种喧闹的叫卖声,好像约好似的,这里的店主都是静静地候在店里,笑眯眯地看着来来往往的顾客,你买,他笑笑,你不买,他也笑笑,一如这秋日和煦的阳光。
有人对骑楼的建筑风格进行过认真研究,认定是实用和完美的和谐统一。从骑楼那绵延的长廊造型上,我们惊叹着她的形体美;从那一门二进或三进,井院围合,高低错落的构造里,我们领略她的空间美;从那纵深配置的轮廓中,我们欣赏着她的层次美;从那井然有序的气势上,我们称颂着她的群体美。这样美妙的民居,是我们的先辈和智慧谱写的凝固华章,是首哲理诗。
骑楼不单是一种凝固的建筑符号,也不单是一种历史现象,而是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遗产。
在这条大街上,不同的牌匾,各异的招幌,各色的灯光,装饰着骑楼。街上的门面大约在3米左右,基本是二层或三层楼,一楼是店面,二、三楼住人,每家都是三扇窗,或传统木雕,龙飞凤舞,或欧式窗台。一楼的店面后面,一般是天井,天井后面一般是厨房、餐厅。
清乾嘉盛世之后,基本处于稳定环境,商业顺利发展,更趋于繁荣。出入货物运输繁忙,航线四通八达,上游各地的手工业产品和土特产如:米、木、糖、纸、竹、竹制品、柴炭、丝布、草席、雨伞、漆器、瓷器、铜铁器、鲜果、鲜花、茶叶等,源源不断汇集石码,输入的物质,也由石码分散。
相对于现在骑楼下市场的繁杂,清以来,石码人就很有规划、很有见地、很全局观念地把石码的大街建成“二横二纵”的规模。新洲尾、大港乾、打石街、福寿街,这是一纵。西湖路、后街、外市、新行路,这是二纵。大码头、甘棠前是一横。炮仔街是二横。夹以众多巷埕住房、星罗棋布。镇志记载共有街、巷、埕、厝等180多条。1979年,镇境面积由原来的0.9平方公里猛增到2.33平方公里,新老街巷,纵横纷呈。
今天我们在许多城市能看到建材市场、家居市场、农贸市场等专业市场,而石码在清代就有产供销一条龙的各类专业市场,如五板桥市、大码头市、大宫前街鱼市,相公庙前菜市,教场瓜市,祖田厝口新市,祖宫前街米市,大宫前街蛏市,沙埭内鸭市,下码庙前灯市,大埕柴市,等等。以现代的眼光来考量这些集市,我们的市场还没有旧时石码集市的分类专业和精细。
那么,在历经沧桑后,石码近代骑楼是如何发展的呢?这个问题同样让我好奇。龙海文化馆干部以及当地的文人为我做了详细介绍。
石码曾经作为福建的三大名镇存在。这里还曾是民国福建最早建立的特区——石码特区。近代骑楼的发展,据国外学者的研究一般都认为是始于1822年英国莱佛士(StamfordRaffle)新加坡“市区发展计划”中制订的“five-footwaY”建筑法规,并在华人商业区的改造中得到推广,至20世纪初,骑楼已经成为香港及东南亚华人商埠的主要商业街道形式。在闽南方言中将骑楼俗称为“五脚距”、“五脚架”等,新加坡华人社会也有类似的称呼,有的研究认为早期新加坡的闽南华侨直接将“five-footwaY”用闽南话翻译成“五脚距”(闽南音Ngo-ka-ki),并逐渐成为骑楼的代名词,“五脚距”称呼如何在新加坡形成,又如何通过方言进行传播,尚待进一步考证。
从近代骑楼的建造过程看,首先是在1918年的漳州古城开始建设,借鉴了民国初年广州在市政建设上的经验,即在拓宽马路的同时,大力推行道路两侧的骑楼建设。如漳州骑楼底层柱廊与1912年《广东省警察厅现行取缔建筑章程及施行细则》中要求骑楼宽度约为2.7米与高度3.3米以上的规定基本吻合,而不同于新加坡早期骑楼最小宽度约1.5米的做法,漳州也成为近代华南沿海名地侨乡,继广州之后,较早在旧城改造中实行骑楼街层政策的城市。
漳州骑楼先是在原府衙前的空地上进行示范性建设,并在随后的城市旧街拓宽中,要求街道两侧店铺按府埕的骑楼模式建造,并在漳州下辖的石码、海澄等镇中推广。石码镇有新行街、外市街等12条骑楼街道。
近代骑楼单体空间大多具有商住合一的多功能性,与传统民居一样保持了较强的通透性,以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店铺均向街道开放,并大多以售货柜台临街,交易活动直接在骑楼柱廊内便可完成,具有“暑行不汗身,雨行不濡履”的特点,并使得街道和建筑之间的过渡更为自然、空间层次更为丰富。沿街门面除了采用常见的格扇门外,还延续了传统“篾门”的做法。编篾为门在南方地区历史久远,南宋庄秀裕的《鸡肋篇》中有“家家以篾为门,人食槟榔,唾地如血。北人嘲之曰:‘人人皆吐血,家家尽篾门’”讥讽篾门。其实篾门既可遮挡外面视线的窥视,保证居住空间的私密性,又能有较好的通风效果。另外,还采用了可拆卸的传统竖板门与窗户柜等几种铺面形式,竖板门铺面通常分为二至三格,在中间或单侧装平开的门扇,其余部分均为竖条木板拼成,可将竖板连同门扇全部拆下,店面向街道完全敞开以方便货物进出。窗户柜铺面也在正中或一侧安设门扇,只是窗的构造较为特殊,漳泉两地的做法也略有不同,泉州传统窗户柜的下部大多为固定的,而漳州骑楼窗户柜下部也为可拆卸的,以较厚、带凹槽的横向平板密排卡在两侧的门框上,需要时可将门框、门扇以及整个窗户柜全部拆下,其实际使用更为灵活、方便。
石码骑楼对外的延伸感,个体与群体的统一性、开放性,让我不禁想起了同是八闽的居住楼,但却风格迥异的山区土楼。相对于石码骑楼的整体性,土楼更具有独立性,土楼封闭的楼道一致向外人敞开,且一户连着一户,土楼的走廊却一致向内,一座土楼就是一个世界,而一街又一街的骑楼长廊也是一个世界。一种民居样式,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绝对不是孤立和偶然的。石码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成熟的市场需求必定催生骑楼开放式的建筑风格。而在广阔的山区,交通不便,客家人辗转流离,从遥远的中原往南迁徙的时候,众多的原居民,占据了自己的活动范围。一路风尘疲惫不堪的北方人只能退避到野兽出没、土匪啸聚、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为了防止土匪强人的抢掠,为了防止猛兽的攻击,为了应付土著的入侵,客家人在建造自己居所的时候,便将牢固、安全和自我保护作为建筑的首要目的,或大或小、或新或旧,他们整齐划一地以一种紧凑、严实、封闭的格局表现出历史上客家人生存的环境、状况以及一种平静、和谐、和平的文化心理。
骑楼是石码的纽带,把一座又一座的楼房连成一条长廊,一条又一条的长廊连成一条长街,一条又一条长街连成了石码镇特有的风韵。从这家的骑楼下走进,就可以一直走到街尾,从街尾可以走到那条街,以致走遍整个石码镇。若是累了,需要歇歇,那楼下就是停歇的驿站,或喝茶或买卖,各得其所。
时间是回不去的。好多东西都无法挽留,却顽强地抗拒这遗忘,能留住时间的是曾有过的建筑,而抹不掉的是那些记忆,我们把它装进一个我们不知道的角落里,当某种偶然把逝去的时光重叠印象,它瞬间复活,城市的生活就在这一代又一代的记忆中有了永恒。
梧闽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散文作品并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作家出版社)。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2009年9月《新文化泛思》入选中央党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编审的《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文集》;《<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