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哪些方法?怎样启发孩子“异想天开”?

原创涵妮妈妈育儿经2019-02-10 11:43:37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就是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茫无知,得不出结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也得不出结论,讲的就是思维的意义所在。

思维能力是孩子智力活动的核心,是孩子成才最重要的智力因素。思维能力需要从小开始发展才能让孩子更聪明、更胜人一筹!

提高感知和观察力。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积累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因此,努力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不断丰富和发展孩子去观察,去认识、去思考、去体会,这样可扩大孩子的印象范围,使之容易形成对事物正确的概括,以发展思维能力。

启发孩子积极思考。要善于给孩子提出些小问题,让他积极运用已有的感知经验去独立思考和找答案。在孩子思考问题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启发孩子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孩子好奇心比较强,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见到新鲜的东西就要摸一摸、问一问、拆一拆、装一装,这些都是孩子喜欢探究和旺盛求知欲的表现。家长切不可随意禁止甚至恐吓他们,以免挫伤孩子思维的积极性。应当因势利导,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培养从小爱科学、勤动手、肯钻研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让孩子畅所欲言。要鼓励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哪怕是错误的也应让他说完,适时而又恰当地给予指导,在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下成长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分析问题也比较透彻,对某些问题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容易受暗示。相反,在家长制气氛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显得思维呆板,不敢畅所欲言,也提不出新的观点,而是看家长的脸色行事,容易受家长的暗示而改变主意,或者动摇于各种见解之间,或是盲从附和随大流,这就影响了思维独立性的发展。

分享一下翁亦奇老师讲解过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

思维能力决定了你的孩子聪不聪明,有些爸爸妈妈说我的孩子很聪明啊,小的时候看不出来,真正考验孩子思维能力的时候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学习好的不算思维能力好,他有可能是记住了,甚至连口算都能记住,但是三年级的时候有应用题,有阅读理解,还有A大于B,B大于C,C大于D,请问A和D哪个大?这个不是让你记住,而是让你分析,理解,判断,所以这个真正考验你的思维能力,为什么有些孩子一年级二年级学习挺好的,到了三年级成绩马上就下来了,一道题思路你讲解了一遍,第二道类似的题目他还是不懂,说明思维能力不好。

思维能力分为哪些方面?

1,逻辑性思维,逻辑思维就是上一步对下一步有什么影响,比如说因果关系,因为天冷了,所以我们要穿衣服,这是逻辑关系,比如1后面是2,2后面是3,这是序的概念,所以读小学之前建议每个孩子都要数数,而且数数很有用的是,你把数顺着数之后,再倒着数,第一阶段从1数到100,第二阶段从100数到1,第三阶段是跳着数,比如:1,3,5,7,9,不仅可以跳一个,还能跳两个,比如:1,4,7,10,如果会这样数就是加法了,反过来倒着数就是减,比如:100,97,94,所以逻辑思维练习小的时候可以数数,大了就可以下棋,这一步走到这里,为什么要走到这里,它一定是有根据的,下棋是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很好的方式。

2,发散性思维,比如给你一个“火”,让你组词,这称之为字词的生成,“着火了”,“火烧了”,从词到句,比如说,“铅笔”,“飞机”,“大树”,组成一句话,这句话当中必须含有这三个词,这样从词到句,从句到篇,给你几句话,让你根据这几句话写一段文字,或者一段小故事,故事或者文字当中必须含有这几句话,这些都是发散性思维训练。

3,聚合性思维,就像猜谜语一样,给你很多信息,然后判断最终的结果。

4,创造性思维,从这个联想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还有批判性思维等等这些都是思维能力的训练。

分享两个小游戏:一是正话反说,锻炼逆向思维,3周岁可以反2个,比如“蜜蜂”,反过来就是“蜂蜜”,4周岁可以反3个字,“幼儿园”,反过来“园儿幼”,5周岁可以反4个字,这些字要放在脑子当中记住才能反过来,所以思维对脑的要求很高的,6周岁的孩子可以反5个字,7到9周岁的孩子可以反7个字,10到12岁的孩子可以反8个字,如果孩子都能反过来,说明孩子的逆向思维很好,可以跟孩子在家多玩这样的游戏,需要你跟孩子的互动,做的所有训练都是互动性和兴趣性很强的,不要跟孩子玩的太死板了,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古诗类的,反过来孩子印象会特别深刻。

第二种游戏是比较好玩的,猜东西游戏,拿一张图卡,比如大人可以开始提示,它是一个动物,孩子会说袋鼠,小猫,大人再提示有两只脚的,孩子回答,企鹅,大人再提示,它的嘴巴尖尖的,孩子再思考回答,是小鸟,鹦鹉,孔雀,大人在提示它头上有红色的,早上起来会叫,孩子回答是公鸡,正确,要慢慢给孩子提示,这个过程很考验孩子的思维能力,但是不要一下子就跟他说,早上起来会喔喔叫的,这样孩子没有思考性,这个过程就是让孩子慢慢的去搜索,去判断,让形象越来越丰满。

再比如你可以藏起来一样东西,给孩子描述,是太阳晒的时候带的,有些明星也会带,是帽子吗,不对,是保护眼睛的,不要让眼睛晒伤,答案是太阳镜,这样一步步深入的让孩子去寻找答案,这个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所有的思维能力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两个人玩,互动着玩,规则是我来问你来答。你来问我来答,回答的时候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这个游戏考察的不是回答问题的人的思维,而是问问题的人的思维,这个要求更高,比如,我来猜你的图案,我先问,你回答是或者是,然后在轮到你来猜我的图案,你问我回答是或者不是,这样轮流一问一答,如果你手里是一个大公鸡让孩子猜,如果孩子问“是不是动物啊”,你回答“是”,轮流过后孩子再问“是不是长颈鹿啊”,你回答“不是”,孩子如果一直问是不是小猫,小狗啊,小鸭子啊,这样永远问不到正确答案,除非凑巧猜对啦,而思维能力好的,会问“是两只脚还是四只脚啊”,而我们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不能回答他有几只脚,还有孩子会问“会不会飞啊”,“是不是嘴巴尖尖的”,真正考验的是孩子的思维能力,在交流过程中让孩子学会一步步的解决问题,一次次的缩小搜索范围,这样的游戏玩多了,孩子的解决能力的问题会超级强。

启发孩子“异想天开”。在人们的长期生活过程中,所有的物品都有其常规功能。例如,传统观念认为,碗是盛饭用的,暖瓶是盛热水用的。如果我们变换一个视角去思考,就可发现碗还可当乐器,暖瓶还可放冰。这就是“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孩子在学习知识时就不会盲目听信,解决问题时就会思路开阔,灵活自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