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情境试题27: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河道
今天继续探讨与河流有关的试题。以下这组是最近试题,广东省二模地理试题。
答案:6.A 7.D 8.C
该组试题的背景素材来源于以下论文:
试题中的图像与论文中的图2有密切关系,如上所示:
通过对比,可以推测命题者制作图像的大致过程。
试题中的图像已明确标明河道的时间,与论文中图2的河道时间一致,因此,数据必定是来源于论文中的图2。
再者,试题中的图像没有比例尺,命题者应该是在论文图2中河道的基础上,添加乌兰布和沙漠的信息,重新绘制而成。
为了更好地了解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的地理位置,现补充以下图像:
图像来源:李永山, 彭文昌, 任亮,等. 近50年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辫状河道演变[J]. 中国沙漠, 2016(6).
第6题设问的依据并不在试题图像来源的论文中,而是来源于论文《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两岸地表沉积物多重分形特征及其指示意义》(干旱区研究,2019年第36卷第6期),如下所示: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第6题的正确答案——地形和植被的差异。由于试题的图像没有显示河道东岸的地形特征,文字材料也没有介绍,现被论文中的图像,以便于理解:
第7题考查图示区域内侵蚀作用的表现。解题的基本思路是,与1973年的河岸线为基准,2015年出现河道的位置就表示侵蚀,反之,则表示淤积。为方便阅读,将试题图像与论文中的图2并列在一起,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了,②与④所在的位置,1973年时是河岸,2015年时成了河道,是河流侵蚀作用的结果。
以下是一些关于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塌岸的图像:
上述图像来源于以下论文:
解答第8题,首先需要对图像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即要总结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淤积与侵蚀情况。
第7题的设计已是在引导考生思考1973-2015年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淤积与侵蚀的情况了。比如,图中只有②与④所在的位置处于侵蚀状态,其他地方则处于淤积状态,因此该河段近40年来总体表现为淤积状态,论文的结论如下:
径流是影响河道侵蚀与淤积的因素,其基本规律是:随着流速增大,河道侵蚀加剧,淤积减弱,反之,则侵蚀减弱,淤积加强。因此,由图中的信息而得出的结果——该河段近40年来总体表现为淤积状态,可以排除选项A——流速加快,与选项D——深度加大,而正确选项是C——径流量减少。
试题文字材料中提到:水库、河岸护坡工程的兴建以及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河道形态与水沙运移影响,可参考论文中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