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境转只是凡夫,心能转境才是高人——判断自己境界的四句话
红尘若镜
所属专栏: 佛教基础常识简介
六祖惠能大师曾经教导过我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如同寻兔角。
这个话的道理很深,但是大师却是深入简出的进行了阐述,意思就是说真正的佛法绝不只是那些谈玄说妙,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要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只有在生活中有所感悟,并且反过来还能指导生活的,这才是真正的菩提妙法;否则那无非是“口头禅”而已,尽管嘴上夸夸其谈,但自己生活中却是一地鸡毛,那就比较尴尬了。
今天红尘就为师兄们带来了几句心灵禅语,并不是多么的高大上,但却都和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希望能够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一些帮助。
比如说消除一点烦恼,解除几分疑惑,看破一些烦恼,那我就十分的欣慰了。
01、境随心转,而不是心随境转。
其实真正的修行说白了都是在修心,而不是修这个色身,或者各种听起来花里胡哨的法门。
而在修心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调整我们这颗本心和外境的关系——心能转境方为贤者,心被物转仍然只是凡夫。
就像是当年范文正公(范仲淹)曾经说过的那句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话,那修心功夫就很深了。
但是我们绝大部分人是很难做到的,比如说外面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您坐在花园里面喝茶看书打坐,这个心情自然十分美好。
相反外面乌云密布,又有人在吵架骂街,家里孩子不肯做作业,老公(老婆)还坐在那里只顾埋头刷手机,若是这种情况下依然还能心平气和,不嗔不急的把事情做好,修心功夫就相当不简单了,恐怕很多师兄这时候早就已经气得跳起来了吧?
不要说咱们普通人了,我曾经看过一次学术演讲会,参加的都是各种文化大师们,结果为了一个谁坐中间位置也就是传说中的“C位”的小矛盾就发生了各种争执,让我也是颇为感慨。
所以说有知识和有境界完全是两回事,能够面对纷杂的外境依然保持平和淡定从容的心态的人就相当不简单了,这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定力”,更加不要说能够转换外境了,那个境界就太高了。
02、以智慧做事,以慈悲对人。
佛法最重要的是两种“资粮”,也就相当于两种目标——一种是求智慧,一种是求慈悲。
这两种当然都很重要,但是我们很多师兄在理解和奉行中往往会有一些误解,所以就产生了很多的问题。
打个比方,有些师兄慈悲心很重,对谁都非常同情和怜悯,但是在做管理甚至当老板的时候,对于所有人都特别宽容,甚至纵容,最后很可能就落成一锅粥了。
这个就是“慈不带兵,义不掌财”的道理,因为过于宽厚和慈悲,赏罚不明,自然规矩不存,被坏人钻了空子。
再打个比方,有些师兄做事非常一板一眼,在公司里面做事很好,但是回到家里和老婆也是不懂变通,一点小事都要据理力争,非要分个谁对谁错不可,那肯定也是一地鸡毛,因为家里本来就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感情的地方。
以上这两种问题,并不是智慧和慈悲这两种资粮不好,只是您用错了地方而已,我们做事的时候更多需要智慧,而和人打交道的时候更多需要慈悲,这才合理,事情也办好了,人情也兼顾了。
03、不要怕忙,充实就好,真正可怕的是心烦。
现在是商品社会,一切向钱看,节奏都是飞快,每个人都想要抓紧时间多赚点钱。
这点在大城市里面体现得尤为明显,那些大公司办公场所的灯很少有关的时候,几乎都是从早上开到第二天凌晨。
像是在那种高科技园区门口,哪怕晚上门口都会停满了等客人的出租车,因为这些地方加班实在太正常了——正常下班的反而成了异类。
关于这种情况是否合理的讨论已经太多了,有人觉得这是正常的——高收入自然意味着高付出和高投入,也有人认为不应该,一定要严格执行劳动法。
这个谁对谁错我并不想去讨论,只是想要和过着这样生活的师兄说一句——工作忙碌其实不可怕,怕的是内心烦恼。
就像是一个人真的热爱自己的工作,能够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或者薪资待遇让他非常满意,其实忙一点累一点倒也还好,或许还乐在其中也说不定。
这个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比如说喜欢打麻将的人坐在那里通宵打两天两夜也不累,不喜欢的坐十分钟就打呵欠了,我们没必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但是,怕就怕自己并不喜欢,而且也觉得不公平,但又不得不如此做,那心中的烦躁和压力就十分大了,时间一长无论对于身体还是精神都是极大的损害。
所以还是那句话——多问问自己的内心,您真实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04、机会不到不要心急,多多准备就好,等待缘分成熟。
最后一句话是有关于“机会”的。
许多师兄都认为自己能力很强,就是缺乏一个赏识自己的伯乐,一个让自己发挥的平台等等,简言之就是缺一个机会,并以此常常怨天尤人。
其实在佛法中并没有“机会”一说,而是用一个很妙的字来代替——那就是“缘”。
各位师兄都知道佛法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因果律”,我们俗世中的话解释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但其实在这个种子和果实,以及善恶得到报应之间,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东西,这就是“缘”。
打个比方,我们在春天种下一批种子,希望在秋天获得好的收成,但是在中间还需要很多的外在条件——春风,春雨,适宜的温度,阳光,肥料,除虫,照料等等,这里面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很可能都会大大影响收获。
而这些条件合起来就是“缘”,因果自然是公正公平的,但是缘的作用也绝不能小看。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大部分缘不是我们自己能够控制的,就像是农民伯伯们种地,很大程度还是“看天吃饭”的,真要赶上大的涝灾或者旱灾那谁都没有办法。
只不过抱怨对此是毫无作用,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该做的都准备好,剩下的就交给上天好了,因此不要去埋怨自己没有机会,机会没来的时候就把根扎深一些,养料储备的足一些,一旦机缘到了自然马上就一飞冲天,否则真的给您机会也是手忙脚乱。
以上就是如何把佛法的智慧运用到生活当中的四句话,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