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 | 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内固定选择及手术入路详解!
参加对抗运动时,在完成某个特殊动作后,足外侧缘出现急性疼痛。 患足外侧缘可有肿胀和瘀斑。 触诊第五跖骨基底部时引发疼痛。
直接触诊第五跖骨基底部:该区域疼痛应怀疑有损伤。 直接触诊跖附关节复合体:出现疼痛可能为Lisfranc损伤。 被动跖屈-背伸每个跖骨头:出现疼痛可能为Lisfranc损伤。
患者在第五跖骨底部突然疼痛,足踝有明显外伤史;
体格检查显示第五跖骨底部有压痛,常伴有瘀斑和部位肿胀;
首选X线片检查(图5),应包括正位、侧位和斜位,必要时增加踝关节正侧位;
伤后评估必须包括腓骨远端和韧带外侧结构的完整评估;
外踝处肿胀明显时行踝关节MRI进一步明确外侧副韧带损伤程度。
I 区:为第五跖骨基底粗隆部的骨折,常为撕脱骨折; II 区:为第五跖骨基底干骺端骨折,骨折常为横形,又被称为Jones骨折。该区骨折可累及4、5 跖间关节面; III 区:为干骺端以远15mm近端骨干的骨折,常为疲劳骨折。
1)第五跖骨粗隆部骨折:也称为假Jones骨折,往往为撕脱骨折,它占到了第五跖骨骨折的90%,愈合率高,保守治疗有效。
第五跖骨粗隆部撕脱骨折, 未累及第4-5跖间关节。
2)Jones骨折:为第五跖骨干骺部骨折,位于II 区,通常累及第4-5跖间关节,由于干骺部血供较差,Jones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负重状态下可以导致骨折移位,因此,治疗方法为石膏外固定固定+免负重(拐杖)。
Jones骨折,骨折累及第4-5跖间关节。
3)第五跖骨疲劳骨折:发生在III区,愈合率低,常常演变为完全性骨折。
第五跖骨III区疲劳骨折。
I型:急性骨折,骨折线边缘清晰,无髓腔硬化表现,通常只累及外侧皮质。 II型:延迟愈合,骨折线累及双层皮质,伴有骨膜下成骨、骨折线增宽以及髓腔硬化表现。 III型:骨不连,骨折线在X线上透光,伴有骨吸收和硬化骨闭塞髓腔表现。
Ⅰ区:骨折是跖骨粗隆部撕脱骨折,发生率最高; Ⅱ区:骨折是干骺端与骨干连接部骨折,又称Jones骨折,因血运原因容易发生不愈合; III区:骨折是跖骨干部的疲劳骨折,多见于运动员
图示,红色为1区,绿色为2区,蓝色为3区;
第五跖骨粗隆部骨折,1区;Jones骨折, 2区;疲劳骨折, 3区。
1型:是粗隆尖部骨折; 2型:是从第五跖骨基底到第五跖骨-骰骨关节面的斜形骨折; 3型:是通到第四跖骨关节面的横行骨折。
弹力绷带固定 膝下短腿石膏固定 矫形支具固定 穿步行靴固定
延迟愈合与不愈合患者; 骨折移位超过2 mm; 累及第五跖骨远端-骰骨关节面超过30%; 生活活跃或运动员对早期活动期待。
克氏针及张力带固定 空心螺钉固定 空心螺钉髓内固定 微型锁定接骨板固定 骑缝钉固定
实心螺钉髓内固定 可吸收螺钉固定 微型钩钢板固定
没有骨块间加压作用,适合小骨块; 内固定材质需二期取出。
1.注意事项:
保护血运:避免广泛深度暴露、过度牵拉;多个跖骨骨折应采用单独切口,避免增加软组织损伤;在足部保护静脉回流是非常重要的。
小隐静脉位于切口部位的皮下;在静脉的深面是小趾外展肌;腓肠神经(与小隐静脉伴行)的分支应给予保护。
皮肤切口:开始于可触及的第5跖骨茎突处,依据需要向远端延伸。切口要位于足部掌侧皮肤与背侧皮肤的交界处。
深层分离:显露第5小趾外展肌筋膜,并纵向切开。
骨质显露:使用拉钩,向背侧牵开皮肤及背侧筋膜,向掌侧牵开肌肉,显露第5跖骨基底。
结合张力带钢丝 结合缝线固定 辅以克氏针固定 改行微型锁定钢板螺钉 改行骑缝钉固定
螺钉固定术后一般需石膏或支具制动6周,根据复查X片情况决定何时下地; 6-8周内,患者可活动关节并小心地进行力量锻炼,6-8周后复查X线,表现为骨折已愈合后方可去除保护靴及负重; 锁定钢板固定,如术中觉固定坚强,术后不需制动,可以佩戴支具早期下地。 前后位、侧位及斜位X线均表现为完全愈合后,可进行各种活动及竞技运动,恢复竞技运动时,应使用功能性护具进行防护。
再骨折和骨折不愈合多因为使用了较细的螺钉,生物力学证明,直径小于4.5mm的螺钉比粗螺钉更脆弱; 使用最大直径的螺钉,并且所有螺纹都穿过骨折线,这种方式固定可以达到更佳的生物力学效果; 再骨折和骨折不愈合的常见原因包括患者过早负重,也见于专业运动员在骨折愈合前恢复进行竞技运动。
重视不足,尤其是Jones 骨折; 石膏、矫形支具、弹力绷带等外固定方法固定不牢; 由于解剖特点,近端血运较差,同时基底部是多种肌腱、韧带的附着点,容易再移位,导致骨折的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说明:本文为好医术作者综合整理,仅用于学习交流,转载请标明出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