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肝阳上亢”?中医告知,这不仅仅是上火那么简单

肝阳上亢,是传统中医的一个名词,是指肝血虚,肝阴不足,阴不制约阳气,而出现阳气上越亢进的一种证型。

肝阳上亢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是传统中医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推演出的形容疾病表现特征的术语。

肝阳真的会上亢吗?

阴阳同虚论否定了肝阳上亢的说法。血压高,血脂稠,动脉硬化,头痛头晕上火,不是肝阳上亢,而是血液里垃圾太多,热毒导致。 肝阳,应为肝脏的正能量,是肝脏分解、代谢、排毒的功能动力。肝阳之气旺盛,肝脏功能则正常,就会存储更多精血,而不会出现阳气上亢。

传统中医所描述的肝阳上亢症状

,实际是局部血管瘀堵,浊毒结聚,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差造成的。如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头重脚轻、急躁易怒、头胀痛、脑出血等。这些都是上焦瘀堵不通,积热上火所致。

上焦积热上火,浊毒瘀积,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差,血液黏稠,动脉硬化,主要还是下焦肾肝心功能虚弱造成的。如果肾肝心阳气旺盛,精血充足,功能动力正常,解毒好,排泄好,血液循环好,就不会积热上火,也不会血液黏稠,动脉硬化。

所以,头重脚轻、步履不稳、头摇肢颤、高血压、脑梗死、脑出血等,都用肝阳上亢来解释,是不对的。是因为肝肾阳亏,解毒代谢功能降低造成的。不应该叫肝阳上亢,而应该叫虚火上亢。

中医所描述的肝阳上亢症状,在治疗时应该主治本,兼治标。补益肾、肝、心三脏之阴阳,健脾消导,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坚持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血液黏稠等就会好转甚至康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