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学课》【前言、结语、4课】

试读:【前言】——代替开学典礼的引导说明

【前言——代替开学典礼的引导说明】日本近来掀起罕见的哲学热潮,哲学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或许有许多人会因此冒出“哲学到底是什么玩意儿?”或是“就来读些哲学吧”这样的念头。我想,也会有人跟着翻开康德、马克思等哲学家的名著。但接下来,每个人恐怕只会感到惊愕莫名,因为这些名著实在太难懂了。遗憾的是,这些哲学书并不能为这样的人开启通往哲学世界的大门。即便是我想要阅读那些所谓的“哲学名著”,同样也对内容感到一头雾水。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在于大多以外文写成的哲学书在经过翻译后变得艰涩难懂。另外,则是所谓的哲学是一门探求事物本质的学问,必须在字里行间思考出言外之意。若只追逐字面上的意义,便难以理解个中三昧。要想理解哲学,就必须具备掌握话中意涵的知识与思考能力。因此,随着年龄增长以及人生阅历日益丰富,在每个不同阶段阅读哲学书籍,也会有更为深刻的领悟。话虽如此,想必也会有人觉得虽然本身没有什么知识或人生阅历,但也想要以自己的方式体验哲学的乐趣。如果是这样的话,又该如何是好呢?大致上理想的状态是通过参与大学课程等方式,争取机会去聆听专家的详尽解说吧。只不过,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得到。于是,我才想在本书中展开课程,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解读哲学名著。内容是以我担任老师的角色,同时还有三名假想参加者,每堂课锁定一本哲学名著为主题,进行解读。在名著选择方面,以大家耳熟能详的著作为主,加上容易阅读作为优先考虑。因为我很希望大家在读完本书后,能够亲自挑战阅读原著。本书的撰写依循古希腊时代乃至于现代各时代著名哲学家的脉络,同时考虑最近的流行,在最后增加数本欧美的政治哲学书籍。这十五堂课相当于大学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分量应该相当适中。至于希望挑战各类哲学书籍的读者,书中也列举了相关书籍,请务必参考查阅。除此之外,本书课程中的假想参加者并不一定是熟悉哲学的人。所以,期盼各位也能想象自己正在参与课程,一边慢慢阅读下去。那么,在此先介绍三名参加者。纯子:对哲学有兴趣的女高中生(十几岁·女性)一郎:对人生感到苦恼的上班族(三十几岁·男性)稻夫:刚退休,正准备展开人生第二个阶段(六十几岁·男性)关于本书所引用的名著文句,原则上以现有的翻译书籍为依据,不过,为了讲求容易理解,也会适度变更译文。那就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共同享受邂逅哲学的丰富又快乐的时光吧!【结语——享受哲学的方法】【结语——享受哲学的方法】大家觉得“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学课”怎么样呢?就算是大家一起读哲学书,有人或许还是觉得很难。不过,我想其实这样也没关系,毕竟在本书之后还有阅读原著的乐趣等着您呢。我在“前言”中也曾写道,所谓的哲学,随着我们人生经验的日益丰富,将会有更为深层的领略。所以,本书并不是一个结束,我衷心期盼大家务必将本课程视为一个契机,继续迈入哲学深层底蕴的愉悦世界。最后,我想来谈谈哲学本身的乐趣所在。本书中介绍了享受哲学名著的方法。事实上,这些名著都是哲学家们的思考结晶,而所谓的“享受名著”,除了跟着体验他们思索的过程、共同思考之外,别无他法。但是,探索哲学并不等同于阅读哲学书籍。哲学本身是一门探究事物本质的学问。借由思考“也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一步步贴近事物的本质或核心。哲学名著就某种意义而言,可说是上述探索的引导书籍。阅读名著之余,跟着体验同样的思索后,接下来就必须靠自己加以运用。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才称得上是完全将名著的内容加以内化。名著中,充满了促使自我思考的提示。我想阅读过本书的各位读者,应该非常了解这一点吧。当然,即便不学习哲学,人还是能够针对事物进行思考。如同帕斯卡所言:“人是会思考的芦苇。”不过,若能精通各种思考方式,不就能更为广泛地深入思考吗?世界也会逐渐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哲学这门学问,便是为此而存在。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一直以来只着眼于表层事物,将随之被潜藏于背后的背景或本质所吸引。哲学就像这样,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为丰富、充满乐趣。期盼大家务必能以此角度,重新审视哲学的意涵。若能如此,对我这个为哲学普及努力不懈的人而言,真是无上荣幸。本书执笔之时,承蒙多方人士的鼎力相助。特别是PHP Editors Group的畑田博文先生,不但给我此次执笔机会,从构思阶段乃至于成书,始终坚持不懈地提供强大的支持力量,我想借这个机会向他致谢。最后,再次感谢阅读本书的所有读者。二零一零年十一月 小川仁志第4课 卢梭《社会契约论》——大家要一起针对某事物做出决定时,该怎么做才好?握握拳张开手老师:今天要讨论的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绝对王权时代,民众该如何以自己的双手打造社会呢?或许可以这么说,活跃于十八世纪的卢梭借由本书,为其后的近代社会建设打下了基础。纯子:这本书曾是法国大革命的《圣经》,对吧?一郎:革命的《圣经》……他是危险分子吗?老师:我们先来谈谈卢梭是个什么样的人吧。他在三十八岁时,参加有奖征文活动获奖,这也成了他崭露头角的契机。就这样,到了一七六二年,卢梭于五十岁时出版名著《社会契约论》。稻夫:没想到他出道这么晚啊。老师:卢梭家境清寒,年轻时做过学徒、仆役等工作,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辗转结识对沙龙握有掌控权的贵夫人。他曾坠入爱河,也曾因为未获得良好教养而反复偷窃、撒谎,最后好不容易才借由钟爱的音乐安身立命。卢梭音乐家的身份也很有名呢。那首《握握拳张开手》的乐曲,正是由卢梭所作。他后来虽以思想家的身份广为人知,不过当年穷困潦倒的卢梭,晚年也是靠着音乐勉强糊口度日。一郎:这还真是所谓的“只要一技在身,不愁无处谋生”。老师:卢梭的确是多才多艺。大概也是因为如此,他以思想家的身份出道才会那么晚吧。至于他是不是危险分子这一点,《社会契约论》的内容在当时的欧洲社会,仍被视为危险思想。他也因此遭受迫害,在历经长期流亡生活后,最终罹患精神疾病。晚年的卢梭在绝对称不上“幸福”的情况下,结束了六十六岁的人生。纯子:还真是惊涛骇浪啊!这样的人竟然会对法国大革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老师:卢梭的思想还不至于直接引发法国大革命,不过,他的思想的确产生了深远影响。事实上,据说听众当时就在公共广场,对着为《社会契约论》做出进一步解释的人大声喝彩。一郎:那本《社会契约论》是打造国家的方法入门书吗?老师:简单来说,或许是这样没错。让我们进入它的内容吧。先从目录开始。这本书分为四卷,第一卷探究人类如何从自然状态转移至社会状态,以及社会契约论的各项本质条件为何。第二卷谈立法,第三卷谈政治法,亦即政府的形态。最后第四卷的核心,在于巩固国家体制的方法。稻夫:好像也能学到政治的相关学问呢。人生而自由老师:因为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又论政治权利的各项原理”,那么,我们就从第一卷开始,依序看下去吧。第一章有个著名的部分。虽然有点儿长,不过还是稍微介绍一下。“人生而自由,但却无时不在枷锁之中。有些人自以为是其他人的主人,这些人却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像奴隶。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我不清楚。到底是什么让这种变化正当化的呢?我相信这个问题终能获得解答。”大家从这段看出了什么呢?纯子:以人生而自由为前提。他也点出尽管如此,人却在社会中备受束缚的现实,是吗?老师:还有呢?一郎:显示出他想要解决那个问题的决心?老师:是啊。本来应该自由的人们,却在过着社会生活的同时,反而变得不自由了。所以必须消弭这样的状态,这么说来,除了创立社会新秩序之外别无他法。稻夫:那个社会秩序就是所谓的社会契约吗?老师:会变成那样没错。该怎么创立社会秩序呢?在以往的绝对王权之下,人民长期遭受暴力压迫,卢梭表示,像这样所形成的秩序并没有正当性。纯子:所以,有没有正当性是重点。老师:是的。卢梭在此除了暴力之外,也批判既成事实同样没有正当性。例如,亚里士多德是在奴隶存在的事实作为前提条件下,论述社会制度。但是,所有人理应生而自由。卢梭主张应该以此为前提加以思考才对。一郎:卢梭想象中的社会,是不是有什么范本存在呢?以家庭为模板建立社会老师:那就是家庭。卢梭认为,所谓的家庭是根据意志的结合而成立,所以此理或许也能运用于政治社会。我来念一段好了。“领袖就如同父亲,人民就如同子女,而所有人都生而平等自由,每个人只会为其利益让渡自由。”那所谓的“为其利益让渡自由”是精华所在。稻夫:以家庭为例,感觉好像能够理解了。好比孩子将本身的自由托付给父母,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父母能保护自己。孩子自己倒是不太了解这层道理就是了。老师:他所说的,正是要大家试着以国家规模去思考这样的原理。卢梭认为,只要能以利益为目的,在彼此同意的情况下让渡自由,就能打造像家庭一样的理想国家。纯子:可是老师,我觉得在社会中让渡自己的自由,好像都没好事……老师:卢梭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人民难有所获的让渡是不行的。他甚至还说,无条件放弃自由,等同于放弃身为人的资格。一郎:所以,才必须事先经由契约,清楚界定内容。老师:正是如此。让我们来看看卢梭所谓的社会契约的内容吧。卢梭认为,人类若处于自然原始状态,是无法继续生存下去的。因此,必须借由人民力量的总和成立社会。他的目标是“在个人和其他所有人联结的同时,个人不会仅遵从于自己本身,也就是与以前一样自由”。稻夫:让渡本身自由的同时,还能跟以前一样自由……这有可能吗?老师:“各参与联合者将其所有权力完全让渡给共同体。”他说,借由这个方式就有可能。换言之,就是所有人的自由全面让渡。纯子:原来如此!就像把自由让渡给某个人一样,实际上让渡对象就是自己,当然就可以持续享受自由啦。老师:说得没错。卢梭将社会契约的内容概述如下:“我们各个个体都遵从公意的最高指示,将身体和所有力量都化为共同所有;各个成员从而成为难以从整体分割的一部分,一同领受(所有权力与自由)。”稻夫:这听来很像共有的概念,如果真的是共有,就不可能毫无所失吧?老师:当然。自由的全面让渡其实伴随着强制,只是那种强制称为对于自由的强制。而且当强制产生的当下,事实上一定会有所失。那是自然的自由。取而代之的是获得道德自由,又或是公民自由。这也可说是一种更大的自由。一郎:自然的自由?老师:意指在自然状态中所享受的自由,也就是随心所欲的幸福。但是对于卢梭而言,那并非人类应有的样态。相反地,人类理应遵从义务或理性规范自我,那才是真正的自由。所以,卢梭将这样的自由称为道德自由或公民自由。稻夫:人们为追求这样的自由,才会同意遵守契约……整合众人意见的方法纯子:可是,大家的意见能够那么一致吗?老师:这就要看“大家的意见”如何被定义了,但是,他说这和“众意”是不同的。一郎:哪里不同?老师:按照卢梭的说法,“公意仅考虑共同利益。众意仅考虑个人利益,那只是个人意志(特殊意志)的总和罢了”。换言之,所谓的公意是以每个人的共同利益为目的,其性质和单纯由个人“特殊意志”的加总完全不同。一郎:您是说,至少得是全员都同意吗?老师:或许也可以这么想。卢梭对于公意是这么说的,公意就是“从特殊意志中扣除彼此最为相互对立、否定,或最不对立、否定的极端部分后,所留下的扣除总和”。稻夫:这样或许是可能的。不论全日本一亿人的意见有多么不相同,总不会有人反对日本宪法的三大原理,否则很难生活在同一个国家。纯子:你是说主权在民、尊重基本人权,以及和平主义吧。大家对于和平主义的一致意见很难界定,不过确实就像你所说的。一郎:所以说,那个公意就像法律一样,要靠投票决定啰?老师:不,那可不一样。重要的是共同利益,而非数量,因为所谓的投票,有时也可能出现违反共同利益的结果。卢梭表示,就这层意义而言,即便是全体一致,有时也可能是危险的。纯子:这么一来,充分讨论就变得很重要了。老师: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彼此争论激荡是非常重要的。卢梭根据此观点,否定所谓的“部分性社会”。因为若国家中存在部分性社会,而那个社会也握有力量,个人意见就可能遭到封杀。稻夫:就像是政党的党内决议约束之类的吧。老师:姑且不论好坏,卢梭想说的,正是诸如此类的情况。纯子:像学校班上要决定什么事情的时候,总是很难统合大家的意见,导致最后通过的都是比较会吵的小团体的意见。不过,只要清楚意识到卢梭的公意,感觉好像就能解决了。这真是大家做决定时的秘诀耶!老师:是的,只要找出最大公约数就对了。这是需要大家互相对话的,班级是大家的嘛。比喻成国家的话,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主权。政府受国民所雇佣一郎:卢梭对于主权是怎么说的呢?老师:好问题。第二卷主要就是在讨论主权。主权是行使立法的权力。所谓的立法是公意的展现,所以主权一直以来都与公意密切相关。主权就是公意的行使,因此绝对不能让渡,也不能分割。主权也具有绝对性力量。稻夫:既然具有绝对性力量,所以也可以对国民做出无理的要求?老师:那可不行。主权不能超越公众的约定范围,因为主权仍受到整体共同利益的公意所约束。纯子:可是,有时候公众认为是好的而做出的决定,到头来却可能不好啊!老师:卢梭为此表示,立法者必须发挥启蒙者的角色。他们的角色在于协助身为主权者的人民,做出正确选择。一郎:政府又是什么样的角色呢?老师:这在第三卷中会提到。一言以蔽之,政府的角色在于执行法律。根据卢梭的说辞,立法权是国家的意志,执行权则是国家的力量。若缺少那样的力量,国家便无法建立。不论构思出多么好的点子,都无法向前迈进。纯子:看看日本的内阁就知道了。老师:他们本来的功能是汲取我们的意志,忠实地加以执行呢。卢梭也将政府称作“支配者”或“统治者”,不过他的意思并不是身为主权者的人民,是他们的被支配者。支配者只不过是主权者所雇佣的人罢了,所以人民不但能够限制他们的执行权,也能将他们解聘。网络社会实现卢梭的理想?一郎:那要怎么做呢?老师:卢梭的构想是定期集会。一郎:所有人一起?老师:是的。“主权者希望保有政府目前的形态吗?”“人民希望继续由目前委托的对象负责管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由大家投票决定。稻夫:可是,如果不是小到一定程度的国家是没办法做到吧。老师:卢梭也是这么说的。当今的日本大概很难做到。纯子:幸亏现在有网络,可能性也慢慢变大了,不是吗?老师:或许有这个可能。只不过,是否可称之为卢梭的理想国家就另当别论了。一郎:卢梭所谓的理想国家是什么样子?老师:卢梭并没有说有个理想国家能够完美适合所有人民与所有环境,只要回首历史,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他是这么说的:“不论在任何时代,何谓政府的最佳形式始终是受到讨论的问题,然而在讨论的当下,有一点往往没有被纳入考虑,那就是不论何种政府,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为最佳,在某些情况下则可能为最糟。”稻夫:真是个聪明的见解。大多数的思想家都是举出一个自己理想中的国家样貌,然后主张这样的理想能够行遍天下。纯子:我倒是觉得民主主义国家永远都很理想。老师:有趣的来啰。卢梭表示,民主政体仅适用于贫困的小国,而君主政体仅适用于富裕人民,贵族政体虽适用于富国,不过仅止于规模适中的国家。这就是所谓的“最佳组合”。一郎:意思是,无论如何都有这三种。老师:是的。我们先来谈谈各个体制的特征吧。根据卢梭的说法,民主政体并未区分立法权与执行权,人民形成党派后就会引发内部纷乱。这种体制过于极端,不适用于人类,所谓上帝的子民。相对而言,在君主政体中包括人民意志、支配者意志以及国家力量,所有一切皆根据相同的原动力,朝着相同目标迈进。但是,一旦前进的方向稍有错误,人民就会下场悲惨。而在贵族政体中,主权与政府相互区分,若统治着眼于多数人民的利益,则可称之为理想政体。纯子:他的结论是,立法权和执行权相互区分的民主政体是理想政体啰?老师:卢梭是说像那种真正的民主体制不但未曾出现过,今后或许也不可能出现。即便如此,我想,很明显地直接民主制是卢梭的理想体制。名为利维坦的大海怪纯子:同样是社会契约论,内容还真是各式各样。一郎:难道还有其他社会契约论?纯子:一郎,你不知道吗?像是霍布斯、洛克。对吧,老师?老师:是的。那么,在此先来介绍一下其他的社会契约论,方便大家做比较吧。我想大家都非常清楚卢梭的立场了。首先以时间顺序来看,英国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排在最前头。他认为,为了避免所谓“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的自然状态,只有将主权让渡给国王。这样的情况最终将演变成由国王统治,但这又和君权神授说不同,而是根据契约统治,所以人民也能够认同。他阐述社会契约论的著作《利维坦》(Leviathan,或译《巨灵论》)一书的封面,画着一个身形庞大的国王,国王身上所穿的衣服由无数人民的脸庞所构成。顺带一提,利维坦原为《圣经》中所出现的大海怪。一郎:可是,如果国王真的像大海怪一样恣意妄为、不受控制的话,又该怎么办呢?老师:权力既然已经让渡,就无计可施了。因此,洛克等人才会提出只是将权力暂时托管的概念,而且托管对象不只有国王一人,还有议会等。要是连议会都失控了,人民就有抵抗的权利,亦即抵抗权。这些都在他的《政府论》中有所着墨。稻夫:只是托管的话,就能叫他们还回来了。老师:正是如此。以卢梭的立场而言,我们是主权者,而支配者终究只是我们所雇佣的人。当他们失控时,我们当然能够终止他们的权力,方法就是刚刚所说的定期集会。此外,洛克主张间接民主制,而卢梭主张直接民主制。纯子:洛克的社会契约论很像当今日本的制度。我个人觉得所谓的公意很不切实际,不过莫名地觉得很有吸引力就是了。老师:就像卢梭所说的,小国就有可能实现吧。日本的地方自治,实际上也有纳入类似直接民主的制度,像罢免或公投之类的。而且就像我们刚刚说的,幸亏有了网络,即便是国家层级,确认公意后直接施行民主制度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了。一郎:老师,《社会契约论》的最后一卷是在说什么呢?感觉还停留在第三卷……老师:这个嘛,第四卷讨论的同样是国家体制,比较有趣的部分是“监察官”或是“公民宗教”的相关论述吧。所谓的监察官,任务在于维护公民习俗,同时让其不致腐化。“公民宗教”则是指以社会契约或上帝神圣性为教义的教诲,这部分仍以个人的心灵教育为目的。一郎:卢梭这个人是不是很爱说教啊?纯子:他的《爱弥儿》也很有名。稻夫:我倒是读过一点儿。哲学家的理想与现实老师:那也是一本名著。毕竟可是曾经让那位对作息时间相当严格的康德读到入迷,就连每天的例行散步时间都给忘了。一郎:《爱弥儿》是什么样的内容呢?老师:大致上是纯粹的教育论吧。书中提到随着人类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教育都有其应有的结构与功能,只是最后也论及政治思想。至于教育与《社会契约论》有什么联系,或许可以这么说,《爱弥儿》所主张的人类原本自然姿态,该如何在社会这样的框架中继续维持下去,这样的探讨大概就是所谓的《社会契约论》。话说回来,言行不一用在这里还真贴切呢。纯子:为什么?老师:卢梭后来也结了婚,膝下五个孩子全都送到了孤儿院。听起来虽然残忍,不过当时的贫困人家好像都会这么做。这样的人,却写出留名青史的教育书籍《爱弥儿》,想想还真是讽刺……稻夫:说到哲学家,类似的人其实很多啊。老师:被你说到痛处了。稻夫:啊,老师当然是另当别论啰。老师:没这回事,被你说中啦(笑)。《社会契约论》名句人生而自由,却无时不在枷锁之中。我们将身体和所有力量都化为共同所有,从而成为难以从整体分割的一部分,一同领受(所有权力与自由)。公意仅考虑共同利益。众意仅考虑个人利益,那只是个人意志(特殊意志)的总和罢了。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学课

作者: [日] 小川仁志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原作名: 世界一わかりやすい哲学の授業译者: 郑晓兰出版年: 2015-1内容简介  · · · · · ·内容简介:风靡日本的“哲学蜀黍小川”,用超级生动简单易懂的方式,带你一口气读懂15位哲学家的经典名著!对哲学有兴趣的高中女生纯子,对人生感到苦恼的上班族一郎,和刚退休正准备展开人生第二个阶段的稻夫,他们三位带着人生的疑惑走进了“哲学蜀黍小川”的哲学教室。通过他们生动的问与答,过去我们难以理解的重要哲学理论似乎变得亲近许多,会发现其实哲学就存在于生活(生命)之中,无所不在;也会发现——原来,每一部哲学经典的背后,都探讨了一个生活主题呀!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思考“大家如何一起针对某件事做出决定?”克尔凯郭尔的《致死的疾病》是“我们能够克服绝望吗?”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在竞争社会感到疲惫,该怎么办?”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是“为什么必须爱惜身体?”福柯的《规训与惩罚》是“讨厌受人操控该怎么办?”……生动、有趣、简单、易懂、有用,像读小说一样读懂哲学,这就是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Come on!那就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共同享受与哲学邂逅的丰富又快乐的时光吧!-------------------------------------------------------------------------------------------------------编辑推荐:◎日本2011年畅销书;◎台湾2012年畅销书;◎史上第一通俗易懂的哲学普及读物;◎风靡日本的“哲学蜀黍小川”专门写给千万年轻人的哲学心灵励志书!你是否很想读懂哲学,却又觉得哲学好难理解?你是否听过卢梭、康德,却又不知道他们的主要思想?◆像读小说一样读懂哲学!1.犹如实际课堂,采用对话形式,借由三位参与课程的哲学素人所提出的问题,点出你对哲学内容的普遍疑问。2.除了搭配清楚图表与各种比喻,篇章文末亦贴心地附上哲学家的生平简介、名言佳句。3.读完本书,你就能对众多著名哲学家、主要哲学流派以及哲学名著具备初步认识,还能自主选择有兴趣的哲学家深入阅读。◆原来,哲学就是拿来解决人生困惑滴!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哲学蜀黍小川”让你了解哲学家所提出的观点价值何在。在重复阅读时,你不妨顺势套入自己对于人生的困惑,以及生活周遭看似无解的政治、社会议题,进行不同于以往的思考。这样你会发现——WOW!哲学才是最好的励志书!---------------------------------------------------------------------------------------------------媒体评论:在政治、经济不明朗的今天,唯一能依靠、能相信的就是自己。这是一本我所遇到的最简单易懂的哲学普及书,加深自己的思考,获得人生前进道路上的指引,犹如在混乱不堪的“21世纪海上漂流历险”中告诉我们前进方向的指南针。请以阅读这本书为契机,思索人生和世界吧!——读者mumeboro“哲学蜀黍小川”让我认识到,哲学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生活中的哲学,能告诉我们怎样每天神采奕奕地活着。真是一本不错的哲学入门书。——读者mako早点与这本哲学入门书的相遇,我的人生或许也会发生改变。这本书让你通俗易懂地学习哲学,充实你的人生,高中生、大学生必修。总之,要感谢“哲学蜀黍小川”。——读者Jack N思考和理解哲学思想的最佳入门读物,通过三位哲学素人和老师的对话,将重要哲学家的经典名著简单易懂地解说。有了这本书,哲学再也不会让人陷入头晕脑胀的焦虑中,再也不会让人板着脸苦思冥想了。——读者Captain Drake作者简介  · · · · · ·小川仁志“70后”超级畅销书作家,长期致力于面向公众的哲学普及工作,而成为风靡日本的“哲学蜀黍小川”。毕业于京都大学法学系,名古屋市立大学研究所博士后期课程结业,取得文化人类学博士学位。曾在商业街举办“哲学咖啡厅”,实践亲近市民的哲学活动。专长领域为公共哲学、欧美政治哲学。著有《市政府的小川如何成为哲学家》《改变人生的哲学教室》《哲学思考的工作术》等。目录  · · · · · ·前言——代替入学简介的引导第1课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何谓每天幸福快乐的生活方式?第2课 笛卡儿《谈谈方法》——要怎么样才能拥有自信?第3课 洛克《人类理解论》——为什么经验如此重要?第4课 卢梭《社会契约论》——大家要一起针对某事物做出决定时,该怎么做才好?第5课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对本身判断感到迷惘时,该怎么办?第6课 克尔凯郭尔《致死的疾病》——我们能够克服绝望吗?第7课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竞争社会感到疲惫时,该怎么办?第8课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什么是自由地活着?第9课 列维纳斯《整体与无限》——怎么样才能了解他人?第10课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为什么必须爱惜身体?第11课 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讨厌受人操控该怎么办?第12课 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要怎么样才能每天神采奕奕地活着?第13课 罗尔斯《正义论》——如何与他人分享?第14课 诺齐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国家为何存在?第15课 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一个人终究难以生存吗?结语——享受哲学的方法· · · · · · (收起)

(0)

相关推荐